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少总好狂喜大悲,经历浮沉后才懂得王维

 浅酌低吟1 2020-10-18

少年时代的我们被小心呵护,被所有人真诚相待,以为大人们说的“这个世界都是你们的”是真的。我们对未来充满幻想,对自己充满自信,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上了大学,我们必须和各种人打交道,我们不再能全然相信另一个人。工作了,要自食其力养活自己。我们不能再任性妄为。

我们要关注日益年迈的父母身体是否康健,盘算何时才能给得起首付,要接受朋友的疏远和淡漠,要接受至亲的离去和恋情的波折。我们终于明白,人生的路只有自己走,其他人都只能陪着走一段而已。

慢慢的,我们被生活磨平棱角。我们开始和大多数成年人一样,不论心里如何翻江倒海,表面总是波澜不惊。我们不再拥有少年时的大喜大悲,只剩成年人的喜怒如常。于是终于能够读懂年少曾苦背过的诗句。

人都说你爱什么,其实都是你自己的投影罢了。

如果有个诗人101比赛的话,李白肯定是C位断层出道的那个。

没有人在年少时不喜欢李白吧。不管人生境遇如何,他留在诗中的永远都是肆意洒脱、热血未凉、浪漫骄狂。少年,就应当是他这般模样。

所以,会主动地去背诵、誊写他那些甚至从未出现在课本上的诗词,会用他的诗句当做自己的账号昵称、个性签名。在那个有数不清诗文要背诵的时期,这是我们偏爱一个文人最直接也是最真挚的方式了。

苏轼、杜甫等也会是很多人的pick。苏轼,谁会忘得了他悼念亡妻的情深意重呢?谁又能不爱他“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洒脱乐观呢?谁在中秋夜不会吟诵“明月几时有”呢?更遑论他技能满点,实在是全能型的实力派诗人。

而谁又没有被李白的迷弟杜甫感动过呢?他一生经历战乱,忧国忧民,“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只要读得懂中文都可以对他的忧虑喜悦感同身受。

王维,他在许多人心中的境遇是比不得李杜的。王维被称为“诗佛”。一般人能读出他的诗中有画,能读到他诗句中的禅意佛心,但很少有人敢说真的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因为不懂,所以冷落

时过境迁,心境变了,我们慢慢地也能体会到那些曾经不懂的情绪,理解那些禅心佛性到底由何而来。或许,王维的诗正是为了给那些为生活所累的人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在经历狂喜大悲的年纪之后,历经波折困苦,如何找到自我和内心的平静,王维给了我们答案。于是我们开始理解并喜欢曾经的“敬而远之”。

01

波澜起伏的一生

王维出生望族却幼年丧父,靠母亲帮人家做刺绣来维持清贫的生活。十五岁时王维已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了大展宏图,王维远赴京城谋求功名。

少年王维才情惊人,15岁时写下“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17岁登高望远写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1岁得到岐王和公主的赞赏青睐,23岁科考夺魁,一时风光无限。而不久即被举报贬去济州。

人到中年,妻子难产,母子俱亡,此后王维游历江南。张九龄为相后王维再次入朝为官,而三年后再次被李林甫发配边疆。40岁王维重返长安,却已物是人非,故友离世,官场浑浊,王维开始定居辋川远离官场。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迫当伪官,叛乱平定后王维险些丧命,而后彻底退出官场走进禅门。

纵观王维一生,他出生于盛唐,也经历山河动荡,幼年丧父,中年丧妻丧子。年少鲜衣怒马少年郎,人到中年却几度被贬,爱人挚友一个个离他而去。若年少他还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一生才情纵横官场实现济世救民的抱负,那么到了中年以后,他一定明白了所有的蓬荜生辉功成名就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人可以陪自己一辈子,人生,就是不断获得又不停失去的过程。所谓出世与入世,是无谓争执,只要心境清明,

02

也经清冷与热烈

王维的克制清冷或许是他与生俱来的品格,不然怎么能在十六七岁的少年时期表达思乡之情时可以如此与众不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题下原注:时年十七)

在一般的情况下,如王维般“闺门之内,友爱之极”的诗人若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直接而正面地写出自己强烈的思乡情怀之后,接着通常会继续进一步重笔浓彩地抒发己身的客居之悲与思亲之烈,以充分展现异地怀乡之主旨。

尤其在“倍”字所寓含的情感已达饱涨的临界点之际,只要让情感的分量再多增加一分一毫,便会冲垮理性的藩篱而倾泄无余,以致陷溺在羁思旅愁的翻腾之中而歌哭淋漓,产生诸如“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之类的强烈字眼和动荡情绪。

而王维不是这样,他在思乡之情无可抑制的临界点之前就抽身而出,并调开笔端,转向远方亲人的角度来着墨,并且也未曾使用情绪化的形容词来描写亲人对自己的思念,而是只就描述客观现象。

正是通过“从对面说来”的间接笔法,在“两面俱到”的宏观视野下,充分曲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的幽隐情衷。如此一来,其笔调便在表面的简易平淡中蕴蓄了大量情感,那念念在彼的深情、两地牵系的血缘纽带,都表现得十分深婉有味,却一点也没有泛滥,正可谓“深于情而不滞于情”者。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或许是受他信佛母亲的影响,王维的性格中就天然含有克制情感的习惯,他是一个早熟又极慧之人,但这不表明他的淡泊寡情。相反,他的情感不但是丰沛的,也是深刻的,甚至是超出同龄人和同时代人的深刻。正是这种深刻使得他的情感不会一味的抒发,而是向内积蓄,因此在表现形式上反而似乎带有平静疏离的外观。

此后,这一叙写方式被王维频频使用,并由思亲扩展到念友,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03

一生只学得疏离

拥有早熟心性的王维,又是在何种心境之下逐渐从官场甚至俗世所抽离,我们或许可以从其诗文中略寻踪迹。

20岁时王维在宁王邸宅曾作《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其间虽“更不着判断一语”,然而,对眼前之卖饼妻与历史上之息夫人的怜惜与不忍,以及由此而来的对霸道残忍之男性权贵的责难与贬斥,都隐隐然意在言外。

而权力对王维所镂刻的伤痕便从少年十五二十时开始,伴随其此后数十年的官场生涯,不但使王维对权力场淡然以对,也使其对权力场外不得其门而入者怀有一种独特的怜恤之情与劝慰方式,甚至影响王维对整个现实世界的应对态度。

29岁时王维写下《送孟六归襄阳》——

杜门不复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良策,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此时的王维已然扩大其疏离范围,他甚至以疏离世情而杜门不出之道为处世长策,并鼓励自己的失意好友如此做。虽然并未说明原因,但从其人生经历中我们也不难理解他为何做此选择。

而此种思想从未被他摒弃过,此后他写下“吾生好清静,蔬食去情尘”、“晚知清静理,日与人群疏”等自我表白。此种去情尘、疏人群甚至对世人白眼相看的态度,也在其诗中频繁出现的十二个“隔”字表现出来,这意味着“他选择的是将自己与现实世界分隔,而不是以放任行为显示对世俗礼法的蔑弃”。

王维定居辋川后,写下《酌酒与裴迪》一诗——

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白首相知犹按剑,朱门先达笑弹冠。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

很少在王维的诗词中见到对人心险恶的直接描述——“白首相知犹按剑”。相比于杜甫“当面输心背面笑”,这才是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入木三分的刻画

已经有一生的交情却有朝一日被告知过往一切皆为错付,最亲近之人实为最想置你于死地,这是何等的令人心凉。王维在经历年少风光及其后的贬黜落难之余,窥得了这世间至阴面。

04

理性认识自我

而王维诗文中所透露出来的佛性禅心则是他所学与所感所知的理性结合与自觉选择。其中,《酬张少府》为一代表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晚年唯好静”是王维对自身内在性情禀赋之取向的清楚认识,而“自顾无长策”则是王维对外在客观社会环境之难为的深切了解,对内对外的通透认知合而为一高度的“存在自觉”;而“空知返旧林”便是王维在这高度的存在自觉之后所作的“伦理抉择”,由此乃开展“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自在生活。“穷通理”是无法一言以蔽之甚至是难以言诠的复杂课题,且其最佳答案更是因人而异。

前文“空知返旧林”的“空知”二字,即已使“返旧林”所代表的隐逸价值成为相对而非绝对,仅是适合特定个人(如王维自己)的自处之道,但却没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意味,故王维最终之“渔歌入浦深”乃以“不答答之”,借“渔歌入浦深”之景语使其取舍评价一皆不落言诠,而有随君领略之意,充满幽远深厚之韵味。

如此王维,不经历世事浮沉有所感悟是难以懂得的。如此王维,是经历世事变化后人所期望能拥有的精神状态和淡然胸怀。

今日活动

你如何理解和认识王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你对于唐诗有着怎样的不同的偏好和理解呢?在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我们将挑选2位幸运读者随机赠出一本关于唐诗的好书。

诗歌的国度

-End-

编辑:山鬼  黄泓

观点资料参考:

《唐诗的多维世界》

转载及合作请加微信:

BurningEmpty

大师身边宜聆教

未名湖畔好读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