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万年】之二百一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关西孔子扬震所代表的长安文人风骨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公元124年,东汉安帝延光三年,某一天,自京城洛阳西去潼关的官道旁,摆放着一副被官府强行扣留的棺材,孝子们扶棺痛哭,行人们无不伤感。棺内是何人呢?如果说棺内之人,是生前位居三公的太尉杨震,肯定没有几个人相信,但事实确实如此!

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即今天陕西华阴人,出身于名门望族,50岁才开始出仕做官,一路官至太尉,但他为官刚正不阿,得罪了以宦官樊丰为代表的许多“不正”之人,包括昏庸的汉安帝刘祜,以至于被革职身死,“露棺道侧”。

杨震年轻时,博览群书,精通儒家典籍,之后又长期设帐授徒,门生弟子遍布西京三辅(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及中原各地。他生活简朴,靠种田供养母亲,如果学生帮他耕地,他便拔掉秧苗以示拒绝,是长安地区的文人、达人、高人、名人、奇人。

杨震因其品德与学问,被时人尊誉为“关西孔子”。就象孔子当年56岁周游列国寻求实现理想一样,杨震也在知天命之年涉足官场,实现儒家“学而优则仕”的梦想,以期安邦定国。后经大将军邓骘推荐,出任荆州刺史,不久又调任东莱太守。

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经过昌邑县(今山东巨野东南)时,曾经的门生、现在的县令王密深夜拜见,并奉赠十斤黄金。这可能是出于师生情谊,也可能是为仕途铺路。杨震对此表示愕然,说道:“我自以为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为何要如此做呢?”

王密以为老师怕人知晓,便说:“晚间没有人知晓,老师不要推却。”杨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晓呢?!”王密见老师如此刚正高洁,羞愧交加,谢罪而退。由此事可以看出,学生王密没有学到老师的精髓,是个假学生。

史载,杨震“性公廉,不受私谒(yè)”。他的子孙也都生活简朴,一日三餐素食,出门安步当车。朋友都劝杨震为子孙打算,多置产业,但他婉言谢绝道:“我要使后辈知道他们是清白官吏的后代,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到清廉正直,这就是给后世子孙留下的最丰厚的礼物,又何必另置产业呢?”这就是现代流行讲的“家风”。

杨震如此通达是做人的优点,但在官场却是致命的弱点。公元117年,汉安帝元初四年,杨震由涿州太守任上应诏入朝,成为京官,历任太仆、太常、司徒、太尉等职,位列三公。官做大了,成了朝廷中各种势力拉笼和争取的对象,同时也就与其产生了矛盾和冲突。

当时,东汉朝廷极为昏暗,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特别是汉安帝刘祜幼时的乳母王圣,干涉朝政,恣意妄为,大臣多敢怒不敢言,唯杨震疾恶如仇,上书弹劾王圣,请求汉安帝将其逐出内宫。杨震的犯颜直谏使昏庸的安帝很不高兴,这是逆了龙须,得罪了“老大”。

不仅如此,杨震还曾严辞拒绝外戚耿宝、阎显等荐用私人的请托,并上书揭露宦官樊丰等谄上欺下的行为,因此,引起了朝中诸多黑暗势力的不满,这是得罪了一邦“马仔”。在京城这个权力中心为国家社稷服务,与在地方为老百姓直接办事完全不同,但杨震不懂,或者假装不懂。

公元124年,汉安帝延光三年,宦官樊丰诬陷杨震是外戚邓骘余党,且有怀恨怨愤之心。汉安帝立即下令免去杨震的太尉之职,不久又下诏将其逐出京城,遣归本郡。东汉“老刘家”这股黑恶势力,终于把一心为“老刘家”的江山社稷沤心沥血的忠臣杨震给干掉了,何其讽刺。

遭此际遇,杨震悲愤难抑,当行至洛阳城西的“几阳亭”时,他不禁老泪纵横,对随行的儿子和门生们说:“死是士人的本分,只恨我位居三公,却不能诛杀奸臣,革除弊政,还有何面目再活在世间?”说完,愤然服毒自尽,时年70余岁。

理想主义者杨震死后,樊丰依然不打算放过对他。樊丰唆使弘农太守移良,在陕县扣留杨震的灵柩,并将棺木弃置道旁,任其风吹雨淋,以阻止杨震魂归故里。由此可见,坏人是没有任何底线的!以谦谦君子之道对付卑鄙小人,是行不通的!

一年后,汉安帝刘祜死了,汉顺帝刘保即位,诛杀了多行不义的樊丰等宦官后,杨震的门生虞放、陈翼等人才有机会联名上书,为老师鸣冤,朝廷遂为杨震平反昭雪,将杨震礼葬于华阴潼亭,即今天的陕西潼关西北。当老师受到权贵、特别是皇帝的打击之时,仍有学生敢于紧紧跟随,虞放、陈翼等之为人,值得称道!

杨震的一生,清白正直,临终前留下遗嘱,说身死之后,以杂木为棺,素布裹身,不归祖茔,不设祭祠。这与当时官僚士大夫生前追求骄奢淫逸,死后铺张浪费厚葬的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杨震以教授为业,经书传家,其后世子孙也深受其影响,名流学士辈出。

杨震的后代都很厉害。二儿子杨秉,继承父业,隐居家乡,教授门徒子弟,后官至太尉;杨秉的儿子杨赐,传承家学,以祖父、父亲为榜样,不应州郡荐举,而以传道授业为己任,后官至太尉,封临晋侯;杨赐的儿子杨彪,为东汉末年之大儒,官至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官至丞相主簿,后为曹操所杀。

从杨震以降,二儿子杨秉这一支,连续四代官至太尉,杨修官虽小,但负有盛名。杨震的少子杨奉一支,奉子杨敷、杨众,也饱读诗书,饮誉当时。弘农杨氏五世以经学传承,代出大师学者,这不仅在两汉时不多见,而且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也是凤毛麟角。

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对位于今天陕西潼关、华阴两地的弘农杨氏家族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有大量文物,其中华阴杨氏家族墓中,还出土了不少墓志铭,详细记载了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家族的谱系和历代高官显宦、学者名士等显赫人物。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