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往事回首——京山一中校园春秋

 鄂中京山 2020-10-18

状元池

政工楼

这口水井,既是全校师生的饮用水,也是生活用水,可以说十分宝贵。那个时候没有空调,不仅冬天取暖靠烤火(又提烤火),夏天降温也只能依靠自然力量。井水洗浴,自然是天然的降暑良方。夏天的晚上,我们常常会等到夜深人静之后,穿着短裤,提着水桶脸盆,去井边冲凉,以解暑热。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都知道,从水井里打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水首先要有一只桶,桶的提手上要栓一根粗细得当的绳子,我们那时用的是麻绳,比后来用的塑料绳好用,主要是不伤手,也环保。


初学打水的同学,绳子系着桶放进井里,无论怎么摆弄,却总是打不上来水。有的想办法,将桶口朝下,直接扣下去,除偶尔能扎进水里,装些水出来。这个方法不是很稳定,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校园里就有活雷锋出现了,专门帮不会打水的同学打水,记得有个姓彭的同学,每天晚自习都是最后一个去教室,一直在井台上为有需要的同学服务。毕业后有次问及此事,他一语泄露天机~~不会打水的一般都是女生!


还真是的,男生打水一般都没有问题,好像这个技能与生俱来。我们只是把桶放到井底,桶底接触水面之后,轻轻地左右晃一下井绳,让桶晃动起来,然后快速松一下井绳,桶口就会扎进水里,再使劲提上来,就是满满的一桶水。简单且娴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次,一个同学冲凉后回来,告诉了我们一个令人心跳的消息。原来,他在井台上往下放水桶时,怎么也放不下去,好像被什么东西挡住了,试了几次都是如此。最后他发现井台上还垂放着一根绳子,他慢慢拉上来一看,原来是一篮子卤菜,原来那股直钻鼻子的香味就来自这里。他顾不得多想,小心地从上面撕下一小块,塞进嘴里,还没等尝出味道,就下了肚。他不敢在井边多呆,澡都没洗就跑回来了。说着伸出手给我们看上面的油迹,怕我们不相信。


我们肚子里的馋虫仿佛都被勾起来了,大家都站起身,提起水桶,想去井边。不行,这样目标太大,容易暴露。有人提醒。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每次只去一人,以品尝为主,不可多取,细水长流。


这种状况大约持续了一个星期,寝室里的几个人嘴上都跟抹了油似的,在同学们面前都喜形于色,口蜜腹剑,暗藏得意。突然有一天,回来的同学沮丧地告诉我们,没有了。是不是今天没有多的?有这一问,是因为我们对食堂的饭菜都留心关注着。是啊,也许是偶然,今天没菜了。


不料此后的好多天,井里再也没有美味出现了,直到大家失去希望。时光在流逝,毕业不再遥遥无期。就在大家集中精力备考,快要忘记这个话题的时候,有个同学忽然问,你们知道卤肉怎么没有了吗?那晚我吃得太多,估计被食堂师傅发现了。


他等待的同学们的责怪没有如期而至,大家埋头复习,没有人搭理他。


大考结束,两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当我们最后一次去食堂打饭的时候,食堂师傅在我们的饭盒里额外加了几块香喷喷的卤肉,对每一个人说了同一句话:


多吃点,以后你们再没机会吃我的卤肉了。如果还想吃,就回来看看我。


2017年8月7日,写于北京石榴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