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几万尾加州鲈苗莫名暴死,苗企和养殖户说法不一,是病毒感染还是“气泡病”,真相究竟是……

 水产前沿 2020-10-16

鱼苗疑似感染虹彩病毒,双方说辞不一,如何判定?

  • 文/ 水产前沿李钒

大量的死鱼

视频:池塘的死鱼

11月30日,一广东江门棠下加州鲈张姓养殖户向笔者反映,他投放的加州鲈苗出现大量死亡,拿到药店检测,结果显示感染真鲷虹彩病毒(RSIV),他向苗场反映这一情况,其服务人员认为是“气泡病”造成的,并不承认感染病毒。这两个不同的诊断结果使他非常为难。

据张老板介绍,他的池塘面积4亩,水深1.6米左右,配备三台增氧机,于前段时间在江门潮莲一家大苗企购入8万尾加州鲈鱼苗,规格为九朝鱼,价格为1.07元/尾,准备用于冬棚育苗过冬

“放苗后第二天开始有死鱼,30条左右,第三天上升到三四百条,第四天开始进入高峰期,每天死鱼五六千尾,一捞一大桶死鱼。”张老板说到。

“发病4天后,苗场过来取样回去检查,结果说是没有问题,是“气泡病”造成的。而我去了4-5家药店检查,并没有检测出有气泡,多认为是烂嘴、烂身造成的,我养了4年的加州鲈了,就算是烂身烂嘴也不会死亡那么严重。

广告

11月29日,张老板将病鱼送到当地一家有名的大药店检测,结果显示真鲷虹彩病毒呈阳性。

“我们取了游边、熟身的病鱼和正常摄食鱼的两个样本进行相关病毒的检测,由于病情较急,于是加急送检,结果显示真鲷虹彩病毒呈阳性。”张老板说到。

电泳结果

病鱼解剖

池塘的死鱼

视频:池塘的死鱼

据张老板介绍,目前每天还有两三百的死鱼,估计现在死鱼过半,损失4万多元。整个过程水质参数都没有超标,期间用过石灰和茶麸泼洒,死鱼的情况有所减缓。

而与张老板拿同一池鱼的几个养殖户也同样出现了死鱼的情况,其中有一个养殖户也是投苗8万尾,基本上已全军覆没。

“如果是我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我会自己承担,但是现在检验结果出来带病毒,而且多名养殖户有同样的情况,我们现在都怀疑是否是亲鱼出了问题。但没有证据,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张老板说到。

“其实我也考虑到检测方法、标准、权威性的问题,但我现在已经找到当时最好的药店去检测了。现在苗企那边不承认是他们的问题,也没有检测的报告。我并不是要求补偿,作为养殖户,我们希望能安心地买到健康的鱼苗,因此也呼吁行业,希望能出台一些政策保障我们的权益。

据了解,目前对于加州鲈虹彩病毒病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技术人员一般会建议发病后准确诊断,减少各种应激特别是药物刺激,改善养殖水质底质环境,控制死亡数量。

其中,加强对加州鲈鱼苗种的检测,避免将病鱼带入是最关键的环节,现在大家的检测意识也在逐步加强,但是由于行业还缺乏规范,大家在检测方法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送样取样不科学,会出现误检的情况。

因此,业内人士也呼吁,站在检测的角度,国内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需要逐步去建立和完善,希望由科研单位牵头,通过政府和其他机构来规范种苗行业。

大家对这一事件有什么看法,养殖户和苗企该怎么保障自己的权益?怎样才能做到检测的公平公正?病害如何确诊?请各位在评论处留下你们的真知灼见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