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赞式思维导图的底层思维

 职业生涯规划师 2020-10-16

今天,听摩西老师的打开思维的世界第二课--博赞式思维图与创新思维图启示,收获记录如下:

所谓博赞式思维图,就是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先生发明的那种八爪鱼式的思维导图,这种被认为是传统的思维导图,形式比较单一。

1

今天的一个收获,是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和归类分组的概念。

有意思的是,在听课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把摩西老师讲的这三部分内容串起来,只是孤立地理解。画图的时候,突然认识到,课程里讲的“橡皮筋的用途”那个图,其实是这三种思维的综合运用,马上把三部分内容打通了,连成一片,脑子里豁然开朗,感觉很好。

那一瞬间,深深地体会到,画思维导图能够很直观地促进我们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光在脑中想想,恐怕没有那么快看出逻辑关系,加上我们停留在某一个知识点上的注意力并不多,很可能永远就无法理解他们的逻辑关系了。

知识点很重要,但是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更重要,而思维导图,就是能够可视化地呈现这种逻辑关系的工具!

2

第二个收获,是摩西老师讲了美国一个高校的创业课堂故事,老师让学生在2个小时内用5元钱挣到更多的钱。

有些学生局限在5元钱的资源上,挣到了一些小钱;另外一些学生完全跳出了5元钱的局限,整合了各种资源,赚到了打钱。其中一个小组,把最后陈述的三分钟作为资源卖给了一家公司,最后挣到了600多美元。这是我有我要两种不同思维的不同结果,很有启发。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太局限在自己所有的,从现在出发,依靠已知的资源,走到看得见的地方。更厉害的思路,是以目标为导向,确定自己想去哪?然后整合各种资源,这时候,不论是自己已知的,还是未知的资源,都会跳出来协助你去达成目标。这个时候,往往会走的更远,更加让自己满意。

大多数时候,你拥有的资源都远远超过你所知道的!

周迅的那个故事,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魅力。先看见目标,然后努力去够到目标!

3

第三个收获,听课结束的时候,自己联想了一下,粗粗梳理了一个会议准备模板,我感觉可以把学生工作,都用思维导图梳理成模板,让大家用,这样会不会实现知识和经验共享?

如何实现我们这个团队的知识共享和经验共享,提升团队效率,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右边那个图,是我想到的基本结构类型。想起了当年学的数据结构。。。可惜都忘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