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肥皂泡》的乐趣

 冯栎钧是老师 2020-10-14
《肥皂泡》是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在海宝闹着要玩儿吹泡泡的时候,就想起了这篇文章。这是冰心奶奶小时候玩泡泡写下的,读着就很有画面感,好像自己也一下回到了小时候。

采用有目的的阅读的方式,这篇课文可以这样读。

怎样制作肥皂水呢?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融化。

这里有一个词不太好理解“和弄和弄”。什么意思呢?

这个词本来是方言,意思是凑热闹,瞎搅和。很显然,这里不是这个意思。通过上下文猜测一下就会发现,原来是搅和,搅拌。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也是这个意思,搅拌肥皂才能融化不是?

如果你仔细读这篇文章,还会有不少发现。文章中的很多词语和句式现在都不常用了,因为冰心奶奶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离现在太远了。但是这样的文章难不倒我们,如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一猜,意思还是挺清楚的。

第二是,怎么玩儿呢?

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成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嘿嘿,用写毛笔的竹笔管,或者吸管都可以,蘸肥皂水,一吹,一扇,一提,肥皂泡就能飞远啰。

玩泡泡有什么乐趣呢?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停着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第一句话是课后题,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理解难懂的句子。其实这句话并没有那么难,最好的理解方法是吹个泡泡看看。小时候总是觉得好惊讶,泡泡上的颜色为什么会这么丰富,赤橙黄绿都有;那些颜色为什么还可以转圈圈,不断地旋转,旋转,好像颜色会跳舞,整个世界都会跳舞。

这一段话中更有趣的是一个大泡泡可以分成几个小泡泡。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一次就那样一挥舞,居然把一个泡泡分成了两个。开始,我惊讶地盯着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开始放声大笑,两个小泡泡便各自飞去,一个飞到了阳台上的花盆里,另外一个朝着天空飞远了。当时的笑声,现在好像都还能听到。

怎样可以把这样的乐趣写好呢?文章已经写得很长了,明天再聊吧!


好书推荐:《被压迫者教育学》
推荐理由:读一读前言,也会有思考。谁能想到前言有90页呢?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