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心得——《道德经》第二篇

 秋琰 2020-10-1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两句话其实蛮有意思。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无一例外的都是从好的方向进行认知,而后着眼在不好的方向停止。

这里面包含着道家最朴素的一种辩证法,自不消说。而更为深层的东西,可以看到,都是从美好的事物开始认知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分别,是后天的。所谓的“美”,是什么样的呢?是“天下皆知”的。大家都觉得这种东西可以称之为“美”,从而美就产生了。这里要注意,这个“美”,是大家认知的“美”,甚至可以是单一个体认识的“美”。是后天的属性,而不是先天的。发个最简单的比方,康定斯基的《弓箭手图像》,抽象派的大师看到可能会觉得这是佳作,近乎完美。但是在平常人看来,可能这幅画的水平属于小学生涂鸦的级别。这就是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东西有些截然不同的感觉。

这是一种必然,由先天向后天认知的一种必然结果。所以不难发现,在坚守自己立场的同时还要避免偏颇。我们很有可能在认知一个事情上只考虑了本人的想法,而因为这种个人想法而产生的意愿明显是不能拿来直接作为大众观念的。所以就需要在坚守立场与大众化的天平上控制好平衡。一方面,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亦不能刁钻古怪,自以为是。

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个蛮有趣的地方。同样是注意到了阴阳这两种辩证关系的诸子百家,道家和阴阳家对待阴阳的态度却完全不同。道家所重视的地方,在于阴阳的“合”,所以有了一阴一阳谓之道这种说法。而阴阳家则重视阴阳之间的排斥。同样是驭使阴阳,道家才用借力而为的方法,而“造势”。简而言之就是强大自己,在此过程中带动周边,而后再由周边反哺,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也就是“玄之又玄”。而与此相对,阴阳家则更重视阴阳相斥的力量。也就是不满于周围因素,或引外界力量相冲或在整体内部挑开阴阳的互搏。自己则借着这股力量成事。也就是“借势”。这里也体现了德以配位的思想。日后会细说,此处不表。

故有无想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里举的例子,都是对上文举例的解释补充。但是同时,需要关注的是,上文所隐含的“合”,在这里体现得更为明显。很容易注意的是,长短,高下,前后等等这种表达对立关系的词。这一对对字表达的就是阴阳的对立。但是同时,后文的相形,相倾,相随。这种词体现的则是阴阳的相关联性,也就是“相合”的特性。这种对立而统一的关系在现在也有体现。尤其是人际关系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如何运用“势”来诱导舆论,将其导引向你所希望的地方。或者更为浅显的例子,如何利用周围的环境走向将你的对手逼至你需要的境地,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都是在这里有所作用的。利用好这种相斥而相合的走向,也就是制胜之道。对此王弼所注极为言简意赅:“自然已足,为则败矣”。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之所以处无为之事,因其无为即可成事。行不言之教者,因其不言即可为教。绝非消极懈怠碌碌无为,只能听天命而为事。岂不闻“金丹一粒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消极懈怠绝非我道家作风。所谓无为,乃是无所为。即无需做作即可达到目的。而以何为止?无非上句所示,运阴阳而掌造化,把控流势,自然就无为而为。人后轻松,人前潇洒,何乐而不为。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万物生发而不加干预,并且不以其为功,是为超脱。也就是所谓的“观测者”视角。俗语有云“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道也是如此,在圈子里面永远无法看到整个大局,只有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去观测,也就是跳出圈子,才能看的全面。道家很讲究一个信息观测。有足够多的信息才能对这个世界了解,把控的更全面。而也只有跳出去看,才能看的更多,把控的更全。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功成不以之自居,即为不自专。以其不自专,故能成其大。《道德经》后有此言“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这两处讲述的是同样的道理。道更重视“借力造势”。不自专,即为借力的先决条件。否则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那种,谁会重视周围的力量。人具有群体性,一人是难以成事的。只有借助周围的力量,才能成就大业。倘若是居功自傲,或者把功劳归于自己,自然就会逐渐的被身边的人事物所排斥,想成就自然是遥遥无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