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解《侯氏黑散》

 呵呵8909 2020-10-17

《金匮要略》中的侯氏黑散,到底是不是经方呢?一直都有争论。一些经方家认为,侯氏黑散方药组成过于杂乱,写法也不太符合经方体例,可能是林忆在整理《伤寒杂病论》一书时,把后世医家的验方后加上去的,所以有些经方家怀疑其疗效是否确切,甚至一些有“洁癖”的经方家干脆就弃而不用了。

侯氏黑散现在应用的很少了,真是可惜啊!在过去的年代的一些走方游医,走街串巷,甚至到穷乡僻壤去治病,携带的丸、散、膏、丹中,大都会有侯氏黑散。因为侯氏黑散临床适应症非常广泛,能治多种杂病,堪称简、便、验、廉,很受欢迎。

对于侯氏黑散的方义,历来有着各种不同阐述,众说不一,但觉得都解释的不太明确。对于这样的好方子,其组成结构,一定要理解透彻,才能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

侯氏黑散一方,来自于《金匮要略》中的“中风历节病脉证病治第五”篇: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川芎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

共十四味药,寓寒、热、清、补于一方,在经方中确实算是大方子了。

“心中恶寒不足者”,可以简单理解为体内脾气不足,寒湿较重,偏于阳虚畏寒者。但“大风四肢烦重”又如何理解呢?

我们周围一定有这样体质的人,身体怕冷偏虚寒,阳气不足。到了炎热的夏天,身体其实并不耐热,但依然怕冷。不小心手掌接触到阴凉之物,一下子就会打一哆嗦,觉得“身冷心也冷”;这类人和正常人不同,夏天再热,呆在阴凉之处也并不是很舒服,还是感觉“身冷心也冷”。——这就是“心中恶寒不足”;每到气温下降,天气阴冷潮湿尤其是同时伴有刮大风的时候,四肢肌肉也会同步地酸痛沉重,特别不舒服,没着没落的。——这就是“大风四肢烦重”。

为什么会出现“大风四肢烦重”呢?这首先要从中医的肝脏的生理机制说起。

我们可以把中医的肝脏形而上地想象成一个皮囊,充满着温暖的肝血。当肝血中的阴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不足时,按比例正常蕴含在肝血中的温暖的阳气就会溢出,在肝脏中形成病理状态的郁热之气,郁热之气慢慢越聚越多,就有冲出束缚、形成流动的欲望和趋势。“气的流动为之风”,一部分郁热之气就逐渐转化为内在病理状态下的“肝风”。也就是说,肝血不足,日久有很大的可能性,在形成体内的“肝风”。

这种内在病理状态的“肝风”,特别容易受自然界“外风”的影响,在体内“共振”,引起“肝风内动”。肝主藏血,正常状态下,肝所藏之血液,在肝脏的疏泄功能作用下,通过经络(西医认为是通过血管)濡养身体各部位包括四肢肌肉。一旦自然界的“外风”引动肝脏的“内风”,肝脏所藏之血,就不能正常地濡养。加上兼有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而“脾主四肢”,更加带来四肢肌肉气血濡养不足,二种因素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包括“四肢烦重”。

侯氏黑散证的病机很明确:“心中恶寒不足”,是脾虚寒,运化失常而生痰;“大风四肢烦重”,提示肝血虚,郁热日久而生风。内动之肝风挟脾虚所生之痰,到达身体各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

方中白术、茯苓、人参、干姜健脾燥湿;桂枝、细辛、茯苓、牡蛎温阳化痰,桔梗、矾石降气化风痰,当归、川芎、人参补肝血,黄芩、菊花清肝热,菊花、防风祛肝风,牡蛎平肝风。

侯氏黑散常用于治疗头面疾病。例如:高血压、类中风、癫痫、偏瘫、眩晕、头痛、脑冷、颜面麻痹、痛证、郁证、狂证等。人体正常的生理机制应该是“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侯氏黑散证,是脾气不升,肝气(肝血)不升,正常的气血不能上升于头面,反而被风、火、痰盘踞,出现了各类头面疾病。

现代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不算健康:长时间久坐,不爱运动,晒太阳少,吹空调多,大吃冷饮水果,经常饥饱不调,很容易伤及脾胃。每天伴着手机、电脑用眼过多,熬夜过度,情绪不稳,焦虑压抑,嗜食辛辣、油腻、烟酒,滥用药物,逐渐伤及我们宝贵的肝中真血。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培养出络绎不绝的侯氏黑散证的患者。

侯氏黑散也多用于眼病。包括干眼症、迎风流泪、溢泪证、目眩、眼肌痉挛、翼状胬肉、中浆、玻璃体积血、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只要符合“脾虚生痰、肝虚化风”之病机,对证准确,是一个很好用的方子。

仲景经方,大多简洁精炼,初学常常不得要领。尤其是过于强调“方证对应”,不能进一步上升到“方机对应”,临床上一旦没有相应的“证”,就不会运用,选不出来方子。长此以往,容易产生仲景经方应用范围狭窄的误解。其实仲景经方这个宝藏,是何其的巨大与丰富,只是我们挖掘的远远不够罢了!

最后,用一首打油诗,把侯氏黑散的病机总结如下:

脾虚寒常在,肝虚风火来,若有痰相伴,处处惹尘埃!

——完成于2019年4月,修改于2020年3月,再修改于2020年9月。

邱礼新,主任中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会长。

专业特长:从事中医眼科临床30余年,精研《伤寒杂病论》多年,运用经方与时方相结合,治疗部分常见难治性眼病,有较好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