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人爱生气?他们从愤怒中能获得什么?

 专业助眠师 2020-10-16

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其程度可以从轻微到强烈。但对于愤怒管理,却会有一种极端的情况,即个体一味地通过愤怒表达自己不满、委屈的情绪。


最常见的就是那些所谓的“键盘党”在网上发表一些非理性的评论,内容多是表达自己的愤怒,而非理性、友好的争论。

这恰好也说明他们绝大多数人可能处于焦虑与抗拒的状态,他们内心深处愤懑不平,却不知如何表达。

在愤怒中他们能获得什么?

愤怒可能源于个人痛苦的经历,尤其是童年时情感、身体遭到虐待或忽视。也可能是由于人际关系、个人健康、经济状态、工作及地位等方面出现的威胁或损失。

虽然他们有意识自己受到了伤害,但却没意识到自己持续性的生气倾向以及敌意与这些经历有关。因为愤怒,在他们生活的“脚本”中可以获得尊重,恢复尊严。

1.成为保护自我的盔甲

愤怒可以帮人们避免某些焦虑,尤其是形成身份所需的自我反省的焦虑,如“我的目的是什么?”、“什么赋予我意义?”、“我长期最佳利益是什么?”

如果上述问题让你感到十分困惑,你可能会受限于自己在生活中制定的“脚本”。而愤怒可以帮你分散注意力,缓解自我反思引起的焦虑,让你暂时忘记建立自我的痛苦。

2.逃避生活中的责任

对于愤怒的个体来说,将问题归咎于他人身上,比自己寻求解决方法更省事。在这种情况下,似乎越愤怒的人,内心的痛苦越大,这种将情绪放大的行为,恰好也让他们免于承担某些责任。但长此以往,愤怒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判断,却不自知。

3.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愤怒会让个体保持一种高度警惕的状态,以避免自己受到威胁、伤害。当这种状态一直持续时,个体的心里会抑制更高层次的情感投资,即会认为“他人是不可信的”、“他人是会伤害自己的”。

这种状态不但会让个体与周围的人保持安全距离,甚至会让他们变得狭隘,尤其是对于过往的伤害,难以释怀。

如何进行愤怒管理?

不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愤怒不仅会破坏彼此的关系,还会影响自己当前的思维、行为模式等。若长期以往,还会影响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头痛、皮肤病和消化问题。

精神分析学家Rollo May在《爱和意志》一书中提到,所有的改变,前提都要加强自我意志。不论是内心的信念,还是对未来回报的设想,都需要付诸行动。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愤怒管理。

1.说话之前想清楚

当我们愤怒时,很容易说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话,或者做一些无法挽回的事。不妨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下来,以非对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挫败感、顾虑、需求,而不是试图伤害、控制自己,以及他人。

2.做一些运动

如果愤怒升级,可以到室外散步或跑步,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愤怒的情绪。此外,羽毛球、登山、跆拳道等运动可以帮我们放松高度紧张的神经,宣泄负面能量。

3.换一种表达方式

当我们感到愤怒时,容易以一种评判、指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委屈或不满,但这却会让对方误会自己的意图。所以在表达时,不妨把“我”当作主语来描述问题。

如“你从来不做家务”变成“我不高兴,是因为你没帮我一起做家务。”

改变后的表达,不仅能让对方知道自己生气的原因,还能降低彼此的冲突,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4.确定可执行的方案

愤怒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可能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所以不妨把焦点集中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而不是钻进愤怒“盔甲”里。

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对于愤怒,正常表达就好,既不用害怕,也不要“滥用”,正确做法是与它和平共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