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中庸》

 潍坊北海道 2020-10-16

作者|杨世珍

       《中庸》一书为“至圣”孔子嫡孙子思所作,子思,名伋,字子思(前483—前402),终年八十二岁。子思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子思上承孔子,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元朝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与“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一起,称为孔门“四配”。

       《中庸》的文字不长,仅有3568字,原为《礼记》中的一篇,不分章节,后经孔颖达、朱熹注疏时将其分为33章。首章是《中庸》一书的“破题”,阐明根本道理,被称为“宗旨篇”。中间部分被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分为三个片段,称作“中庸”三支,第一支是2—12章,称为《明道篇》,乃子思索引夫子之言,讲明儒家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中庸之道;第二支是13—20章,称为《行道篇》,此引孔子之言,以继大舜、文、武、周公之绪,主要讲中庸之道的应用,集中讲解了儒家“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第三支是21—32章,“子思承夫子天道、人道各章之意而立言也”,主要讲“诚明”“明诚”修德的方法,阐述了儒家道德修养的根本原则是“至诚之道”;最后一章是全书的总结,子思引用大量《诗经》中的文句,对掌握了中庸之道的君子的德行进行艺术性的描绘,因此将其称为《境界篇》。

       《中庸》的写作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战乱不止,生灵涂炭,民众在水深火热之中,诸子百家都在寻找解决这一社会现实的办法,“中庸”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子思认为这正是解决当时尖锐社会矛盾的最好办法。二是与学术有关,朱熹说:“《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忧道学之失而作也。”《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定理也。”中庸之道教人保持中正的恒常不变之道。其实,在儒学创立之前,中庸的思想已经萌芽,尧在传位于舜的时候告诉他“允执厥中”(《尚书·尧典》),舜在传位于禹时,又扩充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大禹谟》),已形成了圣人修身治国的千古“心传”。《中庸》的著成可算是继承、创作、发展的治学过程。

       中庸之道对当今的现实意义,可参照孔子为人处事的所作所为,在认识事物时把中庸当成方法论,“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种执其两端而得其中的认识方法,是巧妙的推理方式,是人类思维的辩证法。在解决问题时,孔子认为“过犹不及”,“子贡问:'师(子张)与商(子夏)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意思是办事过头和达不到目标一样,都不妥当,最好是恰到好处。在生活态度上,自觉遵从中庸之道,待人接物“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透出了温文尔雅又正气凛然的君子形象。在渔猎时“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不斩尽杀绝,使得生态维持平衡。“丧致乎哀而止。”丧礼是寄托对亡者的哀思,不主张哭的死去活来,丧礼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肉可以多吃,但不要超过主食,酒不限量,但从不醉酒乱性。处处保持谦谦君子之风。上升到人格高度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错综复杂的矛盾,难以用单向度的、理想化的方法解决,这时“过犹不及”“素位守常”“明哲保身”就派上用场,绝不是无原则、滑头主义、折中主义。

       中庸之道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体悟式的,可概括为“圆而神”,在道德社会伦理研究方面见长。与西方不同,古希腊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形式逻辑的,通过严谨的分析归纳、综合演绎形成自身的逻辑体系,可概括为“方以智”,在研究自然科学知识方面有优势。但涉及到道德伦理方面,就转向了古希伯来文化传统,从对上帝的信仰中寻求答案。

       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与禅宗的“不二”思维也有差异。中庸之道的思维模式可形象的设立成“思维杠杆”,是在杠杆中找一个“平衡支点”,有线性思维特征,体现允执厥中。禅宗的思维有着新的、别样的思维品质,如禅宗六祖慧能的“幡动、风动、心动”公案,慧能就没在幡动、风动之间找平衡支点,而是跳了出来有了“心动”,有着球形的立体思维特征,体现圆融无碍。像球在平面上,只有一个支点,永远不会失去平衡而倒,能任意转动,不受局限。

                                                                         2019年12月7日

       ——本文刊载于2019年《北海道》冬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