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何A长测来了!95%的续航保真度竟比特斯拉还高?|视频

 车聚网 2020-10-17

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 丨 www.autoju.com


言 | 实测续航390公里

产特斯拉来了,自主品牌电动车能经住冲击吗?

某个夏日,车聚君和小伙伴开了一辆Model S和一辆几何A,从上海临港出发,一路直奔南京中山陵。想看一下它们的续航与驾乘体验。

一路有惊无险,也发现了有意思的事儿。

▲几何A长测,续航扎实是亮点

时长约20分钟,建议Wi-Fi下观看

1惊喜,长途续航保真度95%

特斯拉的优势之一,是它的续航保真度比较高。如果用「典型值」显示,续航里程保真度能在90%以上,如果用「额定值」显示,保真度在80%左右。

那么几何A呢?它是中国最大自主品牌吉利旗下纯电动子品牌第一款车。

为公平起见,我们把Model S的续航显示从日常使用的「典型值」调成了「额定值」,后者接近NEDC值。因为国内电动车的续航显示,都采用NEDC值。

历经了4.5个小时355公里后,这辆三年车龄的Model S 75D的表显续航从一开始的448公里,掉到了终点的20公里,它的续航准确度大约是83%。几何A表显续航从410公里降到了终点的38公里,它的续航准确度高达95%,令人惊奇!

整个长途试驾,使用了尽可能相同的工况。一样的路线、各装载两个体重相近的成年人、空调中等、打开长途与节能模式、最高时速达120km/h、尽可能模拟燃油车的驾驶习惯。

从结果来看,这两部车的长途实际续航几乎一模一样,均为390km。

在成本上,南京国网充电站的电费加服务费是1.22元/度,几何A从续航38公里充到410公里,一共加电50度,花费61元,长途用电成本为0.17元/公里。而Model S是0.23元/公里,一趟下来比几何多花21元。

几何A的长途感受是,座椅真心不错。车聚君一个70后开完300多公里,腰部并无不适感。而90后小伙伴开完Model S后,个个腰酸背痛。

HUD抬头显示,是几何A一大亮点,这在日常驾驶时太给力了。而特斯拉全系欠奉,甚至最新出的Model 3在没有仪表盘的情况下,也没有HUD。

几何A的续航越开越省。

从上海出发的时候,Model S的额定续航里程比几何多了38公里,但走到苏州时两车续航已基本持平,到常州时几何A反超了11公里,到达南京时几何A的续航里程更是反超了18公里,非常有意思。

这不仅与几何A车身较小较轻有关,还与它的超低风阻系数有关--达到了惊人的0.2375Cd。

当然相比特斯拉,几何A也有一些槽点。

几何A在充电时,默认冲到100%,车主无法自由调节。而特斯拉市区日常开,可以选择充80%或90%,只有在跑长途时再调到100%。因为经常满充满放不利于电池健康。

几何A也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就是在充到最后几公里时,涓流充电的速度非常之慢。比如说从99.8%充到99.9%,大概需要十分钟;从99.9%充到100%又要大概十多分钟。它以实际行动,阻止了多数人充到100%

几何A行驶时无法显示具体能耗。而特斯拉会显示最近10公里或者50公里的平均能耗。车主可以通过减少急踩踏板、减少空调使用、降低时速等方法,及时节约能耗,减少续航焦虑。

2摸索,自辅驾需向特斯拉学习

消费者喜爱特斯拉,很大原因是它相对成熟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

几何A也有自辅驾功能,优点如下:

功能开启便利。按下几何A的ACC键,再加速或者减速,随便哪个方向拨一下就可以开启。而有的车只能按下减速键才可以实现自辅驾。

变道后无需重启。特斯拉在Autopilot工作时,可以实现「打灯变道」。如果人工介入,系统会自动退出。变到新车道后,需要重新开启Autopilot。

几何A虽然没有「打灯变道」功能,但手动变道之后自辅驾无需重新开启,系统会自动侦测新车道,并重新进行车道保持和自动跟车。

直线应对较为出色。在沪蓉高速上行驶时前方车减速了,几何A在自动辅助驾驶状态下也能匀速减速。而且,线性程度媲美中高级老司机水准。

但是几何A的自辅驾,也有槽点。

过直角弯时,它可以保持在一根车道内过弯,但会出现左右晃动;而Model S可以顺利过弯,不串道也不明显降速,平顺性非常好。

近距离被旁车斜插入时,几何A监测不到,有点“灯底下黑”的感觉。当然,这不仅是几何A的问题,也是包括特斯拉在内所有车面临的问题。

无法识别隔离墩和雪糕筒。驶入京沪高速收费站时,最左侧的车道有一排隔离墩,引导大家进入收费站,但系统识别不了。高速上最左侧车道因事故摆了雪糕筒导流,几何A的自辅驾系统亦无法识别。

仍然,这个问题连特斯拉也解决不了。因此,大家在当下不要相信任何车辆具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更不要完全撒手不管。

3可圈可点,设计有不少亮点

设计,是几何A的重点。毕竟它是几何子品牌第一款车,担负了家族语言的开创与传承。它有让人击节叫好的创新,也有让人不解的槽点。

第一个优点就是它的整体比例。车头圆润,略向下俯冲,下腰线到C柱时突然上扬,有一种别致的动感。C柱是一个典型的Fast back溜背设计,非常自然的以一个鸭尾结束,线条考究,姿态优美。

几何A的轮毂呈一个大切面设计,还有一个回旋式轮辐,猛一看像哪吒的风火轮。另外,它的门把手是自动隐藏式三角把手,在市场上造型唯一。

以上几个细节好看又实用,风阻系数非常低,让车越跑越省。

好看不实用的地方是,在它的中央操控台上有四个键,分别是运动模式,陡坡缓降、能量回收和自动驻车。

这四个键看上去非常有科技感,晚上看上去非常漂亮,蓝色的光。但它是印在一个面板上的,触压不太灵敏;有时往上放一个东西容易误操作。

还有一个实用不好看的设计。

我们进到驾舱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大概就是方向盘后面的「立式仪表盘」,非常小但集成功能不少,像速度、电池电量、车道保持、甚至时间、总里程等等各项功能,差不多20项,非常实用。

但是它真的不好看,除了视觉上的突兀感外,人眼需要不时在路况、HUD抬头显示、立式仪表盘之间移动,三个景别会引起视觉疲劳。

其实有一个很好的方案:把这个仪表盘功能,集成到中控横屏上,像Model 3一样。这样既简洁方便,又能节省一定成本。

车聚小结

3000公里长测下来,觉得几何A像一个老手做的新车:面孔新鲜、创新独特、续航与做工这种基本功又非常扎实,但同时也有一些少年的烦恼:有些细节仍不够简洁、一些创新可以更成熟、自辅驾有待进一步完善等等。

不过车聚君仍然认为,以上槽点像少年脸上的青春痘,可以理解。

毕竟,你花15万左右买到一部实际续航390公里,做工精致,科技感比较前卫的电动车,还是非常值的。

最近,车聚君又近距离观摩了一下几何C,发现不少进步。近期会和大家再聊聊,传统势力的老兵如何下好电动车的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