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点茶会 | 来!打破局限,走进你心中的“无人区”

 茶道新生活 2020-10-15

11月7号晚上19时,一场以“人生低谷与无人区”为主题的茶会激起了前来参加正点茶会茶友们的热情。

“你们不晓得遇到的两位嘉宾是有趣还是无趣,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进入到一个无人区的状态。”茶会一开始,嘉宾吴垠主编戏谑地直入主题。

//////////

嘉宾黄伟强是壹心理平台的CEO。从2003年开始学心理学,2008年开始创业,创业至今有十个年头。他自我定义为有情怀的人,是一个理想主义创业者。他调侃说:“我是那种一直鼓吹梦想,事业又不是做得特别好的人。而且一直死性不改,坚持证明用理想主义的方式也能做一个比较大的商业体。因为自己坚持原则,人为给团队设置了很多障碍。”

不管是团队还是个人,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坚持原则才会跟外界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茶道新生活”团队也同样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做《茶源地理》系列丛书产区报道的时候,坚持本心,不贩卖内容,坚持《茶源地理》的每一个出品都因为是值得被书写的。

//////////

正是因为同样的坚持,冥冥之中促成了这场谈“人生低谷与无人区”的茶会。

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每个都有自己消解的方式。面对人生低谷,吴垠主编会通过茶跟自己呆在一起的方式来消解烦恼。而黄伟强老师则通过在荒芜的“无人区”中徒步去寻找到自我,在绝境下看清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从而找到真正对自己重要的东西。

梭罗在瓦尔登湖独居两年多的生活和探索,也是一种进入“无人区”的状态。

“即便处身于这个表象文明的世界之中,去尝试一种朴野原始,富有拓荒意味的生活也大有裨益,或许我们可以借此明白什么是生活的最基本需要,通过什么方式去满足它们。”


“无人区”是什么?
▲▲▲

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有茶友说“无人区是一种探索,我们试图想进入,又不敢去进入的区域,可能面对很多未知的危险。心里又有一个声音鼓励我们去闯一闯,即使前途未知。”

在黄伟强老师看来,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性格的局限或者围笼。他以自己为例子,“我是一个客家人,明显感觉到自己性格里面有个‘围笼屋’,有局限而封闭的个性”。这也许是很多人很难达到人生第二个高度的原因。他们在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高峰以后即停止了对生命的探索。正如‘有的人25岁死了,但等到75岁才埋葬’这句话一样让人唏嘘。

进入广义“无人区”就是尝试去突破自我的过程,把不擅长,甚至讨厌的事情做成功。“我不太喜欢站在别人面前去分享、做演讲,就喜欢一个人呆着,但是我得擅长去做分享、演讲这个事情。因为我要挑战自己。我喜欢《小王子》里面的一句话:‘使沙漠美丽的是你不知道它哪里藏着一眼泉’。因为未来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未知。”

我们内心里面的“无人区”,正是自己想去涉及又没有勇气去涉及的领域。进入“无人区”,正是打破生命固有的局限,去涉及从未触及过的领域。


而狭义的“无人区”是真正地徒步荒野,而正是这种具体的徒步将生命带到更远更深处。

吴垠主编分享了背着包包独自一人去西藏的经历:

当时从日喀则坐车出发,到达玛旁雍措附近的加油站时是凌晨三点多,下车看到漆黑一片,旁边有白闪闪的一片,以为是水,等到白天才知道是石头。虽然我知道在前面有个寺庙,但不晓得路有多远。走了很远很远以后,听到狗叫才知道有人,那时觉得很亲切,就算狗来咬我也觉得亲切。这种不确定让自己跟自己感官待在一起,心里的紧张和不确定的感觉会激发身体机能的存在感,视觉、听觉、触觉都会变得很清晰,我觉得那时是才是真正意义上地活着。

黄伟强老师也分享了他两次人生低谷时行走“无人区”的经历:

第一次徒步是面对人生抉择。2014年,当时已经把钱全部用光,到了几乎发不出工资的境地,面临着公司存亡的抉择。那时走的是戈壁。对于平时没有运动,身体又比较胖的我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走到第三天,因为走的路多,长了比指甲盖还大的血泡。此时有一个声音出来讲“我不行,放弃吧!”。是否要坚持下去是一个非常难的选择。但是我还是咬着牙坚持走到了终点。通过这次徒步有了与自己对话的过程,知道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回去之后问投资人借了一百万去发工资。幸运的是公司当年就拿到了北京某公司的融资。

第二次徒步是面对人生告别。当时面对好朋友、合伙人的离开。我的第一感受是自责,觉得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整个人陷入抑郁状态,觉得没有力量再往前走。像大多的中国人一样,我容易被情感绑架,觉得挣钱不是创立企业初衷,和朋友一起走到终点才是最有意义的。这一次走的是没有人烟,没有水电,没有信号的洛克线。那是真正的“无人区”,极端的环境让人处于崩溃的状态,正是这样才能摒除噪音,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想明白了一个道理,“他很好,我也很好,只是这个阶段我们要分开走一程,也许下一程还会走在一起”。

//////////

吴垠主编认为,在“无人区”行走确实很孤独。真正的“无人区”不在山上,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茶源地理》是一座连接茶源地与读者的桥梁,我们用双脚去丈量一片片茶的源产地,只为向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真实,没有经过政府、企业包装过的茶源地,包括它的土地、茶品、人文状况。我们从当地征(采)集的100多款茶样中,经过大众和专家的层层盲品:100选20再选6再选2,才挑选出具有当地风味特点又符合大众口味的茶样作为我们的源茶样。我们着力在一片土地上去行走然后看见,我们只是像一棵树一样的——看见,不经过过多的解读和诠释,但一定要亲自抵达。虽然这是笨拙的方式,但是坚持“真实”,让自己无悔于心。

另外,我们深切理解到茶是土地的恩泽,所以希望来自土地的茶能够反哺生长在土地上的生命。为此吴垠主编延续2005年开始创立的青鸟世界,提倡用“爱滋养生命”并持续将“青鸟种子”公益项目做下去,关注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你爱对了吗?”。只要您选择《茶源地理》系列出品,我们会把部分公益款捐献至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青鸟种子项目,以帮助贫困儿童并传播正确养育孩子对观念。

//////////

黄伟强先生和吴垠主编都认为坚持“真实”真得很难但值得坚守。幸运的是,一路上总能遇到同频的人。吴垠主编讲起参加安化黑茶书院开业典礼时遇到的知心人赠予她的一番话:

“你一定要坚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否则没有办法做成你自己。‘名’是夕阳下有个口,当夜晚太阳下山了,看不到你的脸,就只能用口呼唤你,把你召唤出来,所以你一定要确定你自己是谁,把一个又一个认同你的人召唤出来,召唤这些同样喜欢真实,同样喜欢美的人。”

是啊,“茶道新生活”是个名,《茶源地理》是个名,“黄伟强”是个名,“壹心理”是个名,“吴垠”是个名,当我们确认自己是谁,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那么,那些应该被召唤出来的一切,都会出来,与你同抵生命都无人区,在现实和精神世界里。

茶会尾声,面对茶友们提问,两位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茶友:老师们有去“无人区”的经验,你可以给第一次去“无人区”的人一些忠告吗?

黄伟强:要对自然和生命存有敬畏,我是一个作死的人但不是一个找死的人。我们要对自己负责,第一要找一个有经验的徒步伙伴,第二平时要坚持运动,例如一些负重运动。第三,要懂得刹车,如果身体感到不适,一定要及时下车,不要怕丢人。

茶友:老师们在徒步无人区,或者创业期间做一些风险系数大的事情时,会不会有所顾虑呢?因为结果不如人意的话,家庭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还有,在生活中有过多顾虑怎么去做出调整和改变呢?

黄伟强:选择,它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代价”,选择意味着放弃一些东西。有一个调查表明,一件想做的事情没有做,短时间内是不后悔的,但把时间拉长之后,75%的人会后悔。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但又有顾虑,我还是鼓励你去做。

我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在大学时发生的一件事。我顶替别人去参加辩论会,一站起来就立刻发言,等我讲完大家都安静了。因为我是反方,但替正方的发了言。当时非常尴尬,而且我暗恋的女生还坐在台下。后来想一想,其实事情不管对也好,错也好,痛也好,出丑也好,我还是很庆幸自己有这么一个经历。这件事短时间内是后悔的,拉长时间后,你会觉得傻傻的自己做了一件这么傻傻的事情。

吴垠:我是护士专业毕业的,因为不想在系统里论资排辈,放弃了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工作机会。还记得那时候我带着三毛全集,提着行李箱,揣着两百块钱,就跑了出去。从那时候我就觉得人生太短,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刚出来的时候完全没有认识的人,没有同学、朋友、老乡,在报纸上的招聘信息找工作。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我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再例如,我办“茶道新生活”这个平台,很多人想要投资,但是我拒绝了。我不是不想挣钱,但是一定不只是为了挣钱,我心里清楚代价是什么。可是我也知道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情。我,不后悔。

茶友:人是社会性动物,或多或少会浮躁。在浮躁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安静?

黄伟强:我很喜欢《可兰经》里的一句话“人生如同波涛上的月影,永远没有片刻安宁的时光。”其实人要在浮躁的社会安静下来是很难的,而且鼓吹年轻人安静下来不一定是对的。如果人生四季都是春天,那么春天就是灾难,经历四季,感受四季才是好的。所以,年轻人要经历更多的事情,才能丰富人生。开始的时候,人的内心是小溪,一个石头扔进来是波涛汹涌,人生的经历多了以后就会变成江、湖、大海,内心的容器变得更大,那么就很难会涌起波澜。年轻人要动静结合,在奔波、焦虑、烦恼的时候去感受各种情绪状态。年轻人不一定要平静,但要有恢复平静能力。人要寻找自己仰仗的东西,例如户外活动、心理学、无人区、茶道。

吴垠:我觉得可以喝杯茶,茶香可让人安静,你可以通过闻茶香与自己待在一起。永远喜乐是不可能,生命是无常的,但这不是绝望的表达,悲伤、苦痛、焦虑也是会过去的。回到平静的能力就是多跟自己呆在一起,慢慢地,你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为外界的事情牵绊。

最后,两位老师以《尼布尔的祈祷文》结束精彩的茶会:

神啊!

请赐予我平静,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

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

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 来和茶道君约茶吧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