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大利进修归来,她离开工作 16 年的公立医院,选择在社区看「感冒」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20-10-18

「一个是在做医生,一个是像机器一样应付病人和挣钱,在我心里这是个梗。我觉得医生的医疗决策不应该受到金钱和指标的影响,就应该去做对的事情,挣对的钱。」

这是郭亚丽医生从国外学习回来后的感受。

2015 年,还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工作的她,获得一次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因为曾经学过绘画、组建过乐队,喜欢艺术的她选择了艺术气息浓厚的意大利。

这成了她人生的转折点。

郭亚丽医生的画作

16 年的医生,不想再像生产线上的工具人

因为喜欢小孩和乐于助人,开朗的她选择了学医,高考考入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儿科医学系,想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进入大学后,她跟宿舍上铺的同学关系很好,没想到若干年后,她俩成了新型医疗事业亲密的合作伙伴。

本科毕业后,她回到昆明市儿童医院工作,因为喜欢外科,成了一名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一干就是 16 年。

她见过医院凌晨每一个角落的样子,记得每一个通宵做手术的夜。她经常抱着气道梗塞的孩子冲手术室,手术做完才发现自己肌肉酸痛颤抖。

这些磨练让她成长,那些吃的苦,也照亮了她的路。

在公立医院当医生,除了临床工作,还要应付各种会议、考核、评审以及行政工作,累的筋疲力尽,无法集中精力在专业上。

她说,门诊一天 8 小时要看 160 个患者,那不是在看病,是在应付,让她觉得自己只是生产线上的工具人。

直到去了意大利,她见到了心目中医患之间该有的样子。

「在锡耶纳,带我的教授每天看  10~12 个患者,需要提前预约,医患双方都非常守时。他们会相互问候,甚至贴面亲吻脸颊。因为医疗体制的不同,患者不用担心医生为了回扣开药,医生不会为了回扣行医,也就没有因为费用、指标出现的过度诊疗。一切以疾病为中心,共同对抗疾病这个敌人,那样的相互信任,让人心中温暖。」

郭亚丽医生在意大利

但国内的医疗就完全不一样,有很多医疗行为并不那么纯粹。

为了效益,给医生设定每月收患者的数量指标,组与组之间存在竞争,这是医院常规做法之一。

因此产生的过度诊疗让她感到非常不适,才有文章开头的感慨。

「我经常看到门诊医生给感冒的小婴儿开四五种中成药,这么多药每一种吃三次,奶都不用喝了;求医不是求药,医生正确的的评估和指导才是核心,哪里需要那么多药。公立医院不宽裕的诊疗时间,无法给家长提供需要的医疗指导,给家长的感觉就是靠药,所以患者才会为药买单而不是医生的价值嘛。」 

2017 年,在经过一些准备以后,她从医院辞职,与当年那位宿舍上铺的姐妹合作,在昆明开了家儿科门诊部——知贝儿科。

她那位上铺的同学叫欧茜,知贝医疗的创始人,而昆明这家知贝儿科,是知贝医疗在广东省以外的第一家。

创业困难重重,坚持就是办法

在昆明,当时给社区民营医疗机构批儿科门诊部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时候为了这件事,我和我先生往当地卫健委和各种相关机构跑了一百多趟,最后在很多老师的帮助下终于成了。反正,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不想做的事情,想好了,就不要放弃。」

这只是开始,要说服优秀的医生脱离体制,加入她们,也相当困难。

本来,靠着郭医生在临床深耕十几年的积累,医生资源不是难事。

但想靠人情和医疗该有的温度,去融化体制内固化的思想并非易事。

「我以前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自己其实也非常想出来,但现在已经做到了科主任。虽然认可我们的理念和模式,但要让他放弃主任的位置,来门诊部做一个医生,注重服务,和病人耐心交流,与其他医生不再有级别,他有点放不下。并且,也会担心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作为科室主任,管理医生,决定科室劳务分配比例,衔接相关医疗项目,决定科室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岗越迁为管理者,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机会,也没理由要轻易放弃。

但也因此促使了年轻医生的思想变革。

「科主任基本是一直到退休年龄才会退下来,很多医生在体制内没那么多机会,这促使部分医生另谋出路,反倒是给了我们机会。」

于是,在郭医生持续影响下,有想法的医生们开始讨论是不是要出来一起做这个事情。

当中很多医生因为家庭、收入等实际的问题望而却步,不过举旗的人不倒,理念和想法就会在对此敏感又自觉合适的人之间传开。

经过介绍后,郭医生认识了一个师兄的夫人,是一位妇幼保健院的医生。两人理念一拍即合,便做了圈子中的先行者。

她们不断的找人,也有借助过猎头,但理念和要求从未动摇。坚持之下,逐步走到现在的阶段。

「现在,我们全职的医生有 4 位,都有在很不错的医院的工作背景。还有几位儿童医院的医生来兼职。护士有 6~7 位,当中还有两位以前的护士长,所以护理团队也很强。」

她说,医疗价值来源于患者,对于医生来说是最直接且公平的,这是与体制内医疗最大的不同点,只有接受并认可这一点的医生才会愿意从体制的温床里出来。

「到了私立医疗,你是主任还是副主任医师都不重要了,就看你怎么做,患者对你有怎么样的认可。一些公立医院的大主任临床不一定比主治好,这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不以名头去评估一个医生,我认为这是『纯粹医疗』的另一面。」

理念的力量,不容小觑。把理念变成现实,坚持下去,就会获得更多的支持。

郭亚丽医生本人

两个月现金流平衡,疫情后营收良好

她是怎么做的?

克服诸多困难后,这家在昆明市二环以内,面积约 500 平米的知贝儿科,于 2017 年底顺利开业。

儿内科、儿童保健科、哺乳门诊、成人内科、及口腔科配置齐全,而因为郭医生的缘故,儿童耳鼻喉科成了这家知贝儿科的特色。

 昆明知贝儿科最初的全家福

开业两个月后,便达到了现金流平衡。一个在公立医院工作 16 年的医生,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是昆明的市场环境。昆明当地没有其他新型医疗机构,先进入市场能占领高地。

其次,当地的医疗资源并不丰富,医生有三甲医院的工作背景,还有市儿童医院的医生坐镇,这家机构在社区自然有很强的吸引力。

再加上知贝医疗的整体运营战略,是在线上开展专业的医疗咨询及育儿相关的业务,累计足够的粉丝用户后,再在线下开店,自然能缩短旗下门店的平衡周期。

而郭医生对这家门店清晰的战略设计,印上了自己的标签,让昆明的知贝成了除广州外最先达到盈亏平衡的门店。

作为一名有 16 年工作经验的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能非常专业的完成耳鼻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而这些症状都常发生在感冒中。

「对于面对社区的医疗机构而言,抓住患者某一个需求,做深做透是很有价值的。而对于医生来讲,把这些大家称之为的『小病』看好,也未尝不可。但实质上,解决这些小问题也是需要足够优秀的技术。」

郭医生以自己的专业为支点,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展开了她在整体运营策略上的上下游设计。

她重视科普和线上咨询,在「上游」获客这一环节,让更多患者知道并建立相互信任。

而科普这件事,对于医生、患者及机构来讲,是一举三得的事。

「把你懂的事总结清楚再说给别人,还得让别人懂,科普首先就有助于医生自己知识体系的精进与生长。而患者能直接获得有价值的知识,还能建立信任,最后遇到问题才会来机构找你看病的。」

「我在微博坚持做科普,很多一直追随我科普学习的朋友们,会打飞的到昆明找我看病。」她说,这是非常温暖和感动的部分,感恩大家。

郭医生的微博截图

在「下游」,郭医生与一家私立医院合作,花了两年时间在医院内建立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科室,需要做全麻手术的患者,可以到这家医院完成手术,能更加完整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而她自己也能重新回到挚爱的手术室。

郭医生的做法,给很多机构都提供了一个经典的蓝本。

找准一个支点,围绕中心点打造科普、线上咨询的上游,门店诊疗运营的中游和医院科室的下游,形成完整的医疗服务链条。

这样的模式,即使面对疫情的冲击,也毫无畏惧。

「我们疫情后恢复得挺快的,现在还有增长,疫情的影响是普遍的,也不只是我们这个行业,但我们自己要做好准备。」

而这一切,都是郭医生带领团队努力一步步做出来的。


*本文整理自郭亚丽医生的电话采访。

题图及文中图片均由郭亚丽医生提供
内容策划:周天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