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开始规划物理竞赛也不早了

 长沙7喜 2020-10-16
对竞赛生而言,今年最大的变化无疑是强基计划政策取代了原来的自主招生。
这使得整个竞赛生的升学路径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可能最后录取的还是原来这一部分学生,但是相应的就需要在规划上顺应政策进行调整。
兴趣、热爱的问题我们就不再谈了。在讲座中我们将更多关注当下的政策、竞赛的出路,从而有一个更清晰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该如何去规划。

◆  ◆  ◆

物理竞赛在新政策下的出路

对于物理竞赛来说,目前的优惠只有两种:一种是进入国家集训队,直接保送;另一种是在全国决赛拿到金银牌,破格入围强基计划。
物理竞赛的省赛叫复赛,在复赛中会决出省一等奖,省一等奖的前几名构成一个省的省队去参加全国决赛(简称“国决”)。在全国决赛中就会决出金、银、铜牌。全国决赛中,金牌约100人,银牌约120人,金牌中的全国前50名会进入国家集训队。

◆  国家集训队:保送清北

国决前50名进入国家集训队可保送清北是目前非常稳定的政策。学生和家长可能更关注的是专业选择的问题。
本身数学、物理专业的出路还算不错,所以也有很多学生直接就选择了本学科对应的专业。还要一些学生会选择计算机、电子信息、力学等其他工科专业。
从2020届物理集训队保送情况来看,差不多是三分之二保送了物理专业,另外一半选择了北大元培,清华的姚班、智班和钱班等专业。

◆  金、银牌:强基破格入围

强基入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高考裸分入围,另一种是金银牌破格入围。
从目前公布的各省市强基入围分数线(理科)来看,清北强基线与高考裸分分数线的分差只有10~15分左右,只有极个别省份达到20分或更高。
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拿到金银牌,希望走清北强基,高考至少得考到670、680才能入围,有些省份要求可能更高。确实也有竞赛和综合兼顾得很好的学生,但实际上并不多。更多竞赛生考虑的是拿到金银牌后高考达到一本线破格入围。
需要提醒的是,只有金银牌才能破格入围是所有强基高校“一刀切”的要求,并不仅限于清北。
入围还不等于录取。所有入围的学生需要按照【高考成绩折合85分+校测成绩占15分】重新计算【综合分】根据综合分决定录取。
按高考裸分入围的学生,根据【综合分】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按名额录满为止。
金银牌破格入围的学生,没有名额限制,不占用裸分入围学生的录取名额,但【综合分】需要达到裸分入围学生被录取的【综合分】最低分,方能被录取。
今年参加清北强基的破格入围的竞赛生,几乎都享受到了校测按满分15分计的优惠,但仍然有一部分破格入围的学生最终未能被录取。原因是高考成绩拖了后腿。
以四川为例,北大强基计划录取的竞赛生中,高考分数最低要求为652分;清华强基计划录取的竞赛生中,高考分数最低要求为639分。作为参考,河北的上述要求为:北大659分、清华644分;广东则为642、626,可以说大同小异。
即便拿到了金银牌,高考640分还是要有的,甚至于要650分以上才稳,否则都是碰运气。
可以说现在的政策下:第一,省一已无实质优惠;第二,无降一本线优惠。
实际上从19届开始,省一的作用就已经非常有限了。19年的自招政策下,省一顶格优惠20分。20年的强基政策下,省一已无任何实质性的优惠。所以不要相信现在还有人忽悠你说搞省一,这是没有用的。
从政策角度来看,对竞赛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竞赛,至少要能进省队,具备金牌或银牌的实力,否则就只是玩玩而已。即便拿到了金银牌,除非进集训队,否则高考也不能太差,可能实质的优惠就是50分左右而已。

◆  ◆  ◆

参加物理竞赛的目的是什么?

兴趣固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任何一个竞赛生都必须意识到,正经地学竞赛绝不是走马观花、随便玩玩,而是需要付出巨量的时间精力,损失掉一些机会成本,承担一定风险的。
兴趣有很多种,但有些兴趣的代价是很昂贵的。甚至对于数学、物理这样的基础学科来说,学校和学校的资源差距和因此对学生出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如果你真心热爱一个学科,进入一个好大学,走得更远比走得更快要重要得多。
随便玩玩是另一回事,如果你决心投入时间精力去学竞赛,那么目标就是金银牌。
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有这样那样的疑问。第一种问题是,学竞赛能不能提升一下高考物理?比如有的学生没学过竞赛,但是已经把高中物理学完了,也想学一学竞赛,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在高考物理当中的优势。
需要明确的是,物理竞赛对高考物理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考虑到投入产出比,这一点点帮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方面,竞赛是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如果高考物理真的还有提升空间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解决高考物理的电学实验、力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等等这些薄弱板块呢?如果物理科目上已经没有短板了,那么同样的时间也应当投入到其他有待提升的科目中去。
另一方面,物理竞赛和高中物理的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区别。高考物理的模型更简单、更基础,也更具规范性。而物理竞赛的知识体量远大于高考,而且更注重训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指望通过物理竞赛提升高中物理,不能说南辕北辙,但至少是舍近求远了。
还有的家长和学生会觉得,学物理竞赛对于强基的校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清北强基的校测对物理的要求比高考多得多,很多会涉及到竞赛的内容,学过总比没学过好。
确实,清北强基校测的物理科目要难于高考,也会考察竞赛的知识点,但与竞赛要求的难度和深度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可以说是只是入门的一点点皮毛
竞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要高得多。学过知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相比之下,强基校测的物理更多仅仅停留在学生知道不知道、会不会简单运用的层面。
竞赛生如果拿到金银牌,破格入围之后本身是免校测校测计满分的;如果没拿到银牌,退队之后参加强基校测、清北的暑期营寒假营测试,也会有很大的优势。这是一个副产品,况且是否能入围还两说。但如果仅仅为了取得校测中的优势而花大力气学竞赛,实在是有些用力过猛。
搞竞赛,功利意义上一定是以金银牌为目标的。即便你最终没有拿到银牌,在刚开始搞竞赛的时候,你也应当以金银牌为目标,全力以赴。至于强基校测的内容,其实并不多,再利用寒暑假单独补充学习即可。
真正在竞赛的路上走下去,学生除了天赋、兴趣之外,很现实的因素是学生需要一定的抗压能力,以及能从竞赛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有些学生真正接触竞赛后,受到了比较大的打击,或者长期停留在瓶颈期,非常迷茫,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物理竞赛,甚至说大学的物理专业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的“悟性”的。有些学生并不能理解物理学的思维方式,遇到老师讲题难一些就跟不上思路,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反而会觉得非常失落,然后忽然就觉得对物理“没兴趣”了。
所以竞赛并不是适合所有学生,甚至于可以说只适合少数有天赋、有资源、有长期规划的学生。如果下定决心学竞赛,一定还是要以金银牌为目标,不是随便混一混应付了事的。

◆  ◆  ◆

我要不要学竞赛?学到什么时候?

参加竞赛需要达到的两个目标:一是进省队拿到银牌;二是高考分数达到650分。
不管你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复赛都是不考虑你的年级的。即便你参赛时才上高二,也是一样要和比你大比你小的选手竞争。
关于要不要学竞赛,学到什么时候,有两方面的考量因素。可以说,在高一考完复赛后,高二考完复赛甚至决赛后,还是高三考完复赛决赛后,考虑问题的心态和处境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方面是看高二复赛的时候拿到的奖项。如果高二的复赛只拿到省二,就要考虑一下是否有把握进省队,进了省队是否有把握至少拿到银牌。其实难度是有点大的。
另一方面则是看学生课内平时的成绩。国决在10月下旬结束,距离次年高考大约是 7个多月的时间。如果学生课内成绩比较偏科,尤其是语文和英语两个科目特别薄弱的学生,最后这几个月的时间会非常痛苦,最后也不一定能拉回来。
实际上,如今的强省省队当中、国决金银牌当中已经不乏高一高二的学生。对于高一高二就进队拿牌的学生而言,天赋是一方面,提前规划是另一方面。甚至说,提前规划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条件。
一个高一进省队的学生,可能在初三甚至初二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学竞赛了。这属于能力比较强、规划比较早的学生。更普遍的是高一拿到省一等奖,高二进省队,这也需要至少从初三开始竞赛的学习。
大家不要觉得好像省一等奖特别简单,全省一共就这么几十个人,其中还有高二高三的学生。在现在的政策下,省一等奖已经没有作用了,早拿到省一至少说明在物理上有一定的天赋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还有很多学生是中考结束,甚至上高一了才接触竞赛。这种情况时间是比较有限的,而时间越临近高考,试错的成本就越高。所以高二的复赛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分水岭。可以说这一次,考好了还能考虑下一次,考不好就直接再见了。
在很多省份比较常见的是,一个学生高一拿到省二省三,高二拿到省一等奖。这时候他可以再根据自己高二复赛的成绩排名、校内竞赛队内的排名、本校过往省队人数、本省省队过往国决成绩、清北竞赛营内成绩排名等等来判断自己目前的水平,从而决定是否继续冲一年。
如果本校竞赛从未出过省队,本省省队从未或很少拿到铜牌以外的奖牌,其实风险就会有一些大,即便要继续也必须把综合成绩维持在一个比较不错的水平。
当然,如果高二还是没拿到省一,其他各项客观的成绩排名也不理想,退竞未尝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尤其是为了冲省队,很多学生不得不长时间停课,这对于高三国决结束后回归高考将会留下一个非常不利的后遗症。且不说那些没拿到实质性优惠的学生了。
因此,高二的复赛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验时间节点。这一次的复赛中是否能拿到省一?甚至说压线省一也是不稳的,还得争取省一的前段。如果说高二拿到省一的前段,高三才有一定把握进入省队、拿到金银牌。
在如今的政策下,竞赛的整体规划都在往前提。规划得越早,就有越多的腾挪转圜的空间;而越临近高考,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就会越大。

◆  ◆  ◆

物理竞赛学什么?按什么顺序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竞赛,首先要学完初中数学物理的内容,再学一遍高中课内物理的主干内容,然后才是竞赛的内容。这里存在对学生接受能力的考虑。
初中的物理只是把学生领进了这个学科,没有太多计算的内容。从高中开始计算的内容更多一些,也会更强调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这些作为基础再去学竞赛,入手会更快一些。
不仅如此,在学高中课内物理的同时,建议也顺便把高中数学学了。这是因为在物理竞赛中需要运用到高中数学的知识作为工具。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很少的一部分高等数学的知识。这个过程大概会持续半年的时间。
快速学习高中数学物理的主干内内容,并不是以高考的要求为衡量标准的。比如物理会更关注力学和电磁学的内容,而热学、光学、近代物理高中的内容非常少,可以跳过直接进入竞赛模块的学习。

物理竞赛一共分为五个模块,包括: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
在第一轮学习的过程中,力学模块一般需要一个学期,电磁学需要一个学期,热学、光学和近代物理的内容比较杂、但是相对来说初期综合性没那么强,可以一学期学完。算上寒暑假差不多是一年或不到一年的时间。
第一轮学习的目标是达到强省省一水平。第一轮学习结束差不多会参加第一次复赛,并根据这一次的成绩决定之后的走向。
在具备一定实力之后,会进入第二轮学习。这时候就需要考虑外出培训,参加一些命题人、大学教授在假期组织的课程。比如北大物理学院舒幼生老师的集训。
但需要提醒的是,外培应当在学完第一轮复赛各模块以后再考虑。很多学生在第一轮还没学完,还不具备一定实力的情况下,盲目地到各地追命题人的课程,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回来做题还是不会,反而浪费了时间。
可以这么说,参加外培的收获与学生的实力成正比。实力越强,参加外培的收获就越大。实力还不够、基本功还不扎实的情况下参加外培,可能感觉上收获也很大,其实大部分都在抄笔记,真正吸收的非常少。所以外培应当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而不是第一轮新课阶段去做。
除了外培之外,在第二轮学习的过程中还需要大量刷题。一方面要确保常见的题目都见过,另一方面也需要边做题边总结。在总结出自己的一套做题方法之后,再通过刷题去验证自己的方法。这个刷题的过程基本上要完成10~20本,甚至更多的书。
以上文章是周炜杰老师9月27日物理竞赛规划讲座的文字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