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垠约茶 | 陈景岗:住在大马仓,让岁月留香

 茶道新生活 2020-10-15

马来西亚海鸥集团董事长陈景岗,祖籍安溪,在纵横捭阖的商业世界之外,他有一个自己乐意宣称的身份是“茶人”。他提出了“大马仓”仓储概念,坚信普洱及其他适合后发酵的茶类会在时光的沉淀下获得生命价值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因为“好玩”,进入一个产业

2017年3月吉隆坡的天气已经只需要穿一件薄衣。一出机场,道路两旁的植物用清新和我打招呼。

车行驶出去没多久,我们穿过阳光,猝不及防地就下了一场暴雨。大雨稀里哗啦地倒下来。然而,也就是30分钟左右,雨过天又晴,一阵东南风吹来,整个空气舒爽通透。就这样,我迅速地感受了马来西亚的热带雨林气候。空气潮湿,降雨量大,降雨虽多,但雨下得骤,停得也快,极少有连阴雨。白天虽然较热,但几乎每天午后都有一场骤雨,雨后天气又迅速转凉。

就是在那个季节,在吉隆坡的展会现场第一次见到陈景岗先生。彼时,我站在海鸥集团展位门口,他从另外一个空间被朋友请出来。他大踏步地走向我,个子高高戴着眼镜,就算是头上显眼的白发也透露出活力。一握手,明确有力,热情简洁,一开口也是这样直爽的风格:“你好,我们要聊多久呢?来,坐下来聊。”就这样,约的聊一个小时聊成了大家一起晚餐,又约了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总部拜访,因为,他有很多的故事和见地,我想都值得听听。

陈景岗,是传统意义上的世家子弟。他的父母陈凯希先生与陈秀英女士在42年前创立了海鸥集团,并作为华侨,秉承着“中华保健文化”而展开经营。又因为夫妇二人都是颇具社会责任感的人,在这种责任感引导下所开展的经营模式和各种社会活动,使得他们的企业和个人都倍受尊重。

目前,海鸥集团在大马已经有60来家零售连锁,还有部分批发业务,其蓬勃发展的直销团队已经超过20万人。

陈景岗是20多年前开始接触茶的。彼时,他们家收购了一家有60年历史的“益成茶行”。母亲陈秀英每天放学后接他到茶行,他也就跟着喝茶,以少年人好奇的天性去学习和理解茶,逐渐打开茶的世界。

他说最初的时候,自己并不是真的爱喝茶,而是更加喜欢紫砂壶,觉得形形色色的,很有美感,而且在冲泡茶的时候也很好玩。就这样,为了要玩壶就买了很多茶去养。慢慢地,一步步进入,一步步深入下去,就交了很多朋友,开始比较系统地学习怎么喝、如何泡出一泡好茶,有了些感觉,终至豁然开朗,也在这个过程中生出了对普洱茶情有独钟的心境。

还在读高中的他对于商业就有敏感的直觉。陈景岗观察到公司做茶叶批发的一些现象。一般铁观音、乌龙都是按斤论罐地零售,但是普洱茶却是一提甚至是十件、二十件地卖。他拿自己的疑惑去问人:“为什么买普洱茶能买这么多,难道用普洱茶洗澡不成?”人家告诉他说普洱茶“越陈越香”。他当时一听就觉得这是商机,于是,还在念高中的他就开始买普洱了。

而一个能抓住机会的人,是不会让灵感和直觉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的,他会把它变成现实,并且持续在上面琢磨。他在北大上大学时,经常去潘家园淘紫砂壶、古董壶,就是为了去磨练自己的商业眼光。

可以说他是“因器而入茶,养壶而买茶”,就此一入茶门“不能不拔”了,而这背后“好玩,有趣”的感觉应该是最初的动因。后来回到吉隆坡,陈景岗便开始全方位发展普洱茶生意。

持续学习,是令爱好发芽长大成为价值的必要浇灌。1995年,邓时海出版《普洱茶》,陈景岗居然用课余时间背得滚瓜烂熟,对普洱茶更加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就把自己所有的储蓄都拿去买普洱,成了行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然有兴奋期和挫折期,而在一个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先行者需要面对的挑战尤其多。陈景岗说:“这么多年走来,跌跌撞撞是很正常的事。刚开始时普洱茶曲高和寡,很难卖,经营过程很痛苦。”

于是,他就从2005年开始,跟朋友们一起操办东盟茶博览会及东南亚普洱茶交易会,一年两场,到2014年总共办了十届。因为组织成本及诸多变动因素的影响,他此后又选择搭建起了星光大马茶城。

“因为港澳台都没有一个集中的茶城,而马来西亚至少也有一个相对固定一点的汇集点,尽管很小,但是,也有了一点点味道。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最小,海外唯一’啦。”陈景岗不无调侃意味地说。

立足“大马”,构建产业布局

陈景岗最早提出“大马仓”的仓储概念,对于“大马仓”平台的意义和如何构建匹配它的运营系统,学国际金融的他自有见解。

他有一个“大马仓”理论,是指广义的马来西亚。陈茶,也并不仅特指普洱茶,他认为所有可后发酵的茶都适合放到“大马仓”这个天然仓库来储存。在他看来,“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成就着“大马仓”。

“首先,全球没有几个国家有这种气候,我们有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我们的空气质量非常好。我们得到一个数据,(茶叶)在马来西亚放一年,相当于在昆明放了三到四年。”

“地理位置上,马来西亚正好在马六甲海峡背面,位于赤道以上(北)。全球有70%的货流量在马六甲海峡,中国90%的石油原油进口也都经过这里,所以它是一个很好的输送平台。”

“人和呢,这里有多元种族,华人、马来人、印度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而马来、泰国、菲律宾等也有几亿人。这里曾经被英国侵略过,所以这是一个英联邦国家。我们这里英语的普及度在世界前20吧,你随便找一个人都会跟你讲英语,所以我们语言的世界性完全没问题。还有就是宗教,这个是联结人与人的信仰,我们有同样的信仰,那就很近了,这里有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佛教就不用说了,还有印度教。如果有一天马来西亚能打造全民普洱,相信离世界性全民普洱就不是很遥远了,哈,也许还有几十年。”陈景岗有些调皮又乐观地说。

深具理性思维的他结合普洱茶产业,在一个系统中定义了“大马仓”的位置,他提出了“四大板块论”:第一,不可替代的云南,是主导普洱茶的生产;第二,珠三角地区,广州、东莞、香港、澳门,主导的是物流板块,将来有一天会到达北京,延伸到第三板块,那就是北上广深主导的消费板块;最后一个是会主导仓储板块的大马。

他强调,要守住“大马仓”,守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因为可以后发酵的茶叶,普洱、六堡、乌龙、老六安等,都需要一个有专业保障和优良自然环境的第三生命空间,那就是仓储。就像一个金字塔,最底层是生活用途、消暑解渴,再往上可能是社交的、保健的,一直往上走,到收藏、投资,而仓储在整个台阶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品质的稳定性是不断保值增值的必要因素。

海鸥集团也是2007年全国第一个首发普洱茶投资的基金公司。陈景岗在谈到这个“Transaction records”时用一种看似随意但坚定的语气表达着:

“中国各个茶行与茶行之间都有小规模的交流,而我们所做的这个收藏交易平台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系统地消费和储存普洱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产业的发展来自‘联合’—有竞争就要有联合,有更大的竞争,就要有更大的联合。我们茶人,要更多发挥茶的精神,和大家多交朋友,共同将茶产业做大做强。”

而关于联合与支持产业发展,在马来西亚茶业从业30年的唐艺轩老板美玲姐也分享了一段和陈景岗先生互动的故事。

“回想14年前,2004年,我们尝试策划了第一场国际茶事活动——一条龙印级茶品茗会。由于那是一次大型活动,兼及我们又谈不下任何经费赞助,所以最后事实上是在亏损下收场的,以致紧接的一年里,我们都难有勇气再去承办相似的茶事活动。直至2005年,当又有组织找我们洽谈办活动,基于前一次的经验,我清楚理解到场地支出将会是最大一笔的经费支出。左思右想下,我就尝试去请教景岗,看是否能凭借海鸥集团旗下马中商场的影响力,去以优惠价格争取到展览馆的场地应用。也多得他的鼎力相助,自那一年起,不仅场地租金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其次景岗还帮活动邀请了多位海内外嘉宾,他们既支持更消费,让我们不仅创下了历年来的最高销售额,并同时催生了茶品拍卖活动。且他还无视盈利,直接把拍卖全部所得捐赠予‘八大独中’,此番作为,难道不是企业良心的上佳诠释吗?另外,无法不提的是海鸥集团也从此成为每一年茶会的赞助商,并凭着他的宏观,向全马茶人树立起了‘大马仓’的概念,是真所谓为大马茶业开拓出了崭新格局,可说是功在茶界矣。”

古人追求为人的三重境界“立功立德立言”,入世之时,尽己之力,推动产业发展,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基石就有了坚实的底层了。

传承父志,弘扬“嘉庚精神”

在进入海鸥公司大门后,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有一块“嘉庚精神”的牌匾是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授予陈凯希先生的。

陈景岗谈到这看似只有四个字的荣誉时,颇为父亲感到自豪:“我父亲一生中获得荣誉无数,‘嘉庚精神’可能对他来说是最走心,聊以安慰的,最深刻的小结了。作为一个华人企业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不是空洞地说‘我爱国’,而是实干,是流淌在血液里的。”

身为传承人的他,在讲起父亲的精神面貌时,眼神里闪耀着小男孩般的光芒和喜悦:“事实上,我也会将这种对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理解持续深化。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更看到传统文化的包容和价值,包括在健康等物质属性上,也包括茶道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我愿意传下去,而这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嘉庚精神’,不是难在理解,而是难在做,尤其是持续地做,在看似平凡或者不平凡的地方都能去坚持正道去做,那是一件很难的事。”

在陈景岗看来,人最主要的是拥有自己个性的同时,又有自己清晰的核心价值观,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比如尊重人,比如能分享你自己的才能和物质给别人,这需要在行动中体现才行。

他指着坐在身旁的朋友说:“比如说每个人都(可以)是伟大的,他的太太在教书也是很伟大啊,你叫我教我就做不了。”他拿一旁卖茶的振辉打比方:“像你,做茶,推广茶文化,做茶叶的买卖,而且做的是负责任的好产品,这个本身也是对市场经济、对普洱、对茶产业有做贡献的,难道,不是很了不起吗?每个人都扮演他自己的角色而已,难的是可以一直扮演得很好。你说对不对?”

与他聊到这里,我不由会心一笑,我明白了这位颇有魄力的董事长是如何可以做到对待每一个人都谦和有礼而周到细致的了。在陈景岗生命的深处,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地基,有一个人人平等和尊重他人的理念基因。

“所以,我认为我父亲,他就是一直在扮演好他的角色。”陈景岗补充道。

陈凯希先生在80大寿时宣布了百年之后要裸捐。他在寿宴上宣称:“我很对不起我的孩子,我抢了他的财产,做了裸捐。”

2017年的10月,陈凯希先生带领景岗等一行人回到家乡金谷,出资捐建东溪中学郁亭图书馆,希望能尽自己所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贡献,培养出未来的栋梁。

这也是“嘉庚精神”的一种体现。陈凯希先生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没有任何关于家产的纷争,他们一致支持老爸的选择。看来陈家已经形成了一种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成熟稳定的家庭价值观,也只有如此,才能“家和”而“万事兴”啊。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海外的传播者,以及中马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有将天下人视为一家的心胸和格局。这跟听他讲到“当教师很伟大”的那种平等和不分别的心应是有关系的吧,而敏感的我认为,那种状态,不是一种造作的姿态。

他是这样回应我的:“有时候,人们摆款、装土豪都是源于虚荣。你说我有没有虚荣心?我也虚荣,但我的虚荣在于,人家说我的茶收得很好。买个大奔,买个劳斯莱斯,那种虚荣我觉得是累赘。在人生的戏码里,我们对家庭有所负责,对企业、公司、员工有所照顾,在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分配得相当合理才算平衡的人生。而对待他人、朋友,又有什么好装的呢?人生不过百年,没有什么好装的,最重要的是真实、真诚、做值得做应该做的事。我传承的不是财富,更大程度上来讲,我传承的是一种责任。我现在年过不惑了,也越来越感受到人生是在倒数了,所以懂得珍惜,珍惜朋友,珍惜你的福报,珍惜你的茶。

玩遍天下、游戏人生

如陈景岗所言,一个人,不过都是在扮演自己的角色而已,只是尽力演好。很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是的,我并不想简单用成功人士去定义),大都不是中规中矩的人生历程。而陈景岗也是那个北大也不想念,从十几岁就开始参与买卖收藏,而性格里又时时透着洒脱豪爽的角色,大约的确也是因为创造力过剩在一个条条框框的系统里不能充分生长吧?

陈景岗坦言:“除了家庭环境和自己喜欢读书之外,我的个人观念在高中毕业时基本上就确立了。那时的感言我就写了八个字:‘玩遍天下,游戏人生’,可能我的个性比较属于自由派吧。”

然而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担当好那个应该扮演的角色的。因为他是这样诠释他的八字真言的:“玩,就是一种兴趣,一种自己愿意参与愿意投入的状态。没有玩,事情是不可能持续有动力做下去的。玩遍天下,需要的是多个视野,多个视角,各个领域,各种朋友的接触,在每个领域和人去交朋友,发现有趣味和价值的地方。而游戏,你有没有看到,每个人打电子游戏的时候是多认真啊!打篮球、拔河、玩耍的时候,多认真。在每一件事情、每个角色里,都像游戏一样,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这样,我们还怕做不好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