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征文13 ‖秋染汉江同学深情 老河口雨后喜相逢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1825 

秋染汉江同学深情  老河口雨后喜相逢



作者 | 常安奎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题记:九月的校园,书声琅琅。九月的课堂,快乐飞扬。您倾注满腔心血,您在播散希望,迎来硕果芬芳。
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变化的空间,变化的容颜,变化的语言,不变的是我对您的思念,教师节到了,衷心为您祝愿:万事如愿,幸福绵长。
仅以此文献给昔日朝夕相处的同学,颂祝所有老师,教师节快乐!

01
我有一个小学的女同学叫小久,我们一起同窗共读四年的小学,后来看不到她了,听她同村的孩子说她去湖北老河口去找他爸爸去了.她就这样轻轻地去了,我多少有点遗憾,因为当年她曾把她爸爸从老河口带回的广东糖果分给我们小同学们吃过,多年后我再也没有吃到过像小久送的糖块那样好吃,所以后来每当吃糖的时候就想到了小久,想到了她送的糖块,还有一个城市:老河口。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一晃我读完了中学,也再也没见过小久,但从历史课本中知道老河口在美丽的汉水旁边.那里曾是抗战的大后方,号称“小汉口”.当年国民党李宗仁将军曾在那里指挥军队和日本鏖战;美军飞虎队陈纳德将军领导的美国空军“驼峰航线”的一个重要机场就在老河口;还知道《黄河大合唱》的作词者光未然(张光年)是老河口人;抗战期间著名作家老舍、姚雪垠、诗人臧克家等曾在此活动.
多少次我曾伫立在地图前,看着卾西北,注视着老河口,悄悄问自己:何时才有机会能去一趟那里,看一下我久仰的汉水,见一下当年的小久同学。
前年,我们在家的几个小学同学在南阳聚会,酒过三巡,大家畅所欲言,当年不谙世事的懵懂顽童,到如今已过中年,酒后都敞开胸襟,个个滔滔不绝,谈话的内容穿越时空,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说话者兴高采烈,听话者点头共鸣,大家余兴未尽,不觉已是夜幕降临,此情可待成追忆,大家无奈依依惜别,但求下次再遇,以续未尽绵情。大家临别时玉茹同学告诉我,差不多快40年没见小久了,当年小久的父亲在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工作,希望有机会我们一起去找她,以了却多年思念期盼之情,希望我在此事上能有作为------
02
常言道:山不转路转,人不转天转,机会终于来了。去年国庆节后的一天,我因业务需要出差从宜昌坐高铁到达襄阳,准备转车回南阳。一下高铁那瓢泼大雨,飞流直下,时令虽已是深秋,但那雨一点不比夏雨逊色,已分明地感到一阵秋风一阵凉的况味,别人带有雨伞或雨披,我除了背一个出差的挎包外,其他一无所有。我顺着襄阳站的地下通道出站,通道的墙壁上看到的是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的广告宣传画铺天盖地,但我是从来就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南阳说”的忠实代表,无论旅游团的美女导游如何劝导和拉拢,我依然头也不回地朝出站口走去,其中有一个美女导游带有揶揄的口气嘲笑我道:没文化真可怕,名人诸葛亮躬耕之地难道对你没有诱惑?我回头向她会心一笑,回答了一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我要去南阳看正统的躬耕地!美女导游听后哈哈一笑,说到:祝你一路顺风!然后听到她高声喊道:身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辩襄阳南阳!
我出了襄阳站,雨依然下着,淅淅沥沥,我在出站口花了10元钱买了一把折叠伞,跑到出站口附近一家方城烩面馆吃了一碗“方城烩面”,那味道基本正宗,老板虽不是方城人但他却是唐河的,他告诉我襄阳到南阳的火车要到晚上7点以后才有,如果要是坐汽车回南阳,邓州那里有一段路正在在修路,目前无法通行,只有绕道老河口才能到南阳。
听烩面店铺老板这么一说,我决定当天下午去老河口去找老同学小久了,并决定当晚在老河口住一晚上,如果能找到小久,很好,我将把这一好的消息带给家里所有多年来像玉茹和我一样关心小久的同学,来实现大家多年的夙愿;如果找不到人,我本身也没有走多少的弯路更何况是顺路。主意拿定我就坐上了从襄阳去老河口的大巴。
窗外是淅淅沥沥不停的秋雨,由于车窗无法打开,空调虽在打开,但车内还是感觉憋闷,售票员前来让我买票,问我坐到哪里,我说到老河口,售票员说,老河口那么大,你到底到哪里下,我说暂且不知道。售票员听了我的回答,很不高兴,就生气地告诉我:到老河口长途汽车站50元!我给售票员付了50元车费,他给了我一张车票!生气地走开了。
这时我发现车上的人在议论我,我听到有人说:这家伙也许是一个服了多年有期徒刑的刑满释放人员,家里也许没亲人了,暂且也无投靠的亲戚!也有人说,他也许是个神经病或者老年痴呆症患者,忘记了自己的家在哪里!听了他们的议论,我又气但又感到可笑。这时听到旁边一位戴眼镜的老头说道,不要瞎猜,他很正常!
秋风瑟瑟,汽车在濛濛大雨的高速公路上飞驰,我凝视着朦胧的车窗,我的思绪随着晃动的车身回到了当年和小久一起上学的雨季:也是在同样秋雨连绵的季节,依稀看到小久披着农用化肥袋子做成的雨披,尖尖的雨披扣在头上,光着脚丫,踹着泥泞前去上学,也许一不小心就摔倒在满是泥浆地上,如果遇到大雨,河水漫流,原来的那个小桥被水淹没,会看到高年级的大同学,背着低年级的同学过河情景----------.
说起小久,其实她的大名叫郭久立(下文称小久或久立),家族姊妹中排行老九,据说为了生到弟弟,父母就这样起的名字,果然在久立的下面就生到了弟弟,寓意长长久久,立于人间之意。小学时的小久扎两个羊角辫子,眉清目秀,脸色白皙,但是如果和同学们争执或生气起来,能气的通红,甚至说不出话来。40年前的宛东农村经济状况都很差,印象最深的是小久有一个非常惹眼的花格格书包,五颜六色,书包里除了装有课本外,我还知道那里面装有一个砚台(或叫砚瓦).【汤显祖《牡丹婷》秋香闹学堂一折,丫鬟秋香就是用小小的砚台打伤了老师的头。】70年代中后期河南农村小学都要练习书法,写毛笔字,所以每个学生都备有毛笔和墨汁及砚台,还有字帖,字帖的内容是楷书:认真学习弄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记得当年我曾被小久的砚台砸伤后背,缘由是这样:小久和我是不同的村庄的学生,一天上午吃过早饭去上学,在村南地的马路上碰到了小久也提着书包走过来,我说:小久,你吃过饭了!也上学去啊!不料小久怒吼道,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然后就追在后面要打我,我感到势头不对,就立马撒腿朝学校方向跑去,小久身轻如燕,眼看就要追上我了,我感觉背后一阵扎心疼痛,原来是小久用书包砸在我的后背上,我应声倒下,那是非常的疼啊!然后小久跑过来拿起他的书包,不经意从里书包里面掉出一个黑色砚台,我才意识到是哪个东西砸了我的后背!然后听到小久训斥到:以后叫我大名郭久立,小久不是你叫的!
但是我不服气,后来还喊小久,并举出例子说玉茹同学就叫你小久,为何我不能叫?小久生气地告诉我,玉茹是我表姐,你是小屁孩,你要尊重你大姐我!
上课的钟声响过,校园里轻尘不飞,纤萝不动.我们端坐在教室里听语文老师讲魏巍的《再见了,亲人》,为美帝国主义侵犯第三世界国家而义愤填膺,为中朝两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美帝国主义伟大壮举而感动!
那时的校园没有院墙,下课后我们可以到附近的田野玩耍。就这样我们春天看校园附近野地里百花盛开,看蜜蜂采蜜,在缀满鲜花的小溪旁捉蝴蝶,品尝那清新鹅黄的茅芽;夏天的雨后在那个淙淙流水的小溪里捕鱼,尤其夏夜在小溪里布上渔网和筛子,守株待兔等待鱼的到来,溪流汩汩的声响伴随着夏天雨后此起彼伏的蛙鸣,长大后才知道“蛙声十里出山泉”的意境也无非如此;秋天我们放学的路上和小久一起也曾烧过毛豆,青烟袅袅飘荡在原野,那烧熟的青嫩的黄豆香,至今垂涎在我回忆的梦乡;下午课外活动后我们给学校割草拾柴,老师说那是为过冬烤火之用;当小寒之后进入大寒,不久朔风呼号,校园下起纷纷扬扬的大雪,小同学们在学校的操场打起了雪仗,堆雪人。下雪不冷化雪冷,当化雪的时候天气寒冷,那是冷彻透骨,这时班主任惠老师会组织同学们用教室后堆积的柴草烤火,烤火后的余火灰烬,我们曾烤爆米花,教室房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挂(溜冰),天晴融化时会掉下,正好砸在头上,那疼痛我至今留有印象。
少年不更世事,不知岁月流逝,转眼我们小学毕业了。同学们有的由于家庭困难原因辍学,不能再继续念书了。新的一学期开学,原来许多小学的同学都到初中继续读书,独不见小久的影子,后听他同村的小久一个堂哥说小久去老河口找他爸爸去了,在那里读书了,那时我还不知道老河口在什么地方,总之从那时起我再也没有见到小久了。
当我正在陷入对昔日往事的追思和回忆,突然听到售票员喊道,马上要下高速了,进入老河口市区有要下车的乘客要提前做好准备,尤其那位不知道自己去哪的那位乘客,要考虑到哪里下了!本车终点站在老河口长途汽车站!听售票员这么一说,我马上着急了,蠢蠢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宁。就在我着急之际,旁边那位戴眼镜的老人凑到我的跟前,问我,你把你要找的人或要去的真实地方可以告诉我吗,也许我能帮你!
看着老人真诚的样子,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老人,老人听后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你要去的地方我大致知道了,他告诉我60年代我们国家搞三线建设,为了防止苏修及帝国主义的大国的威胁和讹诈,都把类似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等这些大型项目建造在山区,是处于战略的考虑。当时你们河南来了许多年轻的军人和农民工到这里参加三线建设,你同学的父亲也许就是那时候来的老河口,你同学父亲在的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在我们老河口市的洪山嘴区,但是据了解该厂已早迁到了武汉,现在那里剩下的都是老弱退休人员,你可以到长途汽车站后,转去洪山嘴的专车到那里去打听。
听老人这么一说,我顿时精神兴奋,豁然开朗,心头的乌云一下子驱散,似乎有欢呼雀跃的感觉!这时售票员也走了过来,他听了老人的分析,告诉我洪山嘴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的家属区仍然有人住,说他有一个亲戚目前还居住到那里。汽车到了老河口长途汽车站,外面的秋雨下的依然很大,但是我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仿佛老天此时下的正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春雨。
老人和我分手道别,我向老人表示敬意,我感到了老河口人民对我的热情,像春天般的温暖!售票员带我送上去丹江口的专车让我在洪山嘴下,并告诉我不要再出钱购票了,说他的车有合作协议,从襄阳过来的他的客人,坐去洪山嘴和丹江口的都免费!

03
我坐上去洪山嘴方向的公交车,这时雨下的更大,天已经完全黑暗下来,车窗外灯火迷蒙,还可以听到隆隆的雷声和看到耀眼的雷电闪光,大概过了40多分钟车到了洪山嘴街道路口,司机告诉我洪山嘴到了,让我下车。
外面是刷刷的秋雨,我一个异乡他客,也无过多选择,看到附近的一家旅馆亮着灯就跑了过去,不为别的,至少可以避雨一会,旅店是饭店和住宿一体,经过讨价还价90元一晚包早餐,我看老板热情好客,外面雨下不停,也别无选择,恭敬不如从命,我开了房间,把行李放到旅馆,然后到旅馆老板开的饭店那里吃晚饭。
我点了一道剁椒鱼头的菜,因为在湖北老河口吃鱼是最合算的事,那是丹江口的生态鱼啊!老板送米饭和青菜汤,鱼头做的很有味,我边吃边和旅店老板聊到老河口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的事,店老板听了我讲的情况,他告诉我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许多人早就去了武汉,你要找的人怕早不在这里了,但是他为我的精神所感动,让我不要着急,等一会吃饭的人少了,他会开车送我到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小区附近,然后他回来继续炒菜,说等一个小时后无论我是否找到人他都会再开车去接我!老板坦诚待人的精神真的让我感动。
我吃过饭,旅店老板让他老婆继续炒菜打点客人,然后他开他的私家车送我,大约行了10分钟到了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家属区附近,外面依然是刷刷的秋雨,我打着雨伞下了车,店老板说一会他会来接我,让我留了他的电话以便一会联系。我打着雨伞看到小区门口房檐下有一个人正在门口站立,我走过去向他询问,我告诉他我从河南来,要到这里找一个老乡,问他是否认识一个叫郭坤财的河南退休老职工,他告诉我他不认识,但是他说,前面亮灯的地方那几家人是河南的,你过去问下也许他们会知道。
我顺着灯光方向走过去,和主人搭话做自我介绍,他们是河南漯河人,很热情,我说出久立父亲的郭坤财的名字,问他是否认识,他说知道,说他自己的父亲和久立的父亲是好朋友,都是河南老乡,但是久立家的人已离开洪山嘴这里30年了,他告诉我他有朋友能联系上久立的弟弟。我听后分外高兴,差不多40年了终于有了久立的消息了。
我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我打电话告诉远在南阳的玉茹,小久马上就要找到了,也让他分享我们成功找到小久的喜悦,玉茹听到这个消息后也分外地激动,差不多快40年,当年的发小同学,朝夕相处的小伙伴,马上就能听到她的声音,该是多么的激动!
漯河的这位老乡,不一会问出了久立弟弟的电话,我微信转给玉茹让她先联系,因为玉如和小久的外婆家是一个村的,而且和小久弟弟见过面,人找到了,我也该回旅馆休息,我打电话告诉旅店老板要找的人我找到了,让他到湖北第二汽车电器厂家属院门口来接我,不一会旅店老板开车过来接我,他为我能找到多年的同学而高兴,他把我接到他家的旅店,我说给他付接送的费用,他说不能收,说你找到了多年不见的同学也是我最高兴的事情,希望我下次到洪山嘴,继续到他家的旅店住。
我回到旅店已经差不多10点钟了,我脱掉被雨水淋湿的衣服和进水的鞋子,好好地洗了一个温水澡,欣慰自己今天老河口此行的阶段性胜利。当我刚想睡觉,这时一个老河口本地电话打过来了,是湖北本地口音,但是我能听出是小久的声音,她说刚才玉茹给他打来电话了,让她非常高兴,这么多年了家乡的同学还一直牵挂她,说我能亲临老河口找她郭久立,真让她激动万分,没齿难忘,鉴于今天已晚,明天虽然周末但是她们单位上午要上班,他们单位正在忙着准备老河口市委、老河口市人民政府办举办的“颂时代华章,筑精致城市”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诵读比赛”的最后彩排,她是主力颂讲队员,让我明天上午10点先坐车到滨河公园站下车,他们单位是市场监督管理局,距离滨河公园不远,让我自己先在滨河公园自己玩一下,看下老河口滨河附近的美丽风光,彩排结束后她会在10:30-11:00到公园去接我,中午她请我吃午饭,共叙往昔同学友谊!和小久通话完毕,我听到外面依然是哗哗下的秋雨,不过人已找到了,跑了一天的我也累了,不久就进入了铁马冰河的梦乡----

04
翌日上午,当我从甜梦中醒来,一看手机屏幕已是上午8:30,我拉开窗帘,看到外面是万道霞光,天空晴朗如洗,附近洪山的山峦清晰可见,好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况味和感觉。
不一会收到小久发来的滨河公园的微信定位,说今天上午排练结束后就去滨河公园接我。我迅速洗了一把脸,到店老板那里吃了一碗老河口正宗味道的热干面和海带汤,然后换下昨日淋湿衣服,就坐洪山嘴去滨河公园的公交车。
车窗外是雨后初霁的老河口郊区的青山绿水,在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路上的车流鱼贯有序而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标语随处可见,不一会的功夫公交车司机就提醒滨河公园到了,我随着别人一起在老河口滨河公园站下了车。
走进滨河公园老远就听到远处有集体合唱的声音,优美的歌曲旋律飘荡在公园的上空。----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死相依只为了那一句承诺/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歌声悠扬,旋律优美,让人如醉如痴------。远处看到一条大河从天际延伸到公园旁边,俨然一个飘带从从公园旁边轻轻绕过,碧水苍苍,浩浩汤汤,我问身边的一位老大妈,这条河叫啥名字?
老大妈平静地告诉我这就是汉水,又叫汉江!我顿时欢呼雀跃,激动万分,这难道就是我朝思梦想,魂牵梦绕的汉水吗?我进一步漫步靠近公园岸边的围栏,河水清澈,一碧万顷,河流中间还有一个小沙洲,如果是春天也许是“岸芷汀兰,郁郁葱葱”,当时正值雨季,水流看上去很急,我再次极目远眺,天朗气清,远草枯黄,河水缥缈,远山如飘,千里澄江似练,远处有白鹭从河边飞起,真乃“秋水与长天一色”啊!
我的思路一下子好像视通万里,思接千载:汉水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向南穿越秦岭大巴山脉,干流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入鄂西北经十堰流进丹江口,再向东南,流经襄阳、荆门等地,于汉口汇入长江。
上古时代的炎帝就生活在汉水流域,《史记》开篇记载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接着黄帝和炎帝两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共同灭掉了蚩尤部落,由此,中原大地上形成了一个新的部落,也就是华夏民族的主体,也给后人从此留下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炎黄子孙。
千百年来汉水两岸也孕育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学和人文文明的先声,只要我们打开《诗经》便可以偶遇汉水,无论《诗经》中的‘周南’、“召南’或者“国风”“小雅”都留下汉水的影子.
老河口钟灵毓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古往今来的汉水文化的浸润和哺育,造就了老河口地杰人灵,这里是春秋名将伍子胥的故里、汉相萧何的封地、北宋文豪欧阳修治邑、明代科学家沈括在此隐居著书《梦溪笔谈》.
让老河口人民最骄傲的是1938年,在全民族对日抗战烈火燎原之际,老河口人---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以“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的英雄气概写出了《黄河颂》,还有他作词的《黄河大合唱》似雷霆万钧,如万马奔腾,在民族危亡之时激励了无数华夏儿女拯救民族和国家于危难之中.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拿起手机自拍,为了和美丽的汉水能够同框,我邀请刚才那位大妈给我用手机拍照,我要和美丽的老河口汉水秋色留下难忘的记忆凭证.
拍照结束,老大妈问我从哪里来,到老河口旅游吗?我告诉他我来自河南南阳社旗,到老河口寻找多年不见的同学。老人听后,非常激动问:社旗就是赊店吗?我说是。她说他家和南阳赊店有着历史的渊源,她告诉我他的老家在襄樊,他父亲原来是中原野战军一个纵队首长的警卫,参加过解放南阳的宛东战役,1948年6月,宛东战役结束后,中原野战军领导在南阳赊店附近的彰新寨召开纵队领导干部会议,定下了攻打老河口 、襄阳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她的父亲随军回湖北先后参加了攻打老河口和解放襄阳的战役,只可惜她的父母在80年代后期都已不在了,她说她现在也80多岁了,作为革命军人的后代,在共和国70华诞的今天,她为中国取得的成就自豪!
就在我和老河口这位大妈聊兴正浓之际,我的手机响了,是小久打来的,她说她已经到了滨河公园,让我发个定位给她,她说过来找我,我发了定位,不久就远远听到一句既熟悉,又陌生的洪亮的女声:老同学欢迎你到老河口!我顺声音望去,真的是小久到了,已不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的模样,时光过去了近40载,人的模样变化了很多,但依然有儿时的模样,她佩戴眼镜,身穿红色风衣,满面春风,正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一到跟前说的第一句话就说:老同学,对不起,有失远迎,让你久等了!面相变化这么大,一看就是成功人士!你到老河口来看我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然后小久介绍她们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老河口市各直属单位,最近都在为“颂时代华章,筑精致城市”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诵读比赛”的事忙碌,晚上和周末加班排练,她本人是党员,政协老河口市第10届委员,更应当积极参加为建国70周年而举行的比赛活动。然后小久介绍了她小学离开社旗到达老河口后的读书,工作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她提到了她曾参观过陕西延安梁家河,河北平山县的西柏坡村,为领袖艰难困苦,玉汝与成的成长经历感动,说我们的国家有今天的成就完全归功于党的正确领导,国家强盛了,我们个人才幸福。
小久说话的出发点已明显是一个国家干部的思路和观点,用小久的话说,我们每个人是人民中的一员,只有我们人人爱国,做好本职工作,每个人都有了为国奉献的信仰和决心,我们的国家才真的有希望。
鉴于时间已快中午12点,小久请我去一家饭店吃饭,她和他的爱人作陪外,还特邀两个朋友做陪!这是我和小久分别近40年后的第一次共餐,小久长我两岁,这次再次当面证实,真的象大姐姐一样询问我的家庭和工作情况,以及其他当年的同学和老师们的近况,听说增钦已成为我省有名的画家,她非常高兴。并转述对玉茹等同学的真诚问好,随时欢迎老家的同学到老河口观光旅游!午饭结束后,又买了水果、礼品和食品让我带回河南,其情之盛,非言语文字能表!并最后送我到老河口车站,亲眼目送我坐的汽车离开老河口站,并挥手惜别。
我望着车窗外频频挥手的久立,我泪如泉涌,当年我们同窗共读时各自都是少年,人生近40年弹指一挥间,岁月无痕,人间有情,同学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20年前当我在深圳找工作需要担保的时候,也是久立我们当年小学一个班的同学吴蓉出面给我担当,我才得到了那份工作;10年前我在平顶山在焦店路口和一个出租车师傅为50元或60元车费讨价还价过程中,当他最后认出我是他30年未见的同学时,车费不要了,把我拉到他家,我们喝了3瓶西凤酒,这位师傅也是当年久立我们同班的同学留才。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当年从我们身边曾走过无数的匆匆过客,若干年之后我们再能驻足回首,相互之间能留下清晰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的也只有少数,那是特殊时代留下的美好见证,宛如多年前不经意共同埋在地下的醇酒,几十年后我们相约要从记忆的尘封泥土中挖出,然后进行品尝,醉倒我们的不仅仅是时间和历史,更重要是友谊和真情,还有我们同学们之间淳朴的兄弟姐妹间的挚爱!
                                                   
(全文完)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