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梓州诗论析(一)

 飓风居主人 2020-10-16

  摘 要 杜甫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时漂泊西南,在成都度过了一段相对安稳时期,宝应元年(762年)秋至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前后在梓州(今四川省三台县)流寓一年零八个月。杜甫在梓州寓居期间,广游东川美丽河山,即兴赋诗。在此期间写诗二百余首,纪实性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带来的祸患,生平第一首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闻名海内外,为我国的诗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杜甫梓州诗的研究,得出杜甫在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共性和独特之处,旨在探讨杜甫在梓州流亡时期的时代特征和个人思想情感变化。

   关键词  杜甫;流寓;梓州诗;草堂;山水;家国情怀

一、杜甫流寓梓州概况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县)人。唐代诗人。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虽然被后世称为“诗圣”,诗歌被称为“诗史”,可在唐朝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杜甫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时期,诗人报国之心的几遭挫败,生活颠沛流离与贫苦。这时期,他的诗歌从多角度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突出的爱国思想和悲叹之情,因此人们称他为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作品被后世称为“诗史”,深刻地表现了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时梓州是东川节度使治所所在地,是四川与成都齐名的川北重镇,八世纪的梓州,作为四川的第二大城市,城郭雄伟,交通发达。宝应元年(762年)秋至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避徐知道乱,流寓梓州(三台)一年零八个月,度过了“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的旅梓生活。在此期间,杜甫往来于阆州、梓州,游历东川所辖各地。宝应元年(762年)秋,旅至玄武(今四川中江县)作《题玄武禅师屋壁》,十月在游历射洪(今四川射洪)作《野望》、《陈拾遗故宅》等,其后又相继旅游了涪城(今三台花园镇涪城坝)往汉州(今四川广汉)。在梓州的时间,又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喜雨》等诗歌,并写下了我国第一组论诗绝句《戏说六绝句》,并在之后留下了大量描写梓州山水的诗歌。广德二年(764年)春杜甫离开梓州前往阆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