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臺灣,我用騎行親吻你——超人劉海翔首次帶隊環臺灣騎行

 超人的旅途分享 2020-10-16

從一個人騎行

帶領一個團隊騎行


2017年5月14號,我在臺灣臺北101大樓前,結束了我長達615天,跨越16個國家,騎行總里程30378公里的環球之旅。臺灣是騎行的最後一站,也是最親切的一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騎行的路上,我參與了許多公眾活動:在北京大學等全國38所高校舉辦講座、代表泉州人民看望海內外29個泉籍商會和21個泉籍聯誼會,吸引了海內外媒體在電視報紙上刊播了百餘則的報導。

CCTV報道


在回家之後的5個月時間裡,我依舊是馬不停蹄的節奏:致公黨中央的《中國夢僑海情》全國巡迴宣講、泉州市委統戰部的《留學報國追夢》演講、泉州一中7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真人圖書館》,以及記不清次數的媒體通告。

一個人,能夠以精神影響到許多人,

這是我一直都在做的事情;

但是,如何讓大家更深層次的體驗交流,

這是我接下去要做的事情……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如聽超人GG講故事;

聽超人GG講故事,不如跟超人GG一起出去散。

在5月份結束臺灣環島騎行時,面對東南衛視的採訪,我說,希望跟臺灣民眾共用“一帶一路”的福利。我認為,人的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一個人的精彩固然厲害,如果能夠帶著大家一起參與其中,才能實現更大的社會意義。

時隔5個月,我帶領了一群來自海峽西岸泉州的小夥伴們來臺灣環島騎行。在臺灣觀光業蕭條的今天,這樣的一個精心打造的小團隊,無疑給它帶來了一絲新意。有別於以往下車拍照上車睡覺的傳統旅行團,超人GG的騎行團專注於深度體驗和文化交流,使你不再淪為匆匆過客。

东南衛視報道


單車環島是每個臺灣後生家的夢想之一,甚至還拍攝成電影。究竟單車環臺灣有何等的魅力讓人們這樣癡迷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等你自己來發掘咯~

夢想之所以稱之為夢想,是因為有太多的挑戰和困難。一個人追夢也許會茫然無助,我們有一整個團隊來幫助你,無論遇到什麼問題,超人GG是你堅強的後盾。一起來吧!實現臺灣單車環島的夢想,Let's go~

淡水漁人碼頭


10月28日,我們一行人搭乘早班飛機於中午抵達臺北,還沒顧得上休息,就興致勃勃的來到淡水老街,從這裡騎行到漁人碼頭。

開車太快,步行太慢,騎行剛好。只有慢下來,才能讓你有時間感受沿途的美景。

淡水漁人碼頭原只是一個傳統的小漁港,如今,漁人碼頭不但擁有一座美輪美奐的浮動碼頭,其中漁人碼頭最著名的景點,就是330多公尺的木棧道、堤岸咖啡和超大的港區公園,構成一個環狀動線,讓人們可以完整流暢的體驗漁港風情,站在步道遠眺對面的觀音山和出海口盡頭的臺灣海峽,看著夕陽從水平面上緩緩落下,美景之盛,令人流連忘返。

情人橋就像一面白色風帆,傳遞著一帆風順的祝福

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之美,美在文化藝術;文化藝術之美,盡在故宮。來到臺北,必去的地方之一就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而這裡的鎮館三寶是毛公鼎、玉白菜和肉形石,可惜的是肉形石目前不在館內。

毛公鼎為西周晚期的重器,鼎內壁鑄有銘文,32行,近500字,是現存青銅器銘文中最長的一篇,堪稱西周青銅器中銘文之最。其內容敘事完整,記載詳實,被譽為“抵得一篇《尚書》”,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據說翠玉白菜即為其隨嫁的嫁妝。白菜寓意清白;象徵新嫁娘的純潔,昆蟲則象徵多產;祈願新婦能子孫眾多。自然色澤、人為形制、象徵意念,三者搭配和諧,遂成就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故宮博物院中還有許多寶貝,篇幅有限,就不一一介紹了,請大家看圖隨意感受一下。

台灣環島,Here we go~


今年5月份,我在台灣台北101大樓前結束了我長達615天,總裡程30378公里的環球騎行。這個壯舉也吸引了台灣11家媒體的報道,當時我說希望台灣民眾可以跟我們共享一帶一路的福利。10月29日,我帶著一群小夥伴來到台灣,把泉州穿在身上,進行環島騎行。

以我個人的理解,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沿線各地在經濟文化上的互聯互通。我們通過環島騎行,一方面帶動當地的觀光收入,另一方面也宣傳泉州,吸引台灣民眾到海西家鄉來尋根來來旅遊。以台灣民眾最喜歡最親民的騎行方式來旅行,可以深入民間,加強兩岸民間文化交流,減少隔閡,增進友誼。

在台灣,中國泉州是很吃香的,因為很多人都是祖籍泉州,一看到我們身著“中國泉州”的服裝,就有很多民眾來邀請來自他們祖籍地的我們一起合影。
泉州讚唔讚?讚!
泉州水唔水?水!
泉州吼唔吼?吼!

新竹17公里海岸觀光帶


我們一行16人來到新竹,開始台灣第一騎——新竹17公里海岸觀光帶。在進行了簡單的騎行知識講解後,小夥伴們開始了在台灣的處女騎。

新竹17公里海岸觀光帶有大海、沙灘、紅樹林,風景優美。專門設計的單車道讓我們可以慢下來,近距離的感受台灣的美。

17公里短距離不長不短,剛好夠熱身,讓小夥伴們感受騎行的樂趣,也逐漸掌握騎行技巧。接下來的行程強度將會越來越高,風景也將越來越美。大美台灣,我用騎行親吻你。

玻璃媽祖廟


在大多數印象中,廟宇無論規模大小,年代久遠,總跑不掉一個八九不離十的感官。但是,在臺灣鹿港,卻有這麼一座特別的媽祖廟,完全顛覆傳統宗教肅穆,讓許多攝影玩家趨之若鶩,相競拍攝它的美麗倩影。

位於臺灣鹿港鎮彰濱工業區內的玻璃媽祖廟「護聖宮」,是臺灣第一座以玻璃為主要建材的廟宇,以宣揚媽祖德澤。

名如其名,玻璃媽祖廟最大的特色就是,主建物除了鋼骨結構外,都是使用台明將所生產的玻璃組合而成,總數量共計7萬多片之多。

同時,為了兼顧玻璃廟的外觀與安全性,更使用首創的「刀板工法」來進行施工,讓玻璃與玻璃之間不必使用任何釘槌和接著劑就能彼此緊密銜接,不僅能充分展現玻璃建材的藝術之美,且還具有防震、防颱與防風等特點。

媽祖,是臺灣地區民間信仰最廣的神祇,無論是大小街莊、山海聚落,還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媽祖廟。而這麼一座完美融合了民間信仰、傳統技藝、現代科技的宗教藝術中心,更是值得媽祖信眾或是普通遊客到此一訪。

鹿港老街


今天鹿港中山路上很熱鬧,雖然看不懂這些陣頭是在幹神馬的。

鹿港天后宮前身為鹿港天妃廟是鹿港地區的信仰中心,是臺灣最早唯一奉祀湄洲島湄洲天后宮天上聖母開基聖母神尊的廟宇,至今將近四百多年。

原中國的福建湄洲開基媽祖原有六尊,分別在福建湄洲、浙江寧波、馬來西亞麻六甲及臺灣鹿港,後來因文化大革命等種種因素後,目前世界上僅存一湄洲媽祖本尊,即是分靈到鹿港的鹿港媽祖。

鹿港的湄洲開基媽祖為施琅將軍在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奉請護軍帶到臺灣,後來其族弟施啟秉、族侄施世榜懇留在鹿港奉祀供信徒膜拜。由於長年累月受香煙所薰而成黑面,因此又被稱為黑面媽。

來過兩次鹿港,這裡的天后宮香火一直很旺,晚上閒下來隨便走走才發現竟然有這麼高大上的香客大樓。

臺灣的民間信仰隨處可見,每到一處,最富麗堂皇的建築當屬寺廟了。這也就是所謂的舉頭三尺有神明,人還是要保留一份敬畏之心的。

我喜歡台灣的一個原因就是親切,尤其是到了像鹿港這樣的小鎮。鹿港人大多祖籍泉州,在港口和市街結構上,保有大陸泉州的風味,所以蠃得「繁華猶似小泉州」的美名。 

由於我身上穿在寫著“中國泉州”字樣的衣服,當地人也很喜歡跟我聊天,因為幾百年前都是一家人。有的人已經過來六代了,只知道自己是紫雲衍派,我們說那你一定是姓黃的!她說你怎麼知道咧?因為轉究郎都知道紫雲衍派都是開元寺黃守貢的後人呀~哈哈哈哈~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


也許有很多人會好奇我為神馬敢帶15個騎行菜鳥來環台灣島騎行。我想說,如果沒有這麼強大的後勤保障,恐怕此時此刻我想死的心都有了。有保姆車全程保障,跳躍式的略過沒風景的路段,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確保安全。

此行的一大亮點是,隊員基本都沒變速運動自行車的經驗,一半隊員平時不經常鍛煉,都是騎行小白。一個人騎行,不要說環島了,就算是環球都很輕鬆。但是帶著一群菜鳥挑戰原來對他們來說的不可能的任務,這才算厲害。

此行的一大亮點是,隊員基本都沒變速運動自行車的經驗,一半隊員平時不經常鍛煉,都是騎行小白。一個人騎行,不要說環島了,就算是環球都很輕鬆。但是帶著一群菜鳥挑戰原來對他們來說的不可能的任務,這才算厲害。

騎行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科學合理的安排。剛到台北的第一天晚上就做了騎行知識講解,第二天騎行平坦的新竹17公里海岸觀光帶讓大家學習上下車、制動、騎行手勢,以及騎行姿勢的適應和糾正。

10月30日是騎行的第二天,帶領大家騎行的是起伏較大的日月潭單車道,今天將訓練調整變速和騎行節奏。每天虐得多一點,成長也多一點。

日月潭環湖自行車道是CNN票選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道之一,因為地處台灣島中部,大部分的環島騎行者都沒有騎到這裡來,我也一樣。得益於良好的後勤保障,我們一早就從鹿港搭車到日月潭,來感受全球十大最美單車道。

南投縣「日月潭」是台灣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這個台灣第一大天然淡水湖泊位在群山之中,風景秀美寧靜,頗有仙境之感,非常值得一遊,“双潭秋月”为台湾八景之一。

騎行路上,除了優美的風光,也有連綿的起伏。沿途有兩個小山坡,讓大家體驗到有付出,才有回報。只有在高處,才能眺望最美的風景。而爬坡也是公平的,不管你爬了多少上坡,接著也會回報你同樣的下坡。

日月潭文武廟主祀關聖帝君,加奉祀孔子和嶽飛,所有神像皆用銅鑄塑像。廟分三進,第一進是供奉孔子,第二進武聖關公及神農大帝、文昌帝君、三官大帝和玉皇大帝。第三進則可以俯瞰日月潭全景。


玄奘大師為唐朝高僧,有感於當時已譯出的經論,彼此差異頗多,令人無所適從,大師欲求得佛法真義,不惜違反當朝禁令,私自排除萬難前往印度取經,歷時十七年返國,得經書六百五十七部,與其弟子共譯七十五部,得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貢獻卓著。

中日戰爭期間,日人在南京掠走玄奘大師的頂骨舍利,供奉在日本崎玉縣慈恩寺, 1955年 ,始將部分頂骨舍利歸還中華民國佛教會,並擇定暫時安奉於日月潭畔之玄光寺;1965年11月,玄奘寺落成後,靈骨才迎奉入玄奘寺。

玄奘寺為仿唐式建築,碧瓦朱柱,古樸無華,環境清幽具有中國庭園雍容大方的器度;前臨日月潭,後依青龍山,地理勘輿師稱該寺占「青龍戲珠」寶地,是玄奘大師頂骨舍利最佳安奉處所。

中台禪寺


中台禪寺,又稱中台山,由惟覺和尚創辦,歷時十年的規劃、工程,終於在2001年9月正式落成開放參觀。設計榮獲「2002台灣建築獎」、「2003國際燈光設計」卓越獎。

一樓<四天王殿>,殿中供奉彌勒菩薩、韋馱菩薩及十八羅漢。四天王是佛教中的護法神將,以黑花崗岩雕刻成,高12米,位於殿堂四方。每尊天王皆有四面頭像,走到不同角度,都像被四天王注視著。

二樓大雄寶殿供奉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兩側為<祖師殿>及<伽藍殿>,分別供奉禪宗東土初祖達磨祖師與守護道場的伽藍菩薩。以紅、灰為主色空間色系,象徵佛陀化現於五濁惡世普度眾生的世間景色。

來到伽藍殿,不知道你會不會也有一樣的疑問,這裡怎麼會有關公的塑像呢?其實,關公也是佛法當中的護法神,伽藍菩薩。

一般民間的關公像,大多手持關刀,但中台禪寺的關公像,手上沒有了關刀,卻多了幾分設計的巧思。

騎到台灣最南端


10月31日,環島騎行第三天從一張逼格滿滿的合影開始,今天將騎行美麗的墾丁海岸,一直來到台灣的最南端!

2008年上映的臺灣電影《海角七號》十分賣座,讓拍攝地臺灣恒春鎮紅遍大陸、港臺三地,電影場景成為熱門旅遊景點,其中男主角居住的“阿嘉的家”成為影迷朝聖必到的第一站。

如果要用三個字來形容墾丁的海,那就是“甲水A”,雖然騎行了整個海上絲綢之路,看遍歐亞非大陸的海洋,墾丁的海還是可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隨著觀看角度和海水深淺的變化,海水折射出不同的藍,時而蔚藍,時而湛藍,時而寶藍,總之就是一種變幻莫測的藍。

鵝鑾鼻燈塔(東經120°50′、北緯21°53′59″),是臺灣擁有百餘年歷史的燈塔,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內,為著名歷史建築,燈塔所在地設有鵝鑾鼻公園,一度被認為是臺灣最南端的標誌,後被臺灣最南點地標所取代。

我們從鵝鑾鼻公園,直接搭車通過南回公路前往台灣島東部的著名溫泉鄉——知本。

世界四大溫泉,知本溫泉排名第四。知本溫泉為世界少有的咸水溫泉之一,屬於硫磺泉質,但是無濃厚硫磺臭味,洗後也不會有黏澀感,相當特別。晚上,滿天繁星伴著我們泡溫泉;早餐,沐浴在郁郁蔥蔥的天然氧吧中。在這裡,白天晚上泡溫泉會有截然不同的體驗。

阿力曼森林博物館


一個合理的行程,應該是勞逸結合的。除了在騎行技巧訓練上的循序漸進,在騎行里程的安排上也是一天長一天短,讓菜鳥隊員們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復體力。在連續幾天的騎行后,來一次大休息更是必要的。不過嘛~只是不騎行,但不代表就不折騰了,只是換個運動方式罷了。

五月份,我很幸運有機會能夠來到鸞山部落的阿力曼森林博物館,阿力曼關於對自然環境和傳統文化的保護讓我非常欽佩,所以特地安排了隊員們過來深度感受台灣原住民的文化。

會走路的樹:電影「魔戒」中,模樣粗大會走路的樹人,就出現在台東縣都蘭山的鸞山部落!至於這棵樹的年齡,部落裡面的人也不知道,後來有科研機構過來鑒定,說是有上千年的歲數了。

接下來是探訪珍貴森林博物銀行。首先我們要進入森林前必須先舉行土地祭儀,向祖靈山神打招呼 祈求山神保佑與祝福。獻上了給山神的伴手禮(檳榔&小米酒)後我們就要出發了。

在這裡可以看到傳統布農族人利用森林資源的經驗與智慧,設計出一條讓人探險體驗的路程,陡峭的山壁都有繩索可以輔助往上爬。

接下來體驗傳統木頭炊事,了解布農族如何就地取材野菜料理,品嘗阿嬤古早的味道。這裡的菜每道都是布農族的特色料理,外面可是吃不到喔~另外來這裡記得要自帶碗筷,堅持環保理念,不用一次性餐具。

麻糬是佈農族傳統的用來招待客人的點心,以南瓜和糯米為原料,需要兩個人配合,用木棍把麻糬搗成黏糊狀,再放入盤中粘上花生粉,切成小塊,就大功告成啦~

最後一個活動:營造現代人心靈的原鄉─種樹,響應讓地球冷卻,保護森林,永續地球。我們拉起小手祈禱與祝福,讓大家心手相連,共創美好的未來。

我和阿力曼時隔5個月再相會,期待明年再見!

伯朗大道


11月2日,環島騎行第5天,在簡短的休息了一天之後,大家精神飽滿。於是,一大早就開始拍裝逼照!而這一拍就是一個多小時……

一個成功的團隊,不止要有能夠規劃路線的策劃者,還要有能夠指導騎行的教練,也要有高逼格的攝影師。而萬能的超人GG,一下子把這些工作一個人搞定了!我的大包小包的行李中,有一半是攝影器材。在我的調教下,完全不懂攝影的導遊小胖,在我設置好參數后,拿起專業的小白兔,也是可以拍出像模像樣的照片來滴!

伯朗大道位於台東縣池上鄉,因拍攝了伯朗咖啡廣告而廣受歡迎。因金城武代言的長榮航空廣告來此取景,再度被注目,但因大量旅客湧進,造成當地農田作物受損,農民苦不堪言。

五月份來台灣環島,因為稻田還是綠色,就沒有拐進來。此次環島,正值伯朗大道最美的時節,金燦燦的稻田和湛藍的天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騎行在鄉間小路,微風吹來陣陣稻香,令人流連忘返。

伯朗大道有一棵因長榮航空廣告而知名的茄苳樹,此樹被稱為“金城武樹”。金城武樹曾於2014年7月23日因麥德姆颱風的襲擊而倒下,目前此樹已原地種回。

我的招牌拍照動作就是灰起來,在我拋磚引玉之後,大家也跟著我拍了許多灰起來的照片。事實證明,擺脫地心引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池上飯包


因為早上大家裝逼花了太多時間,原本準備買了池上飯包帶在路上做路餐的,結果磨蹭到飯點才出伯朗大道,又再次來到這裡吃午飯,這已經是我第三次來了。

池上飯包好吃又不貴,只是台灣人飯量太小,我們基本上都要加菜,吃了兩個雞腿還沒七分飽……

玉富自行車道


在台灣,咔噠恰有很多特權,除了有專門設計的單車徑,還有遍佈整個環島線的鐵馬驛站。

玉富車道前身為台鐵玉里站與安通站之間的舊鐵橋,建於1930年的車道,因為橋面跨越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上,半世紀以來,隨著菲律賓海板塊逆衝抬升作用;受此影響,具有會長高的特色,每年約長高2-3公分,素有「會長高的橋」之稱,也正因如此,橋墩部份逐年升高而不敷使用,遂於1989年台鐵改線後,原玉里、東里站間的鐵道舊線改建成為今日總長9.75公里的「玉富自行車道」。這樣「世界唯一」具有會長高的特色的單車道,是每一個人一輩子一定要去體驗一次的獨特景點。

玉富自行車道,為「世界唯一」橫跨兩個聚合板塊鐵路橋樑改建的自行車道,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擠壓的交界帶!在板塊擠壓帶上的「板塊交界地標」,是目前全世界陸地上觀察斷層活動最易到達地點之一,被視為觀察認識板塊運動的最佳地點,為世界上不可多得天然地質教室。

北回歸線


要從熱帶穿越到亞熱帶,還要經歷一個小考驗,那就是舞鶴這裡的一個小短坡。

舞鶴是著名的咖啡和茶葉的產地,這裡還有百年老樅的阿拉比卡,早年曾是“咖啡王國”,日據時代生產的“舞鶴咖啡”,還曾經供應日皇御用;可惜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咖啡田大多被鏟除改種米粮。

北回歸線地標是熱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我們從此北上,回歸熟悉的亞熱帶氣候。

今天騎行到瑞穗溫泉,總共騎行了64公里,雖然不多,但是對隊員們也算是一個突破了,晚上以著名的瑞穗溫泉來犒勞大家。

瑞穗溫泉水質为氯化物碳酸盐泉,泉温約摄氏48度,因富含鐵矿而颜色黄浊,对皮肤病及關節炎有療效,據說常浸泡生男的比率較高,因此又有“生男之泉”之稱。為了再生幾個兒子,今天一定要多泡幾次!!!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11月3日,環島騎行第6天,我們來到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地處花東縱谷,兩側是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台灣是一座處處森林的美麗島嶼,但數百年的開發讓原始森林退出平野。21世紀開始,林務局積極推動平地造林,十年樹木,花蓮人擁有了全國第一座平地森林--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

論旅途上有一名攝影師同行的重要性,只有逼格滿滿的照片才能給大家留下滿滿的快樂回憶。隊員們在我的指導下,繼續發揚了騎行5公里,裝逼半小時的優良作風。

花蓮觀光糖廠


花蓮觀光糖廠早期為東部重要的製糖工廠,民國91年停工後轉型成為觀光糖廠,近年積極經營園區觀光特色,結合導覽解說活動、日式木屋、風味餐、糖廠冰品、台糖農特產品、地方特色商品等,提供遊客住、食、遊、玩的豐富體驗。

糖廠的冰淇淋粉好吃!糖廠的冰淇淋粉好吃!糖廠的冰淇淋粉好吃!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哦~

鳳林校長夢工廠


鳳林舊名「馬力勿」,為泰雅族語上坡的意思。這裡最早是泰雅族和阿美族勢力的緩衝地帶,清代未葉開始有漢人入墾,客家人也在清末曰初來到此地,到了日本時 代初期便墾拓成獨立聚落,其中尤以長橋里為濫觴,直到今天仍是花東縱谷中最「純」的客家庄。

也因為是一個典型的客家庄,加上客家人天性勤勞儉樸,並且十分重視教育,所以而培育出許多士子,擔任校長的鳳林人便高達90多位,可說是全台小學校長密度最高的小鎮,也被譽為「校長之鄉」。校長為學校教育體系中的實踐家,對於理想的實踐空間及執行程度上,遠比一般老師高出許多。也因為這樣,希望藉由校長夢工廠的成立,繼續「出產」更多優秀的校長,讓更多美好的夢想不斷地編織下去。


東北角


11月4日,由於前一天下起了雨,為了安全起見,我們搭乘火車到宜蘭,避免走危險的蘇花公路。今天,我們即將返回出發的原點——台北101大樓。

「蘭陽博物館」建築採用東北角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造型為設計概念,創造出斜屋頂的主體風格,讓建築與自然融合,成為與大地共生的有機建築體。「蘭陽博物館」建築採用東北角海岸一帶常見的單面山造型為設計概念,創造出斜屋頂的主體風格,讓建築與自然融合,成為與大地共生的有機建築體。

慶雲宮主祀玉皇上帝,其開基神尊三尊,信徒稱之為「天公大帝」,「大天公」騎麒麟,「二天公」騎白馬,「三天公」騎青獅,此三尊神尊現安奉於正殿神龕。迨清道光年間創建天公廟,其鎮殿神尊為黧面,因有「黑面天公」之稱,此即神威顯赫、聲聞全臺之「大里天公」,現安奉於凌霄寶殿。

三貂角燈塔位於台灣本島極東點,有「台灣的眼睛」之稱,內有展覽室展示與燈塔有關裝備與資訊,是北部地區唯一開放民眾參觀的燈塔;坐落在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濱海公路旁的四角窟觀景台,左觀極東點三貂角燈塔、右望宜蘭龜山島。

「南雅奇岩」由於岩層結構相當特殊,而且長年累月受東北季風與強浪侵蝕,形成公路「省道2號」上千奇百怪的岩石景觀,尤其神似彩繪的獨特紋路更是此地最特別的景色。由於這邊的岩石多半為砂岩,各層硬度不同,因此受到海風侵蝕的速度與抵抗力也不同,形成各種凹凸不平、深淺不一的獨特岩石風貌,景觀十分特殊,遠看像竹筍,近看又像霜淇淋,遊客不彷沿著地質步道好好欣賞這美麗又奇特的風景。

和平岛的海岸以海蚀景观闻名,这些区域曾被列为军事管制区,现在已开放为海滨公园。

重返原點


11月4日下午4點半,我們一行16人返回了出發的原點台北101大樓,以“環島騎行,熱戀台灣”的口號結束了為期7天的環島騎行。東南衛視、海峽衛視、中國新聞社、海峽導報等多家媒體記者對此次騎行進行了採訪報道。

騎行期間,我們受到臺灣民眾的歡迎,在體驗到環島自行車道周全便利的服務後,為臺灣民眾維護生態文明的努力所打動。在阿裡曼森林博物館與臺灣民眾一起感受原住民維護傳統部落環境的努力,騎行團員與臺灣民眾文化同根,語言相通,無縫銜接式的聯歡體驗,讓全體成員沉浸在兩岸一家親的歡樂中。

騎行團的許多人是第一次到臺灣,內心對淡水河的壯闊感到震撼,對臺灣物產豐饒的親身體驗,在每天騎行於氧吧般地沈醉于美景,在與民眾的互動中深感臺灣對傳統文化的重視與保護,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驚歎珍寶的瑰麗,與臺灣百姓一道感慨我們共同的祖先以高超的智慧以及精湛的技藝為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留下如此美侖美奐傾城傾國的珍寶,再一次為一道沐浴在中華文明的潤澤下而共同歡欣自豪!

最令人感動的是,與環島騎行團青年全程參加阿裡曼森林博物館活動的臺北阿姨們,聽說我們全團青年今天下午騎行回到原點,專門結伴來歡迎我們。原來,我們團裡的許志加看到阿姨們上下獵人索道的時候有困難,停下自己的腳步指導老奶奶們如何攀爬,為了保證阿姨上下的安全,讓阿姨們踩在自己的腳上面,踏踏實實地安全通過。這樣兩岸一家親的場景,令人感動……

東南衛視報道

11月5日傍晚,我搭乘台北飛往晉江的飛機,緩緩的離開美麗的寶島台灣。我在自己實現過環島夢之後,經過短短5個月時間,又幫助了15名小夥伴圓了他們的環島夢。

通過環島騎行,增加了海峽西岸人民對台灣的了解,也使台灣人民感受到來自大陸原鄉的親情,促進海峽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在第一次活動圓滿成功之後,我更感覺到任重道遠,應該將環島騎行的互動更加多樣化,爭取做成每年一期的常態化民間文化交流活動。

希望明年的環島騎行會更精彩,寶島台灣,明年見!

蘋果用戶請長按二維碼掃碼讚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