分享

【长安万年】之十二:崇国,周族东进的绊脚石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当周人在周太王(古公亶dǎn父)的带领下走出高原大山,来到关中平原北缘的岐阳定居下来时,商朝的气数已经差不多快尽了。庙号为“高宗”的商朝倒数第8位商王武丁已死,生前治理得还算强盛的古老殷商,在最后几位商王的折腾下,开始走上不归路,直到被最后一位商王帝辛,即商纣王,折腾个精光。

        武乙是殷商的倒数第4位商王。他在位期间,做了一件“周人瞌睡,商人送枕”的事情。据史载,公元前1150年至公元前1100年,周人首领古公亶父立志振兴周族;而公元前1147年至公元前1113年在位的商王武乙,封周古公亶父为诸侯。周人在历精图治,处在上升通道,一只眼睛盯着自我发展壮大,另一只眼睛盯着东进灭商。而处于下降通道的商朝的统治者,在这个时候却赋予周人政治地位,这对周人是如虎添翼,而对商人是自掘埋墓。

       正如周人心中始终把商朝作为仇敌一样,商朝也始终惕防着周人的发展壮大。殷商政权建立初期,借着消灭夏朝残余势力,商朝也对周人痛下杀手,逼得周人不得不退出富庶的长安地区,在艰苦的西北地区流浪了将近500年之久。周人退出后,殷商立即将受自己控制的“崇”国安排在长安地区,作为西部屏障。“崇”国,是殷商防周的另一项重要措施,也成为周人东进的巨大障碍。

        崇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国名最早来自古地名:崇山。由于我国古代许多部落曾活动于崇山周围,所以,“崇”作为国族名称,应该起于唐尧虞舜时期,在夏、商两个朝代都有崇国。

        唐尧时期,因夏禹之父“鲧(gǔn)”建造城郭有功,尧把崇地(在今天河南登封市嵩山周围)封给了鲧,并让他负责管理那里的土地和人民,称“崇伯鲧”。《尚书·禹贡》把现在的嵩山称为“外方”,后来称为“崇山”,夏、商时称“崇高”。“崇山峻岭”中的“崇山”原意指的此山,“崇高”一词也缘于此。至于现在我们熟悉的“中岳嵩山”的称谓,东周时才定为中岳,五代以后改称为嵩山。

        由此可见,“崇”国最初可能是活动于嵩山附近的一支夏人部落,地位很高,受夏禹的父亲领导。商汤灭亡夏朝后,崇受制于商王朝,为了生存和利益,屈服于商朝,接受殷商的安排,西迁到今天的长安地区,成了商朝在西部边陲的一个重要方国,充当着监视、压制、阻击周人东进的重要任务和独特角色。

        “崇”国在历史上的表现却很差强人意。夏朝被殷商亡国,作为异族的周人,以“后稷”(农师)之职,尚且能够与夏朝共进退,宁肯随夏朝的一支流浪西北,也不与仇敌殷商妥协屈服,以坚定的周人品德、坚强的周人意志,走出了一条周人独特的道路,被后世称道。而作为夏朝的前身,大禹的父亲之国,夏人的先祖之邦,却苟且偷生,毫无进取精神,为利益而弃大义,任由殷人摆布,甚至主动充当其工具和爪牙,真是夏朝的耻辱!

        我们熟悉的“助纣为虐”一词,就是缘于“崇”国的表现。这在今后还会讲到。“崇”国既然是周人东进的绊脚石,那么,第一个被东进的周人踢开,便是其命运的必然。

        “崇”国,夏族的本姓姒()姓。根据考古判断,其国都在长安地区的沣河西岸一带。201011月,在陕西西安灞桥区燎原村北考古发掘了老牛坡遗址,这里被推断为“崇”国的一个重要遗存。尽管发现较晚,但它一经被发现,便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见其意义之重大。

        老牛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前1100年)遗址。其中商代遗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与车马坑、陶窑等,出土各类铜、陶、玉、石、角器。发现有一座东西长37.5、南北宽约15米,总面积达560平米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遗址中发现青铜冶铸残渣,出土有陶范、草拌泥墙皮残块等。从其规模和结束年代来看,也与“崇”国情况吻合。

        这么有特色的古国遗存,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看噢。去的时候,记得心中默念“崇山峻岭”、“崇高”、“助纣为虐”等违和感极强的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