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温杯可以用来泡茶吗?

 茶道新生活 2020-10-15

之前我们介绍了盖碗泡茶的小技艺,点击文字查看文章#盖碗泡茶,但盖碗泡茶,茶汤易凉。

要保温效果?那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保温杯泡茶?

市面上的保温杯也为了方便茶友泡茶,设计出泡茶过滤网,以便过滤残渣,而手拿保温杯也成了养生的标配。

很多中老年人为了图方便,就喜欢直接用保温杯,撒些茶叶进去,可以暖暖地喝上一天。

专家分析,长时间保温闷泡茶叶会使茶叶中的维生素遭到破坏,降低营养价值,减少茶香,一般不提倡用保温杯泡茶。

但人们生活节奏快,出门在外也渴望喝上一口热茶,那么到底能不能用保温杯直接泡茶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泡茶习惯,或对或错,但没有绝对的说法。

不同的茶也应有不同的冲泡方法,但冲泡方法不同,会直接影响的茶汤口感,这就取决于茶叶它固有的茶属性了。

古人一开始是流行煎煮茶,不过煮茶相对于泡茶步骤较繁琐,后来才逐渐演变为泡茶的较多。

那么哪些茶可以用保温杯直接泡茶呢?

1、黑茶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采用粗老的原料以及通过传统制作工艺的长时间沉淀,

具有越陈越香的品质,故而茶香浓郁,滑润甘甜、滋味醇厚,茶汤颜色呈深褐色。

直接冲泡不能完全使茶香味散发出来,

所以,存放时间较长的老黑茶适合用来煮饮,能使得黑茶口感更加醇厚,茶香更加浓厚。

不过时间较短的黑茶,不建议煮饮,直接冲泡能更好地提味,也就不适合用保温杯闷泡了。

小店安化黑茶的源茶样有两款:

一款安化天尖源茶样,茶汤香气较高,有松烟香,滋味较醇厚,入口甜爽。

▼点击购买安化天尖

另一款是安化茯砖源茶样,茶汤香气尚高,菌香明显,汤色橙黄较亮且滋味醇厚甜和。

▼点击购买安化茯砖

2、乌龙茶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类,最适合用紫砂茶具冲泡,它既有红茶的醇香,又有绿茶的清香。


新乌龙茶和轻烘焙的乌龙茶一般不用来煮饮,

老乌龙茶则可以在冲泡几次之后用来煮饮,例如陈年武夷岩茶,陈年铁观音等。

但不宜长时间煎煮,茶汁过浓会影响茶汤口感,所以保温杯闷泡时间也不宜过长。

小店的乌龙茶的茶样有好几款,这里推荐热卖款——潮州鸭屎香,

这款源茶样水道轻柔、淡然,入口微甜且清爽不腻,花香韵味相得益彰。

▼点击购买潮州鸭屎香



3、白茶


白茶属于微发酵茶,多采用鲜嫩、叶背多白豪的芽叶制作,经阳光晒干或文火烘干而成。

存放满三年的老白茶经陈化后,更耐泡,用来煮饮可使老白茶内含物质得以充分释放出来。


而新白茶较娇嫩,则不适合用来煮饮,如果长时间在保温杯内闷,苦涩物质很快被析出,茶汤就会变得又苦又涩,难以下咽。

小店的白毫银针白茶,是来自福鼎产地的源茶样,

其形饱满肥壮,其香清新鲜爽,其味扎实淡雅,回甘爽口,有典型的福鼎产区的品相和风味。

▼点击购买白毫银针白茶


红茶、黄茶、绿茶这些娇嫩的茶叶就不宜用保温杯闷泡和闷煮,放玻璃杯或盖碗冲泡口感更佳,冲泡水温在80℃较适宜。

传言“保温杯泡茶会析出重金属”这一说法,但被权威机构食品药品检察院证明是缺乏科学根据。

虽然可以光明正大用保温杯泡茶了,但相对于普通玻璃壶泡的茶,用保温杯泡的茶颜色暗且口感差。


那是因为长时间的高温闷泡,使得茶叶中茶多酚充分溶出,导致茶汤色浓、颜色发暗、味道苦涩,茶叶中的芳香物质也很快挥发掉,相应地茶汤香气也就没有那么浓郁了。

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茶叶的营养价值和口感,还减少了茶香。

所以还是建议你把茶叶带到公司,现泡现喝,营养价值高,口味也更好。


或者把茶泡好,倒掉茶叶,将茶汤倒进保温杯里带去上班,这样冲泡好的茶叶水是可以放到保温杯子里的,建议1~2小时后尽快饮用。

当然,每个人的口味都会有所偏爱。

喜欢喝闷泡的茶水或者闷泡时间延长也无可厚非,毕竟喝茶,适口为好,按照自己的口味喝合适的茶,才是好茶汤嘛。

外出旅行时,嗜茶的茶友常常会为喝不上一口热茶而苦恼,市面保温杯内壁大都是不锈钢,而不锈钢容易吸附茶香,降低体验。

小店在售的同心杯就很轻易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适合外出旅行携带泡茶了,是一款专用外出旅行的便携茶具:


这款同心杯是茶道新生活定制款,由杯子材质陶瓷制成,过滤器也不例外,陶瓷的好处是不会吸附茶香,能更好地保留茶味;

杯身容量180ml,小巧玲珑,方便外出携带,不占地方,

除了杯子本身的三件套:杯座、杯盖、过滤器外,


还有包含杯袋和拉链包,硅胶保护套,保护陶瓷防烫手,更加安全方便。

同时还携有品茗杯、闻香杯、茶席,共包含9样商品的超值大礼包,自用或者送人都很不错。


喝茶不将就,这款同心杯能很大程度上满足您的讲究。

旅途劳顿,不如和茶里的山水待一会儿,用这款同心杯冲泡茶给你蓄能,整理好再重新出发。


开启同心之旅,▼点击图片购买


 今日互动话题 



你一般用保温杯泡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