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一百九拾四:京师仓,纳关东之粟,供应京城之需?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人的幸福有一个原则:人的幸福感=现实值-欲望值。幸福感的数值越大,体验到生活越幸福。如果您想感觉更幸福,有两种办法可以提升幸福感达:一是努力增加“现实值”,即更有实力;二是努力减少“欲望值”,即降低预期。

根据以上幸福感原则,汉武帝及之后西汉王朝统治者的幸福感在减弱,因为,决定统治者幸福感的“现实值”已经定型,即都城长安及其代表的无上权力和荣华富贵;而决定统治者幸福感的“欲望值”却从来没有上限,即不断增长的开疆拓土等“事业”成本和永无止境的豪华奢靡生活成本。

西汉统治者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欲望值”是没有极限;但是,虽然有农业科学家想尽办法让富庶丰饶的关中平原生产更多的粮食,但“现实值”是有极限的,为了让“现实值”不断增长,长安的汉王室盯上了关东产粮丰富的平原地区。因此,汉朝著名的“京师仓”便产生了。

20世纪80年代,考古人员在今天陕西华阴县硙(ái)峪乡东面的凤凰岭上发现了一座古代大型粮仓建筑遗址,这里位于巍峨雄奇的华山脚下,是地势高亢的渭河南岸第二阶地。据考试,这里曾是西汉时期“京师仓”的所在地。京师仓建于汉武帝时期,毁于西汉末年,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1年京师仓遗址作为西汉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京师仓依地势而筑,外有厚达10米的夯筑城墙围护,形成一座坚固的仓城。仓城有一条东西向的大道将城内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粮仓管理人员和驻军居住的生活区,北区是仓房区和晾晒场。其中,仓房区所发掘的一号粮仓遗址是一座由北、中、南三个仓室和东回廊组成的土木混合结构式大型粮食仓库建筑。

经考古专家复原后,这座规模宏伟的仓库为双重大檐式屋顶,屋面覆盖有板瓦和筒瓦。仓库地基夯筑极深,地面平坦如砥,坚硬如石,东西长62.3米,南北宽25米,建筑面积为1557.5平方米。仓内设有木质架空地板,中间立有一排高大的木柱,采用了一柱一石础的独立基础。

“京师仓”遗址规模宏大,保存完好,是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西汉粮仓建筑遗址。仓库的建筑特点与性能达到了通风防潮、隔热防腐的粮食仓储要求,其中有些技术虽然古老,但性能非常优良,一直被沿用至今,由此可见,当时统治者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京师仓又称为“京师庾”“河口仓”“华仓”,从这些别称可以看出,京师仓除了一般的诸藏粮食功能外,还与西汉由黄河通向渭水和漕渠的漕运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实际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粮食“藏存库”和“中转站”。

随着京城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粮食和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粮食便成为统治者必须考虑的和应对的社会现实问题。虽然古代陕西是我国农业经济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但陕北土地贫瘠,所产有限;陕南秦岭阻隔,交通不便;号称“沃野千里”的关中平原亦难以承载京师数十万人口对粮食消费的需求。

汉武帝时,在华山脚下渭水入黄河的河口处,兴建了这座规模巨大的京师仓,以集中储存通过黄河水路转运而来的关东粮食,然后再通过渭水和漕渠将其转运到都城长安。同时,如果关东发生储侯叛乱或者其他事变,储存于京师仓的粮食又可为出关作战的军队提供军需。

 

京师仓,被西汉王朝赋予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但新莽时期,关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赤眉、绿林军大起义,他们很快攻陷长安,京师仓也被毁于这场战火之中,以后逐渐沦为废墟。由此可见,京师仓作为国家储备战略的意义和作用也没那么大,反而为统治阶段奢靡生活服务的功能更显突出且持久。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