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旗周边游‖寻仙问道小顶山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小顶山,又名黄石山,以盛产黄石砚而闻名。小顶是以大顶(武当山)而言,民间有南大顶北小顶之称,都以道教而闻名。

该山位于方城县的北大门独树镇北10公里左右,海拔716.8米,山势雄浑,峰险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

金秋十月,天高气清,站在山门前,最高处的真武顶,奶奶殿,雷公殿清晰可见。

山门左侧,天然的大型停车场,野草青中透黄,平铺地面。看看阔大的停车场就像专门等咱一个的样子,比比在城里停车时哭爹骂娘的镜头,好不惬意。

早起鸟有虫吃,刚下车便收获大老扁(蚂蚱)一个。

相传道教仙翁黄石公在此传兵书与张良,至今仍有张良拾履拜师遗址,故称黄石山。另外,还有葛玄仙翁、真武帝君(俗称祖师爷)、张三丰等先后飞升或修炼于此。

山门洞开,无人收费,好像热情拥抱所有寻仙问道之人。

山前,有明万历皇帝敕谕北武当山玄帝殿主持并御赐二十柜经书而立的圣旨碑。

进山开始有段土路,路旁有养蜂人的简易房,两串红辣椒高挂,大片的指甲花开得正艳,仿佛到了世外桃源。

据说山上庙观始建于西汉,至明代最盛,形成七宫二观,二庵十七殿,二桥四堂庙,五洞一街,三道天门的庞大道教建筑群。

所有道教建筑,各自独立成院,始自山脚,终于山顶,遍布全山,可谓五步见一景,十步遇一仙。

山脚下最宏伟的建筑——玄武大殿,和山顶的真武大殿遥相呼应。直到今天才知道玄武大帝和真武大帝都是指道教的祖师爷。据说玄武改真武是为了避宋朝或者明朝某个皇帝的名讳。

玄武大殿前的功德碑,数不胜数。看来道教在中国土生土长,在民间确实沃土深厚。

殿中央供玄武大帝的金身塑像。旁边道人一派仙风道骨,和他说话,却无法交流,可能是聋哑人,或者是早已得道成仙,不染俗世、不问红尘了。

殿中其他神像,个个逼真传神。四壁和屋顶都绘有大型道教经典壁画,美轮美奂,光彩摄人,让整个大殿愈加气势恢宏。

关爷殿内,民间艺术家正在忙碌着给关老爷重塑金身。关公重情义,民间称之为关圣帝君或者武财神。

关爷殿外墙彩绘三国经典故事,孩子们的最爱。

包爷殿,供奉包青天大人,可见民间对清官的无上爱戴。

包爷殿外墙的彩绘,内容基本看不懂,主旨应该是除恶扬善,除暴安良。

桃花宫

太清宫

千手观音殿

都城隍殿

……好多宫殿,迷了人眼。

山势渐陡,金顶更加清晰可见。再往上,可能是运输困难,各宫、观、殿的建筑大多比较古老破旧。用料也因地制宜,很多是石头房子。大的类似农家庭院的面积,小的仅仅容下一人。

路旁的核桃树

此处位于半山腰,有十来家生意聚集,又称“天街”,专门服务来旅游的人。

再往上走,有了台阶,直达金顶,台阶是前几年人们捐资修建。

天街有棵“神树”,看不出品种,主干并不高大,分枝却众多,好像向天空伸出无数臂膀。

此处应该才是真正攀登的开始。人们都在树下休整,充电。

台阶上标有序号,天街到金顶应该有三千来级。即使不休息,上下来回也要一个半小时。

路两边树木参天,和山下毒辣辣的太阳形成鲜明对比。

才刚到头道天门,好多人开始气喘吁吁。挑战远远在后边,加油!

头道天门这里建有土地堂。下边的寨墙有两丈多高,四丈多长,全部用片石铺就,不用灰泥,却结结实实如铜墙铁壁一般。

细看,石头大多呈深紫色或靛蓝色,是该山的特产,也是制作黄石砚的好材料。


最艰苦卓绝的环境,淬炼出最优秀的品质。石头缝里长出的坚强生命,慢慢品吧,小伙子,人生如树,雄关漫道真如铁,风雨之后见彩虹。

个头虽不起眼,好多人都吃过他的亏,我们叫它狼牙子,名字就很霸道。

红瓦,彩墙,柴门,绿树,一杯清茶,几只鸡鸭……人间仙境应如此。

地母殿     殿不在奢,有仙则灵。山上边好多宫殿都是如此,看样子绝对经历风雨千年。

齐天大圣殿,只要是一方神灵,就有他的位置。

供奉二郎神的小庙。

老姆殿前的磨针石。 

相传,祖师当年在此处修炼。几年过去了,祖师心烦,便起身下山。在山腰,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抱着一根碗口粗的铁棍在石上磨。

祖师问她磨作何用,老人答磨作绣花针,祖师替她着急:"这么粗,何时才磨成?"

老婆婆说:"铁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

祖师顿悟,急回山继续修炼,一直炼到脚指缝里长出茅草,头上垒起鸟窝。

又一天,一个面似桃花的姑娘拿着两个鲜桃,来到他跟前引诱,他继续闭目修炼。那女子上前动手动脚,祖师大怒,两只脚"通通"跺了两下,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山就要塌下去。

祖师忙喊:"快顶着,顶着!"

原来磨针老婆,送桃女子,都是南海老姆前来点化祖师,见他心诚志坚,便把周围群山都赶过来,顶住了正要塌下去的黄石山。

祖师得道后离去,此山就被称为小顶山。这也是小顶山看似遍地碎石的民间解释。

二天门胜利在望。二天门处建有赵灵宫殿、三清殿、三仙洞楼房等。三仙洞内,主尊张三丰。

向三天门进发的途中。

幸亏修了台阶,要不然,这到处悬崖峭壁,如犬牙参差,利刃交错,怎么攀爬?

三天门到了,金顶在望,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

三天门处是安阳宫,宫内建有玉皇殿、马灵宫殿、三官殿等殿宇十余间。

在安阳宫,仰望祖师顶,虽近在咫尺,却峭岩耸立,既陡且险,更难攀登。

极顶处修一皇城,建于悬崖绝壁之上,城墙巍峨。皇城南门(又叫南天门)下砌层层台阶,似自城门口垂直挂下。人们进城必须俯着身,侧着脚,拽紧铁链,小心翼翼,拾级而上。

在南天门向下看,坡度几乎成80度左右,石阶几乎相互重叠。

皇城内建有真武(祖师)殿、灵霄殿、祖母殿等。

守护在真武顶的道人,据他说在此处二十来年了。老家虽然在山下十来里的地方,基本很少回去。

真武顶通电却不通水,可以用卫星锅看电视。平常要去半山腰挑水吃,遇到旱天,更要到山脚下挑水,费时费力。

平常这里有两三人居住,虽然艰苦,但能与祖师爷朝夕相伴,并不寂寞,其乐也无穷。

道人为防野兽,养了一条狗。它黑背,黄腿,白面,体型硕大却并不凶,还特别喜欢粘小孩子,可能养成了讨零食吃的习惯。

在真武顶远眺东南方,小径如蛇,风车林立,山环水抱,水天茫茫。近处两峰高耸,各建宫殿,灰墙黄瓦,熠熠生辉。

在真武顶远眺西南方,山下一马平川,平畴千里,空中白云悠悠,灵光乍现。

从真武顶东侧下山向东南走几百米,又遇两个险峻山峰,上边各建宫殿,就是奶奶殿和雷公殿。这两个宫殿就是刚才在极顶南眺时看到的那两个,此时愈是靠近,愈发觉得其气势不凡。

雷公殿下的刀劈斧凿似的峭壁旁,有巨岩旁逸斜出,好一个绝处逢生的境地。

在奶奶殿回望祖师金顶,皇城岿然屹立,固若金汤。

山高人为峰,小小男子汉!孩子尽管感冒发烧(下山才知道,惭愧),仍坚持登顶!

小顶山这满山的碎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张良当年辅助刘邦,功成名就之后,看破红尘,专心在50里外的房山(方城杨楼乡)修炼。

每逢皓月当空,张良便于山顶打坐吹箫,无意中干扰了在这黄石山上的道人吕洞宾。吕洞宾随手捡起两块大石头朝房山方向打去。张良不慌不忙,伸手接过巨石,摞在一起,就是现在房山的摞摞石。

张良感到来而不往非礼也,也捡起一块更大的巨石打回,吕洞宾失手,未曾接住,于是黄石山的石头全部被震碎。因此,现在的黄石山(小顶山),几乎满山皆是碎石。

方城杨楼乡房山的摞摞石

近看碎石地貌,看似支离破碎,实则坚不可催。

远观碎石地貌,乱石攒动如浊浪排空,天崩云裂;棱角尽现如野马奔腾,桀骜不驯。

下山路上,在地母殿偶遇一老奶奶,她穿一件红底白点的上衣,虽拄拐杖,却步态稳健,神采奕奕,便邀她在树荫下交谈。

经询问老奶奶今年八十八岁,家在山下十五里之外。她有个两儿子,分别在江苏和郑州安家。虽然孩子们在外发展的不错,可她和老伴却甘愿在老家守着老院,独享清闲。

她说老伴儿身体没她好,上不来,在山下看人打牌。她年轻时每月都来朝拜一次。现在老了,一年来四五次,每次都是侄子陪着他们。遗憾的是现在上不了金顶了,只能到达三天门处的安阳宫。

我听了一阵愕然,今天来此是为了寻仙访道,拜了一路神仙。眼前这鹤发童颜、明眸皓齿的老奶奶,不就是人间的神仙吗?

的确,能做到随遇而乐,一心向善,乐观向上,益寿延年,就算是得道成仙!征求老奶奶的同意,赶紧拍照留念,沾沾福气。

晚上和一个朋友吹牛聊天,谈及今天拜谒的各路大仙。朋友听了好久,突然问:“听说万寿宫前一棵白果树,八个老婆婆都搂不住,你看到了吗?”

我只有摇头。原来万寿宫不紧靠路边,我只顾一路急切地向前向前,却和千年神树擦肩而过。

朋友笑着说:“你这个粗而糙,白跑了。咱们社旗人去朝拜小顶山,一半是为了拜祖师爷,一半是为了拜这白果树仙。”

之后,朋友又给我谈起了闻名天下的黄石砚(宋朝黄庭坚的最爱)原来社旗郝寨镇刘房庄也有人会制作。我们一起去苗店街北边三公里外的刘房庄参观书林石艺。

社旗县郝寨镇刘房庄的书林石艺主人公,他说他搞这个有一二十年了。上边是他的部分作品,我看了连连惊叹:

一、原来小顶山那满山紫褐色或靛蓝色的顽石,经过大师们的精雕细琢,竟然成了人见人爱的艺术瑰宝。

二、都说高手在民间,其实高手还在我们身边!


淘了两块喜欢的黄石砚,也算为小顶山一日游画上圆满的句号。

朋友,放下繁忙的工作,带上家人,也来小顶山来寻仙问道吧。


作者简介:苗松克,苗店中学教师,社旗县苗店镇大苗庄人。喜欢读书往往不求甚解,爱好写作常常辞不达意,自认为涉猎虽广,无一精通。向往无拘无束,恬淡悠然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