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日美韩上线“恐婚套餐”,“以失败告终”的《婚姻故事》为何成为颁奖季热门?

 娱乐独角兽 2020-10-14

到底什么是爱?婚姻的真相是什么?在一段社会或家庭关系中,女性的自我意识又有何当代觉醒?

放眼今年全球影视市场,日剧《坡道上的家》、美剧《致命女人》、以及被网友称为“中美韩恐婚套餐”《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被光抓走的人》这三部影片,都在试图通过不同的姿态探寻这些问题。其中,以失败告终的《婚姻故事》,成为最特别的存在。

 
它的特别,不仅是发行层面身贴的Netflix标签,亦是该片在全球多个电影节与影展上的瞩目表现:拿到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评论家选择奖8项提名、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剧本,以及包揽哥谭独立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三项大奖,并入围金球奖最佳剧情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等六项提名。同时,95%的烂番茄、IMDb 8.2分、MTC评分高达93分、豆瓣8.8高分……
毫无疑问,《婚姻故事》会是今年颁奖季以及明年奥斯卡都不可忽视的热门种子选手之一而这部没有复杂的时代背景,没有宏大的文本叙事,亦无高潮跌起转折情节,只是围绕个人生活展开的作品,其实只简单的关注了一件事,即一段亲密关系如何并为何走向终点。

Netflix冲奥王牌《婚姻故事》:
一则婚姻劝退指南?
 
“我们可以接受不完美的爸爸,面对现实吧。好父亲的概念大约30年前才出现,在那之前人们指望父亲沉默、缺席、不可靠和自私,我们都可以说我们希望他们与众不同。但在某种基本层面上,我们接受它们,他们容易犯错,我们因此爱他们。可人们绝不会接受母亲有同样的感受,无论是从生理还是精神上,都不接受……”
这段近日流传于网络的有关社会对“完美母亲”和“有缺点父亲”的双标发言,便来自于《婚姻故事》。

 
一段婚姻的开始,大多时候都来自于当事人双方对彼此的这份爱,妮可和查理也不例外。《婚姻故事》开篇,两人讲述着对对方的爱,琐碎、微小却又真实动人。妮可(斯嘉丽·约翰逊饰)曾是一位声名鹊起的演员,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默默无闻的舞台剧导演查理(亚当·德赖弗饰)。迅速坠入爱河的两人也很快步入婚姻,事业与家庭同时进行的基础,是查理继续执导舞台剧,并凭借才华和作品蒸蒸日上,妮可成为了他的御用主演,两人孕育了一个可爱的孩子。
然而镜头一转,这些对爱情、婚姻和对方的美好只是停留在从前的记忆里,现实是两人的婚姻已走向悬崖的边缘。这时,一段《婚姻故事》才算正式开始。
当被荷尔蒙点燃的激情褪去后,隐藏在婚姻中的现实性问题逐渐暴露。男女思维的差异,也导致查理认为两人中间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正在忙着新作品的他只打算协商和平离婚,且查理下意识的认为,他想要什么的时候是协商,妮可最好遵从,而妮可想要什么的时候是讨论,他可以反对。

 
看透了这段关系已无法挽救的妮可,率先选择聘请律师,而律师的介入,让两人的离婚更加无法挽回。争夺儿子抚养权、财产分割、斩断关系……在离婚这场拉扯中双方都遍体鳞伤,筋疲力尽,因此有了全片最精彩的长达五分钟的正面冲突。
“你操纵了我!你这个该死的恶人!”“每天醒来,我都希望你死了!”“我会希望你生病,然后被车撞死!”从克制的讨论到恶语相向,两人眼中的对方都成为了最丑陋的人。而激烈争吵过后,意识到各自失控的两人又很快抱在一起,这段婚姻成为一片片锋利的碎片,刺向了彼此也伤害着自己。
《婚姻故事》虽然道出了许多婚姻和感情的真相,但影片却也极少展现婚姻生活的丑陋和一地鸡毛,它有太多感情的美好细节,比如离婚后,妮可下意识的知道查理爱吃的食物并为他点餐、查理抱儿子上车时妮可依然会蹲下为他系鞋带。

 
从“我见到他两秒钟后,就爱上了他”到“我永远都不会停止爱他,尽管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丑与恶并非《婚姻故事》的题眼,它讨论的恰恰是婚姻与个人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作为拥有感性与理智的成年人,如何在一段感情中做出体面的选择。因此,观众懂得妮可的坚持、欣然看到离婚后的妮可拥有了新的开始,也会感动并理解这段有关婚姻结束、感情继续的故事。

中日美韩上线“恐婚套餐”,
女性主义作品迎来全球范围爆发
 
个体价值与亲密关系之间的矛盾,并非《婚姻故事》首创。
早在上个世纪,罗伯特·本顿执导的经典作品《克莱默夫妇》,便曾讲述全职母亲为家庭牺牲自己,最后离家出走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婚姻故事》中的查理和妮可也被称之为“新一代克莱默夫妇”。可见人们对个体价值的探寻,尤其是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亦是不断迭代的影视作品绕不开的话题。
放眼今年全球影视市场,女性主义作品迎来大爆发。

 
上半年既有聚焦60年代、80年代、2019年三个不同年代女性婚姻困境的美剧《致命女人》,也有聚焦产后抑郁的高分日剧《坡道上的家》;到了下半年,除了《婚姻故事》外,既有讲述一个家庭主妇从围着丈夫转到成为捍卫理想的独立女性的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第三季、关注女性觉醒的《使女的故事》,也有聚焦都市女性生命体验的国产电影《送我上青云》、同样直指女性意识觉醒的韩国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探析婚姻与情感关系的国产电影《被光抓走的人》。
其中《婚姻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被光抓走的人》更是被网友称之为“中美韩恐婚套餐”,且将两性关系的讨论一度推向白热化。
《82年生的金智英》女主角金智英,其名字在韩国十分常见,而她的人生境遇也道出了万千韩国普通女性难以言说的自我牺牲。父亲重男轻女、工作中不受领导重视、生活中像个丧失自我的透明人……金智英的命运以高度的代入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也在韩国呈现了韩国女性与男性的评价两极化。过于写实的韩国女性生存状态,不仅令演员郑有美遭遇死亡威胁,甚至有人以影片激化男女矛盾为由到青瓦台请愿对影片进行封杀。
而《被光抓走的人》则用一道科幻的“白光”制造了一个让亲密关系和婚姻危机裸露而出的机会,也让中年人有了反思自己真实感情的机会。

 
“我从来没为自己活过来,我只是让他变得越来越有活力。然后我怀孕了,我以为生小孩是我们的事,真正属于我们俩的事,但其实是我自己的事”、“我们家所有的家具都是他的品味,我连自己的品味是什么都不知道了,因为从来没人要我运用自己的品味”、“他没有把我当成独立于他之外的东西”……无论是从洛杉矶到纽约的生活迁移、育儿理念,还是装修品位,《婚姻故事》里的妮可在工作与生活面前都没有选择权,《82年生的金智英》同样在工作与生活中被无视、被指挥、被改变。
究竟什么是爱?两个相爱的人为何会走到婚姻的终点?以《婚姻故事》为代表的影视作品,给出的局部答案是:爱需要理解、表达、尊重与珍视,而一段亲密关系的破裂背后亦是一方个体价值的“被无视”。
纵然地理位置、文化背景、社会环境、人生境况均不相同,但女性却一直面临相似的问题,各国影视作品在向公众传递的讯息也出奇相似:女性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理应被看到的存在。这样的声音或许并不震耳欲聋,但它在且会一直在。

END

【合作 | 投稿 | 应聘 | 加群 | 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