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蝉鸣渐远,再听,就要等明年

 拓荒牛550 2020-10-16

蝉,鸣在盛夏

也鸣在初秋

蝉鸣最盛的时候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因为有句话

心静自然凉

夏日,听蝉

有几个人可以心静

又有几个人可以不热

忽一日

蝉鸣渐远

渐远

再听

就要等到明年

蝉鸣渐远

那就再读一首咏蝉的古诗吧

老牛最喜欢虞世南的这首咏蝉

垂穗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在这首诗里,诗人自己就是蝉,蝉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借咏蝉实际也是在抒发自己。

我是一只蝉,在地下,在黑暗的地底下,摸索了十七年,终于来到这个世界。吃了那么多年的腐土,再不想吃那些污秽的东西,此生,我只餐风饮露。我在地底下摸索了十七年,终于来到这个世上,我的每一声鸣响,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虽然没有什么韵律和节奏,但是我希望这并不太美的声音能够自梧桐林向外远,让看多人听到,这积蓄了十七年的声音。

蝉声播远,可能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道出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如权势地位、贵人扶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所说,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使然。

诗人,被大唐皇帝赞有五绝的虞世南,就是这只鸣蝉。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

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吟咏再三,还是最喜欢虞世南这首咏蝉。

ps:唐太宗称虞世南有五绝,就是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有一于此,足为名臣,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

越明年,相约,共听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