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科:春风化雨(一)

 吴帅医事评论 2020-10-16

教育是人类最复杂的工程,有感于当今社会教育困感,有必要做些推本溯源的工作。

    教,从爻从子从攴(pu),爻,是对时空状态的基础表示形式。攴,象以手持杖或执鞭。爻在上,子在下,鞭子在侧,上施以爻变,下效行之。教学内容简称“爻”。《易》曰:“爻者,言乎变者也。效此者也。效天下之动者也。”爻之学问,关乎天地万物万法的秩序,博罗万象,却又简约臻道,可谓“亦繁亦简,尽在爻之囊括。”爻学是教学的始终内容,文治武功皆出乎此。

    育,会意字,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生育与教育,两个育,异曲同工,母生育的子,成就的是自然人;教育,所育的子,成就的是社会人。自然人可以称作野蛮人,大约等同于辕马;经过教育的人,乃能成为文明人。

    教育是塑造人的必须手段,使人从野蛮步入文明层次,野蛮与文明的差别,在于“德”之有无。教之以德,而育文明,是教育的本义。

    德是道的彰显。道,是关于世界本源的本质,关于世界本源的人类的认知,称作“道理”。道理的深浅受时代人的局限,人的文明开化程度越高,则道理越接近道。道不可道不可名,并无具体的标准可以凭据,于是以德来彰显道,并且将德作为衡量人类认知道理的标准。

    也就是说,道理是人定的,而且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世界观。于是,各人有各人的道理,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能被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的道理,称作公理,也称作“知识”。随着人类大众开化程度的进步,公理也会不断改变,于是出现知识的更新。

    中华民族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先圣贤人,无数得道者,明心见性,并将自己关于道的认知付诸文字记载下来,传世至今,称作“文以载道”。此文所载“几于道”,称作“德”。道之以德,以德来理天下,使天下的理近于道。也就是说,德是天下道理的规矩准绳。

    天下的道理千千万,简称“万”。世界的本源是唯一的,简称“一”,有一而生太极,即阴阳,有阴阳太极时候,尚未有物产生,须由阴阳交易,合作而成物,此物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偏阳的为阳物,偏阴的为阴物,于是天下有了雌雄男女黑白,也称作阴阳,却与太极之阴阳不是一码事了。

    阴阳交易而成的物,都是阴阳合体,称作“三”。物从三始生,以负阴抱阳的状态存在,阳在外,所以物能显示其存在。物生于“易”,负阴抱阳,中气以为和。物以中气为本,阴阳交易而运动,动不离中,乃有物的长久。物之生,其本为“易”,变易,交易,运动。物若失了变易运动,此物就会失去存在,也就亡了。也就是说,运动是万物存在的法则,要以运动变化的观念对待万物。僵化、教条、顽固等等观念格物,其实是戕害万物。

    每一物时刻以变易运动的形式存在,一物有万变,谓之“三生万”。物之变易,以中气为本,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中气把握物的运动,中气是物的核心,因为有中气,物动而不亡,于是将中气称作物的命根。

    万物生于道,道不可道,道不可名,简称“无”,万物有生于无,也就是生于道。万物生于斯道,并且长于斯。我们把万物生长的根本理由,称作“中庸”,即中庸之道。

    万物依中气而生存,中气是万物生长的母,称作“服中气”,俗称“服气”。我们所饮食的,所呼吸的,都是中气,饮食气味乖离偏颇,便不中吃,不中喝,更不中呼吸。气味中正,方能养人,令人服气。

    正,从一从止,守一而止。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善是生有万物的法宝,几近于道,“善若一”,止于至善,也就是止于一,即“正”。上善若水,故而水之数为“一”,所谓“天一生水”是也。

    止于一,为静止,不运动了,岂不是亡了,因此万物不可见诸“一”,一几近于道,道不可显,故而不得见“一”。虽不得见,却又不可失了一,那就将一存于心,即“一心”。何谓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义为:心生之处,应当无所住,没有任何物。

    人是万物之一,必也运动不止,若不运动,就死亡了。也把运动称作“躁”,而静则为躁之君。躁为阳,静为阴,如如不动谓之静,止于一,正也,不得而见也,正在心中,正心也。正心是为中气,万物生生不息的法宝。

    正,不可得而见,却可以反观。何谓正,不得而知,却知何为不正:“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道生万物,既生之,则安之。道无形无相,显道以德,道之以德,《道德经》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万物,德育万物,德治天下,德理天下。教之以德,以育后生,俾其后生有德,便可成就达人,先达己而后达人,便可执其所欲而后施于人,且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德育万物,首先不可夺物性。万物各有形象,有时偏阴,有时偏阳,有时喜动,有时喜静,有时张扬,有时内敛。顺其势而育养,文武之道,有张有弛,洪水猛兽,宜疏不宜堵。儒家所谓因材施教,正有此意。如果施教者不能以变应变,教条僵化,先就有悖于变易之道。

    以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是基本的世界观素养,现代语言“作风建设在路上”,一个意思。正心是一颗如如不动的心,相当于天地永恒不变的法则,世界本是一统的世界,归一是万物必然的归宿,牛顿的惯性定律,中国人讲“从那里来,还从哪里去”。世界万物都是亲缘相关,都是从一而生出的万类,从一始,还将从一而终,即“始终如一”。持一颗正心,是天地始终的法则。

    万物的过程,无非生长化收藏。人物之性,换言为生长壮老已,生长阶段,意气风发,具足张扬之性,此际宜养其生,养其长,是为顺其性。

    生长阶段的万物,崭露头角,像春生之气,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养生法则昭然,经典放之教育也准。教育工作始于启蒙,渐渐发蒙,直至解惑,从蒙昧的童蒙,到蒙发的少年,再到意气风发的青年,都应遵循“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教育如同种地,春播一粒粟,不违天时,可得秋收万颗种。教育的天时恰如春天,东风从地下缓缓升发,起初带着冬末的些许寒凉严厉,然后逐日温暖开来,和煦的风带着地下潜藏的水,升已而降,化为雨,这就是诗人笔下的“春风化雨”,形象书写了教育的细节。受教者沐浴在春风里,渐渐张扬生机,又有化雨来滋润他,令其心身柔和,教育境界如斯,方不枉夫子“温而厉”之圣训。

    施教者往往懵懂“春风化雨”,辜负温而厉的教育圣训,施以老气横秋,冷若冰霜,受教者战战兢兢,噤若寒蝉,哪里还有什么意气风发,哪里还有喜悦,哪里还有彬彬!心灵的教化与身体的生长发育,两者同气相求。受教者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万万不可用刑,须待秋后,乃可刑之。

    蒙童乃至少年,虽有家教失养,也毋须如临大敌。都是些胸无城府的孩子,虽有阴寒中毒,也不甚深,稍稍给予温化,便有成效。我们当代教育理念,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小过错,上纲上线,将孩子的天性调皮逆反视作洪水猛兽,像对待成年犯罪分子一样,严酷无情,严字打头,以为无咎,其实是教育失德。

    教育的目的在于树人,成就君子的过程循序渐进,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教育是修身的第一步,孝悌是安身立命的根基,绝对不可缺失,每一个人的成就都从孝悌培养开始。孝悌本于骨肉天生之情,是一种特殊的爱,孝悌到位了,渐渐爱及他人,直至众人,称作“博爱”,即“泛爱众”。

    我们提倡博爱,却又拿什么去博爱?“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经典给出答复“泛爱众而亲仁”,仁,以仁而爱,即“仁爱”。众生芸芸,既要博爱,更要秉持公平法则。如果仅仅博爱,却忽视公平法则,难免遭受众人的怨气,这个现象,不须细讲,人人心知肚明,好心做了驴肝肺,好心不得好报的例子比比皆是。

    生活中很多自私自利的孩子,起初并不是自私的,不但不自私,反而尤其无私,小时候喜好与人分享,好东西都分给别人,不管别人要还是不要,一股脑施舍给别人。这种行为貌似“泛爱众”,其实不是,这是无礼行为。无礼无节制的奉献施舍,养成了无私的心态,因为自己无私,也就自然生成要求他人无私的心理要求,等到自己向他人索取的时候,却发现别人不如自己无私,于是愤愤不平,且寒了自己的心,从此发誓再也不奉献了,渐渐偏向了自私自利的人格。

    博爱不是一句空话,也不仅仅是无私心,而是公平心。儒家的公平心,体现在两段话“己所欲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如爱己,堪称公平心。

    从孝悌之骨肉情爱,渐渐泛爱众之博爱,也就是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博爱之心确实值得崇尚,但是有一个问题来了,博爱的心如何区别对待本初的孝悌之爱,对于实施博爱的人来说,孝悌所涉及的父母兄弟泯然众人了吗?

    孝悌是爱的根本,泛爱众是本爱的标,或者说,泛爱众是孝悌的成就。知标与本,用之不殆,本是事物的核心,核心价值重于一切,即“核心价值观”。

    修身工程始于己爱,终于爱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譬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孝悌是爱的初心,固本培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若博爱,天下尽在此人囊括,博爱乃能服有天下,所谓“平天下”。平天下,堪称一个人的“共产主义”。有人冷笑,共产主义不值一提,轻视共产主义理念的人,其心态有情可原。不相信共产主义的人,其实是说“我自己如此缺德,我没有资格进入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是一种无上的境界,更是个人的心境,无数圣贤,数千年前就已经进入了这个境界,也就是我们现代人所提出的“共产主义境界”。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同一国度,人人的境界却各异,有人感觉世界光明美好,那就是处于共产主义社会;有人感觉世界凶险,步步荆棘坎坷,处处受人奴役,那么其人可能正在奴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

    我的世界是朗朗乾坤,我的生活无忧也无虑,土匪不害我,小虫子也不来作梗,邪魔鬼怪都不来理会我,我的世界如此太平,这就是“平天下”的境界。

    亲近“仁”,成就“仁”,以“仁”待人,谓之博爱,即“泛爱众而亲仁”。以仁心观天下,谓之“一视同仁”。孝悌是培养仁心的首要环节,是成仁的根本。关于仁的论点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其实最接近仁本精神的是“克己复礼”四字,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己,自修自戒,以立人之正念。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也是克己的典范。杀去我们心身的邪念,简称“杀身”,邪念渐渐杀去,善念渐渐增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就是我们老生常谈的“杀身成仁”。

    复礼,这个复字,需要细致格物,复字从,从日,从夊。“”意为“朝一个方向行动”。“夊”为“止”或“终”。“”、“日”和“夊”联合起来表示“太阳回到东方终点,准备再度出发”。复的延伸义为“归本”,复礼是对礼则的推本溯源。道德晦暗,纲纪失序,人心惟危,复礼以防礼崩乐坏,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万物负阴抱阳,中气以为和。中气是万物的核心,核心的价值重于一切,有此心,则万物生生。此心如如不动,像是中流砥柱,根本基石,此心又谓之“中庸”、“中正”、“正气”、“公平”等等。博爱不是情感,而是中气的成就。用情的行为得不到博爱,要用法则获得博爱。

    中气之所以称作“中”,在于不偏不斜,不厚此薄彼。中气如如不动,以主持左右,偏左则病,偏右则病。病苦磨人,逼迫人人回头向中。万物各有其心,在天地,称作“中气”,在人群称作“中庸”,在一人称作“仁”。中庸也堪称大仁。

    仁是中正的心,不偏不斜。众人在天地间行走,动而不离中,若是偏离的很,就会阴阳离决而亡。人不可失了中这个核心,核心价值攸关性命。仁者便是中正的榜样,谓之“万世师表”。仁者为众人立心,行的是无言之教,众人以仁者为师,将“仁”作为生存的法则,以“仁”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将“仁”作为天下的大同,众人有了这一共识,也就统一了。人人以仁者为师,亲仁近仁,从而有了同心同德,有了共同的价值观,道同则相谋,天下众人皆以“仁”为至亲,则天下众人皆为“仁”之子女,人人相与为亲,便是“泛爱众”。泛爱众,并非单指一人爱众人,更是众人之间的互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佛菩萨泥胎不言,众生虔诚信奉;仁者不言,人人亲之近之。老子孔子其身虽已作古数千年,却在人人的心中活着。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夫子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五千年后的我辈,我们虽然距离夫子五千年之遥远,却仍然因为与夫子的仁德相会而乐。夫子之道,一以贯之,一任时空变换而卓然独立。

    人在天地间,人心即是天地之心。仁者为众人立心,“仁”就是天地的中气。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是真真爱人之心。儒家学问深厚,一如万仞宫墙,旁门左道,绝不可得其门而入,须秉持一颗亲仁近仁的心,方能登入儒学的堂室。

    圣人为众人立心,此心名“仁”。众人心中自有仁在,却不自觉。众人的仁心与凡心隔着万里之遥,千年之远。万里千年的距离之间,隔着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仁从哪里来?将要去往哪里?不得而知,不可道,不可名,若要勉强回答这两个问题,只可言“莫须有”,如是而来,如是而往,如来如往。

    凡心住在六尘的色相中,不在此相,便在彼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以万世为一师,为一个整体,仁为万世师的表率。佛陀在时,以佛陀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仁即是戒。

    仁无二仁,仁唯一,天下万事同气相求,须以仁心见诸仁心,所谓“仁者见仁”。仁为中气,不偏不斜,总统阴阳,为天下师表,为天下君主,功高盖世,却不是阴,也不是阳。非阴非阳,不显山不漏水,好像并不存在。《道德经》所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讲的就是天地之主,中气也,仁也。仁主不得而见,夫子一言以蔽之“巧言令色鲜矣仁”。(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