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隔江相望 唇齿相依

 静心斋694 2023-05-10 发布于广东

     □帅瑜

1

老河口与谷城,同处汉江中游两岸。一市一县,依江而居,以江为伴,犹如兄弟一般。

谷城与老河口,历史渊源几千年,唇齿相依,血脉相连。人们同饮一江水,两城隔江相望。

在历史长河中,老河口和谷城,各自名称均经历过多次变更。然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行政区域,在古代有时合在一起,有时又分开;有时又合在一起,有时再次分开。

笔者就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作一梳理和叙述,以为上述之佐证。

2

老河口,在历史上曾有过阴、酂(音“赞”)、乾德、光化等诸多名称。

今老河口管辖地,在很早时就已有阴国,地跨汉水两岸。阴国,因位于汉水西岸至武当山东南的荆山之北而得名。据《左传》载:“鲁昭公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水经注》也说:“《春秋》昭公十九年,楚工尹赤迁阴于下阴是也。”鲁昭公十九年春,楚国工尹赤把阴的戎人迁到下阴,令尹子瑕在郏地筑城。下阴城址,即在今老河口市傅家寨附近,在春秋时期为楚国的属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实行郡县制,老河口境内设酂、阴二县,属南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即208年,曹魏得荆州,以南阳西为南乡郡,酂、阴属之。南乡郡城在酂县城。西晋太康十年,即289年,以其地为顺阳王(司马畅)封地,改南乡郡为顺阳郡,辖酂、阴、筑阳(今谷城)三县,郡治设于酂城。北周改阴县为阴城县。唐初置酂州,旋废,改阴城县入谷城县,为阴城镇。清代《春秋地名考略·卷九》载:“宋复置,又置光化军治焉。后军废,改为光化县。元初属南阳府,后属襄阳府,今仍之。县西汉水西岸有古阴县城,即下阴城也。”

酂,即酂县。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割阴地设酂、阴二县,属南阳郡。汉高祖五年,即公元前202年,刘邦封萧何为“酂侯”,食邑万户于此。隋大业元年,即605年,罢州置郡,酂县属襄阳郡。唐武德三年,即620年,酂县被撤销,并入阴城县。621年,又增置酂州,辖阴城、谷城二县。州治在原酂县县城。622年,酂州、阴城县撤销,改为阴城镇。唐贞观八年,即634年,去除光化之名,入谷城县。

酂县,其都城谓古酂阳城,在今谷城县沈湾尖角村固封山北。沈湾尖角一带是西汉开国丞相萧何的封邑之地,是晋代顺阳王孙畅的国基。尖角,在明朝是当时光化县城所在地。1572年(隆庆六年)迁到汉水东岸今址。后古城渐毁,遗址没于汉水。

据《谷城县地名志》“双阳桥”条注释:“双阳桥位于冷集东2公里。'双阳’即桥东为酂阳(光化县的古称)、桥西为筑阳(谷城县的古称)的简称……后隶属谷城。”

3

谷城,在周时为“谷国”。秦时依筑水(今谷城北河)立筑阳县,属南阳郡。建安十三年(208年)属南乡郡。晋太康五年(284年)属顺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曰“谷城”至今,时属襄阳郡。《谷城县志》载:“顺阳郡治在今谷城县冷集镇沈湾一带。十年,即289年,封司马畅为顺阳王。”顺阳属今谷城。

另据《晋书·地理志》:“武帝太康置顺阳郡,统县八,为酂、顺阳、南乡、丹水、武当、析、阴、筑阳。”酂、阴、筑阳,即今老河口、谷城。

明正德十年(1515年)刻本《光化县志·卷四·古迹类》载:“古阴城,今在谷城境。”明代正德时的光化县,辖汉水西一部分区域(即今谷城的冷集镇双桥、尖角、沈湾一带),阴城县城在谷城县境内。又据《路史》载:“今襄之谷城东北有阴城,师古(即颜师古)曰阴国即此。”今谷城冷集镇双桥、尖角、沈湾一带,原为阴、酂的区域,过去确为光化县管辖。

正德《光化县志》还载有欧阳修的《五龙潭祷雨文》。“五龙”即五龙祠。据清朝乾隆《襄阳府志》载:“在县(乾德)西北五龙潭上,祷雨辄应。”即欧阳修任乾德县(今老河口)令时,祈雨的地方五龙潭,就在今谷城县冷集镇宋洲村,时为乾德县管辖。此次祈雨于宝元元年,即1038年。

欧阳修还写过一篇《欧县令墓表》,文中说:“君讳庆,字贻孙,姓欧氏。其上世为韶州曲江人,后徙均州之郧乡,又徙襄州之谷城。乾德二年,分谷城之阴城镇为乾德县,建光化军,欧氏遂为乾德人。”“分谷城之阴城镇为乾德县,建光化军”,即从谷城县分出阴城镇,为乾德县,同时又设立了光化军。这就证明,早在964年,阴城镇属谷城管辖,划出后升格为乾德县。

4

到了明代,浙江永嘉人王时中在永乐三年(1405年)任光化知县。公暇巡览邑之山川古迹,编为八景。

今谷城冷集镇沈湾尖角村固封山北,是古酂阳都城所在地,也是西汉开国元勋萧何的封邑之地。王时中在《酂城高古》诗中写道:“汉家宰相此遗城,今日登临倍感情。”沈湾尖角一带,在明朝时又是当时光化县的县城所在地。原古“酂阳八景”,因汉水改道和行政区划变更,现谷城冷集镇占了三景,即“酂城高古”“固封夕照”“五龙渔火”,而“酂城高古”,荣居“酂阳八景”之首。

据《湖广通志》载“光化县”曰:“古豫地。春秋亦谷国地。秦阴酂地属南阳郡。汉酂侯国。晋酂县属顺阳郡。南北朝西魏置阴城县。隋为光化县属汉东郡。唐属隋州汉东郡。五代因之。宋改光化军置干德县后复为光化寻复为干德。元为光化县属襄阳路。明仍旧。”而在记载“谷城”时说:“春秋,谷国地。汉,筑阳县属南阳郡。东汉、三国,俱因之。晋为筑阳县属顺阳郡。南北朝梁改义城郡西魏改为酂城郡。隋开皇中改谷城县。唐谷城县置酂州后州废又省阴城入焉。五代因之。宋谷城县。元明俱仍旧。”从《湖广通志》记载来看,也证明了谷城与老河口,在古代时合时分。

5

时光到了1948年7月,谷城全境解放,县政府由汉水东北张家集(时归谷城管辖),转入汉水西南的过去由国民党统治的谷城县城。

这时,中原军区桐柏行署为了便于推行政令,将襄阳、光化、谷城三县之县界,以汉江为界划江而治,变更了原行政区域。汉水东北原属谷城的仙人渡、张家集2个乡16个保,划入光化县(今老河口市);原属谷城的太平店辖16个保划入襄阳县;原属光化县汉水西南的伍员乡(即今谷城冷集镇双桥、尖角、沈湾一带)划入谷城县,从此以汉水为界至如今。

谷城和老河口,老河口和谷城,从古至1948年,时分时合。现如今,宽阔的汉江从两座城之间流过,两岸灯火璀璨,辉映着长长的汉江,就像天上的银河,降落在两座城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