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学诗,无以言】之五十:《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什么样的国君才能受到国人的爱戴?

 自然自觉自在 2020-10-14

定之方中》是《诗》的第50首。这是一首颂扬诗。颂扬谁的诗呢?本诗称颂的对象则是卫国国君卫文公。诗应该创作于卫文公的晚年或死后,是追叙当年复国情事,具有史诗性质,这以后我们要读到的大雅·公刘》写周人先祖公刘带领周民由tái,陕西杨凌)bīn,陕西彬县)时相地形、建京邑、治田地等颇相类。
 

【不学诗,无以言】之三十七:《旄丘》,我们讲了爱好是养鹤的卫懿公,荒淫腐败,给鹤食俸车乘,致使民心离散。卫懿公九年(公元前660年),狄人攻卫,卫人无斗志,懿公死,卫国灭亡。

 


在春秋五霸之第一霸齐桓公的救援下,遗民不足千人渡过黄河,庐居于漕邑(今河南滑县旧城东)暂栖齐、宋两国助和保卫,宣姜和公子顽的儿子次子公子申为国君,即卫戴公,不久戴公他的亲弟公子被立为国君,这就是本诗的歌颂对象:卫文公关于宣姜和公子顽的八卦新闻,详见:【不学诗,无以言】之四十七:《君子偕老》


 
齐桓公为卫国的这两位外甥可谓是操碎了心,不但发兵救卫国于危难之际,而且还要戍守卫国安全,更要为其选择一个合适建都之地。临时居住的漕邑不宜建都,齐桓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58年),齐桓公率诸侯助卫国迁徙到楚丘(今天河南滑县境内),将这里选址为卫国新都城


卫文公受命于危亡之际,兢兢业业励精图治,卫国日渐强盛。卫文公十八年(公元前642年),邢与狄合兵攻卫,卫文公率兵击退敌军,次年又讨伐邢国,其国力与懿公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国人作此诗对他进行颂扬。

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

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望楚与堂,景山与京。

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

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注释:1定:定星,又叫营室星。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2作于楚宫:即在楚丘地方营建宫室。于,古声与通,作为之意。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3揆(kuí):测度。日:日影。4树:种植,栽种。榛栗:落叶乔木,榛果形圆而壳厚,栗果比榛果大。两种果实皆可食,味美。5椅桐梓漆:四种木名,都是做琴瑟的好材料。椅,山桐子。桐,即梧桐。梓,木质好,供建筑及制家具用。漆,树汁可以漆物者为漆。6爰(yuán):于是。7升:登。虚():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8望:眺望。9堂:楚丘旁邑。10景山:大山。京:高丘。11降:从高处下来。观:考察。桑:桑田。12卜云其吉:经过占卜得出结果说吉利。13允:确实。臧:好,善。14灵:善。零:落雨。15倌:驾车小臣16星言:晴焉。夙:早上。17说(shuì),通,歇息。18匪:犹。直:特也。19秉心:用心、操心。塞渊:踏实深远。20騋(lái):七尺以上的马。牝(pìn):母马。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定之方中诗名中的方中,是二十八宿中的定星,又叫营室星,出现在十月之交。坎舆学上讲:定星错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古代科学技术还比较原始,建造宅邸需要定向,只能依靠日星。定星每年夏历十月十五至十一月初,黄昏时分出现在正南天空,与北极星相对应,就可准确测定南北方位。至于东西,揆度日影也可确知。又十月后期方届农闲,严寒尚未至,古人于此时修宫筑室,自是相当科学,以此来说明卫文公的英明领导

另外,关于栽种树木,古代在宫殿庙宇建筑旁需植名木,如“九棘”“三槐”之类,也有一定规定。楚丘宫庙等处种植了“榛栗”,这两种树的果实可供祭祀;种植了“椅桐梓漆”,这四种树成材后都是制作琴瑟的好材料。古人大兴土木兼顾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这对今天也是一种启发。“爰伐琴瑟”,则更意。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卫文公在立国之初就考虑到将来能歌舞升平,琴瑟悠飏,可见深谋远虑与充满自信,非苟且偷安之君,由此让人品尝出诗中隐寓的褒美之意。

定星现于天正中,楚丘宗庙始动工。

日影用以测方向,打好住宅地基功。

种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椅梧桐,

成材可做琴瑟用。

登临故城丘墟上,眺望楚丘这方向。

看到楚丘和堂邑,还有高丘和山岗。

下山再观田中桑,占卜结果很吉利,

前程美好有希望。

好雨徐徐刚下完,命令管车小马倌。

披着星光早驾车加鞭停歇在桑田。

不仅正直为百姓,心意深诚谋虑远,

七尺母马养三千! 

《左传·闵公三年》载: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可见卫文公后期国力已增强了十倍。用今天的标准来讲,卫国GDP以年均15%左右的增长速度在发展。通过定之方中颂扬的文治武功,我们可以说,卫文公称得上是卫国的中兴之君,也清楚地看到,什么样的国君才受到国人的爱戴

........................................................

........................................................

自然于道,自觉于法,自在于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