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爱,会让你困扰?

 蘑菇心理学 2020-10-17

实用心理学
每晚21点,用专业和温暖伴你一起成长。

【 蘑菇心理  第820天 】

  

文 |实用菌

 01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幸福并烦恼着

先说幸福,和父母家人团聚,与好友同学相逢,这样的幸福感是自然的。

再说痛,其实准确地说是烦恼。

回家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现实层面的,自己本人从外地回到老家,是身体的回归。第二层含义是心理层面的,我们的内心又重新退回到小时候与父母相处的时刻。

所以,不管你是20多岁,还是30多岁,回到家后在父母眼里又重新变回了只有几岁的孩子。

结果就是,你会发现个人的边界不断被打扰。

比如想睡会懒觉是不可能的了,妈妈恨不得放家里的大黄狗来叫你起床;

再比如各种催,没有结婚的催婚,结完婚的催孩子,有孩子的又催二胎;

还有各种嫌弃,嫌弃你总在玩手机,嫌弃你的房间乱;吃饭吃少了嫌弃你不给面子,吃多了又嫌弃你胖等等。

这些烦恼,在心理学看来其实就是家人之间边界模糊的表现。

02

我一直认为,家人之间的关系相对于外在的朋友关系,同事关系或者其他的合作关系来说是最难经营的。

因为外在的这些关系心理边界是很清晰的,那些事情是属于你的,那些事情是属于我的,这些都很明确,彼此之间也会很遵守这些边界。

但家人之间就不同,家人之间常常是不分你我的,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属于一种共生的关系,所以彼此之间的心理边界就很模糊。

这样的差别就导致了家人之间的争吵远远大于其他关系之间的争吵。

所以家人之间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缺爱的,缺的是正确去爱的方式。

要正确地爱,用好的方式去爱,就要重视个体之间的心理边界这个问题。

所谓心理边界,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内心的自我界限。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边界,它将我们与外界区分开来,确保我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在一个心理范围之内保持舒适。

后台回复“初九”,送你一首好听的歌曲哦^_^

03

关于心理边界的问题,家庭当中最常见的有两种:

1. 边界入侵

交往中一方总是或有意或无意的侵入另一方的边界,主宰或扰乱对方的自主性。通俗地说,就是爱替对方做主。

边界入侵有的很容易感知,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逼婚和强迫孩子按照父母要求的时间起床。

但也有的会比较隐蔽,比如你在遇到一些生活或工作上的问题时,很多父母在安慰的时候会态度坚决地帮你出主意,告诉你这么这么做就可以了。如果你不顺从他们就会很生气。

边界意识不强的人经常把给建议和下决定相混淆,认为两者是一回事。其实建议是帮助别人思考,这是可以的。但是下决定一定要当事人自己来做,因为决定的背后还隐藏着责任,一旦这个决定不好,还要承担决定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不能替别人做决定的现实原因。

当然更重要的,决定权意味着一个人的自主权,替别人做决定也就意味着剥夺了别人的自主性,这很容易引起抵触的心理。

有分寸感的人会懂得,真正的安慰是安抚对方的情绪,而不是替别人去走路。

在家庭关系当中,心理边界问题处理的好,家人之间体会到的就是爱与被爱的关系;而处理的不好,体会到的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爱带来温暖,而控制则让人窒息,不利于家庭的稳定。

04

2. 边界疏远

与边界入侵相反,有的人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边界疏远。

在有的家庭当中,成员之间相处的时候总是沉默着,父母与孩子之间,夫妻之间常常无话可说,静静地相处着。

这种疏远的相处方式,虽然确保了个人的心理边界不被打扰,但同样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亲密关系的丧失。

心理学有一个接近效应,就是指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程度往往视其与对方的距离而定。心理距离越近,关系越亲密,反之则越疏远。比如你和你最爱的人之间心理距离一定是最小的,而相对应的,你和陌生人之间心理距离就很大。

心理距离越近,则两个人之间的边界就不可避免的会变的模糊。当我们说不喜欢父母唠唠叨叨,管自己太多的时候,并不是想彻底不被打扰,而是不想这种打扰太多,适度的打扰其实是一种幸福。

所以,界限清晰并不是指理论上的绝对清晰,而是指在某一种程度上达成一种平衡。

05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度和平衡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它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不仅不同的人对心理边界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个人,在与不同的人交往时,他所设定的心理边界也是不同的。

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心理边界是否健康,一个最简单的辨别方式就是看两个人的真实感受,如果彼此很享受那就是健康的,但如果很痛苦,哪怕只是一方感到痛苦,也存在问题,需要调整的。

而调整最重要的是多沟通。对很多不关注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可能很少想过心理边界这个问题。所以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让对方知道有这样一个问题。问题呈现出来之后,就可以具体去谈彼此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寻找大家都能接受的那个度了。

最后想说的是,不管是与家人相处也好,还是与其他非亲密关系的人相处也好,拥有一个好的边界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你构建出更多更好的关系。

而一个好的边界意识其实也很简单:心里有自己,眼里有他人

做到这点即可。

留言互动区

在家庭当中

你最接受不的是哪一种打扰?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好课推荐】

想提高情商,来听听专业心理老师怎么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