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导线CRT试水

 我爱杂货铺子 2020-10-17

对于特定的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接受经心外膜电极植入或对CRT反应不良。对于他们而言,双心室心内膜起搏(Biventricular endocardial pacing,BiV ENDO)是一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而应用新型无导线左室(LV)ENDO起搏系统(WiSE-CRT系统)可以使接受这一术式的患者免于终生抗凝。  

图1:WiSE-CRT起搏系统。1.Detects(探测):探测RV起搏脉冲信号;2.Transmits(发射):通过发射器发送超声能量至LV的接收电极;3.Paces(起搏):接收电极将超声能量转为电能后进行起搏。

那么,这种无导线CRT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呢?最近,一项来自欧洲的多中心国际注册研究(WiCS-LV Post Market Surveillance Registry,Identifier: NCT02610673)对WiSE-CRT系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发表在《Heart Rhythm》杂志,值得我们借鉴。

在该研究中,来自欧洲14个中心的90名患者植入了WiSE-CRT系统,这些患者主要为男性,年龄68.2±10.5岁,平均左室射血分数30.6%±8.9%,平均QRS时程180.7±27.0 ms,缺血性病因占40%。其中94.4%的患者成功完成了BiV ENDO起搏系统的植入和长期输出。术后不同时期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急性期(<24小时):4.4%,1到30天:18.8%,1到6个月:6.7%。6个月内共发生5例(5.6%)死亡事件(3例与手术相关)。成功接受治疗的患者中,70%的患者心衰症状均有所改善。

总  结

可见,使用WiSE-CRT系统进行BiV ENDO起搏在技术上似乎可行,而且成功率很高。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研究过程中发生了三例手术相关的死亡事件。这就要求术者进行充分的培训,并随时能够获得心胸外科和血管外科的手术支持。

表1:并发症分析

图2:A:WiSE-CRT输送导管跨过主动脉瓣,起搏电极送到导管前端,即将在心肌中固定。右侧可见电池,左侧可见超声波(US)脉冲发生器;B:WiSE-CRT电极在释放后固定于心肌;C:Micra经导管起搏系统(transcatheter pacing system,TPS)、WiSE-CRT US脉冲发生器及起搏电极的后前视图;D:Micra TPS、WiSE-CRT US脉冲发生器、电池和起搏电极的右前斜视图;E:后前位胸片同时显示WiSE-CRT系统与Micra TPS;F:侧位胸片同时显示WiSE-CRT系统与Micra TPS。

文献来源

PMID: 32165181

责编 | 审校:杜先锋

编译:方任远

编辑:方任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