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藏集萃》—青铜器(一)

 RK588 2020-10-18
近藏集萃
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特展
國國家博物館將最近十幾年新近收藏的文物挑選出部分精品,舉辦了《近藏集萃—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特展》,展品包括青銅器、佛造像、書畫、瓷器等類別。其中展出了一批帶有重要銘文的青銅器及平時國博並不多見的藏傳佛教造像。
宗邦重器
我國自夏代進入青銅時代,青銅器分為容器、樂器、車馬器、兵器、工具及雜器六大類。其中容器成為先秦時期祭祀時重要的禮儀用器,起到“明尊卑、別上下”的作用。同時,大量的容器中帶有銘文,則為研究先秦時期的歷史提供了詳實可靠的文字資料。

而此次展出的青銅器中基本以容器為主,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有大篇的銘文,這些銘文對於研究商、周時期的斷代、政治、經濟據有極大的幫助,甚至有些銘文所涉及的內容是首次出現的。
饕餮紋單柱爵
商前期    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4世紀
這件爵有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單柱叉立,位於流尾端連線正中間。而不是我們常見到的雙柱

這件爵從形制上看與商代早期爵相一致,上腹較粗、直壁鼓張程度較低、上下腹間折棱極不明顯、平底
本次展覽中的青銅器都不是科學考古發掘的,所以無法從墓葬形制、土層、禮器組合等來判斷其年代。只能通過造型、銘文、紋飾特征去判斷其所屬年代
龜魚紋盤
商后期    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
 “冉”方彝  
商後期    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
在這件彝的蓋和器底各有一“冉”字銘文,因此被稱為“冉”方彝。學術界認為應是“冉”族器物。

目前發現帶有“冉”字銘文的青銅器大約300余件,其中商代的有200余件,西周的100余件。有明確出土地點的大約58件。出土地點集中在兩個地域:一個是原西周京畿範圍內也就是現在的寶雞、灃西地區 和河南殷墟遺址及其周邊。

除這兩地以外,在山東、山西、湖南、湖北、河北等地都發現過帶有“冉”字銘文的青銅器。因此,早年學術界基本認為冉族在商、周時期活動範圍非常的大。

但是近幾年,有學者提出來新的看法。認為在陝西出土的'冉“器所代表的冉族,其始祖應是周文王十個嫡子中最小的冉季載。而殷墟這一地區出土的“冉”青銅器所代表的“冉”族,應屬於殷墟的商文化,與陝西的冉氏家族在區域、文化屬性上是沒有關係的。
“亞刺父丁”方觚      商後期-西周早期 
銘文拓片        
觚為飲酒器,常見器型為圓形,而方形觚是非常罕見的,這種矮體方形觚目前僅此一件。

銘文中的“朿(音 次)”為族徽,是殷商時期的一個重要方國,據專家考證,其地望就在今天河南安陽市東北40公里,西周初期還存在,約滅亡于西周晚期。

“亞朿”則也是族徽,是一個方國,專家認為其與“朿”為同一族源不同封國,目前關於“亞朿”的封地不可考。

關於“亞”字,在商代甲骨文、金文中出現頻率很高,目前有兩周比較主流的看法,一個就是認為是“次”的意思,是大宗之下分出來的小宗;另一觀點認為是商代的武職官名。
饕餮紋罍
商後期    公元前14世紀-公元前11世紀
甗                              西周早期
名牌  
這件甗的甑內壁上有六字銘文。前三字就是上面那個小圖中的前三個字,實在是無法輸入。第一個字音為“更”,第二、三個字現有的字書中都沒有,只能是暫定音為“粗”、“沉”。
本次展出青銅器銘文中,有部分字都是第一次出現,歷代字書中均未收錄,所以只能是研究者暫時定音

鄂監簋 
 西周早期  武王-昭王

銘文拓片                    
這件簋為球形簋,流行于商晚期至西周初期。在簋蓋和簋底部各有“噩(鄂)監作父辛寶彝”七字銘文。

這件簋的銘文為我們了解西周初期的監國制度提供了珍貴的文字資料。監國制度古已有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武王設叄監以監視武庚。這是“以國監國”、“監之於外”的控制方式,但是武王死後,武庚同叄監一同作亂,證明這種控制方式需要改進。

於是逐漸實行天子冊命監官進駐諸侯國內實行監督這種“監之於內”的制度。從文獻上看,這種諸監制度西周之時普遍存在,而諸監之器也多有發現。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鄂監簋也是其中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