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读《万历十五年》:1587年是明朝由盛及衰的转折年

 苏文说历史 2020-10-15
01
最近心血来潮重读了黄仁宇先生的名作——《万历十五年》,想起很久之前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很疑惑。
当时觉得这本书即不像是传统的历史书,也算不上历史小说,感觉就是作者在跟你拉家常,说闲话,文字非常浅显易懂。
作者黄仁宇先生,他虽然出生在中国湖南,但后来去美国读书后,就加入了美国国籍。
当然这也不奇怪,也没什么好苛责的,因为当时很多人都这样。

晚年黄仁宇
黄仁宇先生年轻的那些年,中国几乎天天都在打仗,老百姓大都穷得叮当响,所以稍微有点钱或有文化的知识分子,都向往着出国,特别是美国。
黄仁宇先生的父亲,早年出身于一个地主家庭,后来加入过国民党的前身——同盟会,之后又参军打仗还当过参谋长。
所以耳濡目染之下,黄仁宇先生也曾经投笔从戎,立誓报效祖国。
据记载还远赴印度打仗(1942年),只不过阴差阳错之下,他并没有打过几场真正意义上的战斗。
之后在各种机缘巧合下,黄老先生以30多岁的“高龄”赴美求学,从本科开始读,用5年时间就拿到了历史系的博士学位。
之后在美国边教书边研究明朝历史,写了一本书,叫《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以下简称《1587》)。
《1587》书名翻译过来“1587年:明朝历史上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的英文版。
所以我们后来读的《万历十五年》,其实就是这本英文书的翻译稿而已。

《万历十五年》英文版
当时黄仁宇先生大概在1978年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这本《1587》,但之后出版发行颇费了一番波折。
因为当时美国的出版社根本没人愿意出版这本书,一个是因为当时对中国历史感兴趣的美国人很少,一个是当时黄仁宇在美国也混的一般般。
补充:1981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同意发行了这本书《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当时作者署名是Ray Huang。
黄仁宇写完这本书《1587》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79年,他还被当时任教的学校给解聘了,而当时的黄老先生已经61岁高龄了。
所以当时的黄仁宇老先生生活得并不十分如意,属于生活十分困窘的学者之一。
之后黄先生一家甚至只能依靠政府救助金和福利补贴维持生活。
或许是出于改善生活的考虑,当然按照黄先生自己说法是“向国内读者求教”,1979年左右,黄先生委托好友将书稿带到中国,希望能在中国出版。
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是,为了便于国内读者阅读,当时已经离开中国30多年的黄仁宇,又独立完成了这本书的翻译工作。
不过,毕竟他离开时间太久了,很多遣词造句都显得与潮流格格不入,因此之后他又委托国内学者沈玉成,对他的翻译稿进行了润色加工。
经过3年的改稿、审稿,终于在198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这本《万历十五年》。
出人意料的是,这本书的英文版、中文版分别在美国、中国出版后,都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英文版发行后的第二年,这本书获得了1982年美国国家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
中文版出版后,首次刊印的27000多册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之后多次增印,还相继在很多国家出版。
所以严格来讲,这本书的大火也彻底改变了黄仁宇老先生,此前在美国其实挺穷的,这之后有了名气才生活改善起来。

02
很多人喜欢看这本书,为什么它如此受欢迎?
原因有很多,笔者以为其中一个关键点,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开创了先例。
传统的历史书基本都是按照编年体来写,去年发生了什么,今年发生了什么,但黄仁宇先生独出心裁,仅仅挑选了1587年发生事情,来写明朝历史。
而且黄先生的的写作风格,也非常受到年轻人喜爱,看不出文人身上的那种傲气,文字非常轻快,也不晦涩艰深。

1979年黄仁宇与妻子Gayle
话说回来,这一年——万历十五年到底有啥特殊的,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事,竟让作者念念不忘?
答案就是:这一年基本上啥大事都没发生。
但就是这么普普通通的一年,在黄仁宇先生的眼里,却可以看作是明朝由盛及衰的转折点,甚至是整个明朝历史的缩影。
这一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年仅24岁,却已经是个当了15年的“老”皇帝了。
这一年, 曾经万历最倚重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已经去世5年了。
这一年,继任者申时行已经上任4年多了。
这一年,一生为民的清官——海瑞刚死了一年。
这一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死了。
这一年,大哲学家李贽也在矛盾中纠结着。
我们平常看电影的时候,那种结局发生发转的故事总是令人津津乐道,但历史可不是这样的。
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绝不是突然就灭亡了,结局往往在很久之前,就已经买下了伏笔。
在黄仁宇先生的笔触下,这个伏笔的第一笔画,就是万历十五年埋下的,为什么这么说?
从《万历十五年》开头讲的一个小事件,我们就能窥见一斑。

黄仁宇与儿子共进早餐
万历十五年阳历的3月2日,冬天还没完全过去,北京城里街道两侧的雪都还没化完。
天气虽然不算严寒,但绝不是户外活动的好天。
但是当天中午的时候,京城里的大街小巷却好生热闹,簇拥着熙熙攘攘的人群。
为何呢?
原来当日有消息传来,皇帝陛下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可丝毫不敢怠慢,纷纷忙不迭地往紫禁城赶,有些人甚至都衣冠不整,生怕误了时辰。
可是等赶到皇城之后却发现,宫内毫无要午朝的迹象,往常午朝现场都会有负责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当天并不见踪影。
一番询问后发现,发现所谓的午朝消息确系谣传,这下大家炸开了锅。
皇帝也被气死了,诺大一个王朝,竟然连个开会这么简单的事情都组织不好了,算是丢人丢到自己家门口了。
万历皇帝一怒之下,处罚了全体在京任职的官员,这次处罚的范围之大前所未有。
这样一件小事情被黄先生放在开头,就是想借此告诉读者,当时诺大的朝廷已经开始出现管理漏洞了。
接下来,就通过一个最关键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万历皇帝,来进行具体分析。
万历皇帝登基的时候才9岁,搁现在正是上小学二年级的年龄,但是9岁的万历皇帝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虽然不懂得朝廷政务,但关系不大,因为他有两个坚实的后盾——一个是张居正,一个是“大伴”冯保。
“张居正似乎永远是智慧的的象征。他眉目轩朗,长须,而且注重修饰...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能揭露事情的要害...就像是中国人常说的‘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所以万历很倚重张先生,就连张居正父亲去世请丁忧假,万历都不同意,三番四次“恳求”张先生为江山社稷着想,请他在职服丧。
所以在登基后的十年时间里,万历在张冯的陪伴下过得还是很舒服的,虽然被各种礼仪束缚,但事事不用操心一切都有旁人帮忙做决定。
但是这一切都在1582年张居正去世就彻底改变了。
没有了张先生的严厉督促,娶妻生娃后太后忙着抱孙子也不干涉他了,于是万历皇帝感觉自己瞬间自由了。
之后一开始他也想过励精图治,想当一个好皇帝,于是他勤奋读各种史书,还下令之后所有人事任命都由他亲自决策,之前都是张先生列好名单呈上去,万历只需要在排名第一位的名字上画个圈就好了。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非常残酷的。
慢慢地万历发现,自己虽然贵为天子,却根本就像是个“傀儡”。
比如对自己喜欢的妃子——淑嫔郑氏,他想把两人所生的儿子——朱常洵立为太子,结果底下大臣们一个个寻死觅活,各种“血柬”上书,总之坚决不支持他欺师灭祖的鲁莽行为。
对此有人会说,那就杀他们啊,皇帝手握生杀大权,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这只能说是近些年宫斗剧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要知道当时虽然皇帝有处死人的权利,但是在现实中也不是随意想杀谁就能杀谁的。
当时明朝社会所有百姓都是信奉“四书”中的伦理,并以此作为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
换句话说,全国老百姓都被教导父亲对儿子不能偏爱,哥哥对弟弟有教导和爱护的义务,男人不能因为宠爱女人而废长立幼,那么皇帝怎么能公然忤逆伦理纲常?
所以万历皇帝虽然怀恨在心,但却没啥应对的办法。
不过,万历皇帝也是个“硬骨头”,或许是出于报复,大臣不同意他立朱常洵为太子,那他也坚决不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时间竟然长达十年之久,当然最后妥协的还是皇帝,他被迫不得不立朱常洛为太子。


试想万历皇帝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碰到这样的事情也会令他心灰意冷,但是他心中的愤怒和苦闷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
之后他为了反制群臣,也是为了报复,选择了长期消极怠工,他不再管理朝廷上的繁琐事务,不批阅奏折,也不出席各种法定礼仪。
有的官员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皇帝了,就愤然提交辞呈,结果皇帝对这种请辞的奏折,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反正就那么拖着。
于是这些官员就干脆不等回复了,直接自动离职,结果皇帝愣是也就当看不见,不闻不问。
这样的情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因为万历皇帝心里有怨气,很痛苦,他明白虽然自己拥有治理国家的权力,但却像一个“玩偶”被群臣所摆布着。
就像文中黄先生说的那样:
“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弃他个人的意志......名义上他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
有人或许会说,皇帝这副样子,那朝廷还不乱套了。其实并没有。
虽然万历皇帝不干事儿,但是朝廷并没有瘫痪,它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还在按照惯性运转着,只不过越来越慢了而已。
所以我们说一个朝代绝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就衰败了,而是从这个时刻开始,就走上了衰败的道路。


以上只是以万历皇帝为例进行讨论,黄仁宇先生还讲述了另外几个关键人物进行论证。
重读《万历十五年》收获了很多新的想法,跟第一次读的时候心境不一样,心得也不一样。
就像《红楼梦》一样,经典确实是需要多次阅读和感受的。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就是经典之一。
它被评为“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之一,其他19本书是:《邓小平文选 第一卷》《时间简史》《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丑陋的中国人》等。
建议大家把这本书找出来重新读一读,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