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学之思 | 王阳明:如何不让自己成为欲望的奴隶?

 吴工图书馆 2020-10-18

01

心忙则败亡
 有人说:“心忙则亡。”在各种欲望膨胀的今天,如何能给心灵留点空白,做到有所节制?如何减轻身心之“忙”,不致成为欲望的奴隶?王阳明教育弟子时曾作解答——唯有不失本心,方能从容自在。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曾经问过王阳明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欧阳德意识到,使内心凝定是很难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意多处于烦乱的状态,有事的时候固然忙,无事的时候也忙。他寻求王阳明,是想从先生那儿得到一个答案。

 “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事务繁杂,逼使着人投入其中,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而心烦意乱,时刻充满各种杂念紊思,得不到片刻的宁静,也是一种忙。

 王阳明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相比古人,生活在今天的人要忙得多。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时刻得不到休息。以至于许多人都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我。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焦虑、急躁、浮泛、灼热的状态之中,哪怕是有了闲暇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支配,总是处在心绪烦乱、无所适从之中,感到空虚、无聊。


02

欲望是平常心的敌人
 考量王阳明关于“忙”的相关论述,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便在于欲望的膨胀。是欲望蒙蔽了自己的心,而失去了心中主宰,于是只剩下不停奔忙。

 太多的欲望左右了自己,便成为一个“逐物”之徒,一颗心灵被各种欲望控制之后,想的是这些,做的是这些,高兴的是这些,失落的也是这些。得之,心为之兴奋;失之,魂为之沮丧。付诸行动当然是为了追求这些,身体安得不忙?日思夜想的当然是这些,心性安得不乱?

 积极的人生需要学会做减法。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得失和放不下,自然处处受其牵累。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王阳明认为,我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每天都要减少,而不是增加。减了一分欲望,就恢复了一分良知,这是多么轻快洒脱的事。

 每天拼命和欲望打交道的人,是否可以拥有一颗平常心?答案绝对是否定的,因为欲望本身就是我们平常心的敌人,它存在的价值,就是让你和平常心绝缘。


03

此心不动
 今天,对于大多数人,让其放弃物质上的追求大概是不可能的,但至少不能完全被它所左右,至少应该留给心灵一点空白,至少要节制一些,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日子过得简单了,我们所谓的“忙”也会适当地减轻一些。一旦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控制,那么这个人就会终日忙乱,找不到内心甘甜的幸福,而成为物欲的奴隶。

 更重要的是,节制欲望可以让我们的本心更加真切,重新拥有身心的主宰。这样即使在不得已的繁忙和压力之下,也能更加从容、高效、有效地处理诸多工作和生活问题,人忙而心不忙。

 活着的最好状态是什么?能想到的最好的词,是从容。

 不急不缓,淡定悠闲。事再大也举重若轻,事再多也有条不紊。用做事去修行,用心境过生活。

 这就是从容地活着。

 似乎高高在上,似乎遥不可及。王阳明则告诉我们,一切的秘密也不过是三个字:“心不动。”心不动的秘密也不过是一句话:收回向外追逐的目光,重新发现内心的良知,并依之而行。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