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帼】详问诊,从细节寻找血糖升高的原因

 zjshzq 2020-10-19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魏 帼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

《中国临床营养网》签约营养师

擅长:营养不良、超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和妇女、儿童的营养治疗,对于如何协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丰富经验。

坐诊时间:每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文章首发于《医师在线》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前阵子,网上一个患者的提问吸引了我的注意:患者自诉“体重正常,很少吃甜食,运动量也不小,但不知道为什么血糖就是升高了”。借这个契机,我想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图片来源:https://www.)


 很少吃甜食 

首先,我们要知道提问者自己对于“少”的定义是什么?是完全不吃,还是1年吃1次,或1个月吃1次,或1周吃1次?


有研究显示,多喝甜饮料会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此时是用每天饮用含糖饮料的人群和不饮用(每月少于1次,或完全不饮用)的人群相比较。即这项研究中“少”的定义是每月少于1次或完全不饮用。

其次,少吃不意味着不吃,只不过不多。那么该提问者每次吃甜食的量是多少呢?我在临床碰到过很多饮食不规律的患者,他们的典型表现是可能很久不吃某一种食物,但只要吃,进食量就特别多。比如: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向我倾诉,他一周就吃1次瓜子,但每次一吃就是2斤。该患者这样的情况,确实也算每周进食1次,但完全不能当作少吃的情况。所以,临床对于患者所言“很少吃甜食”,医生要注意询问清楚进食频率和进食量。


体重正常 

体重正常是有诊断标准的,最简便的方法是通过身体质量指数(BMI)判断,计算公式:

BMI=体重(kg)/身高(m)2 

比如患者身高165cm,体重60kg,其BMI=60/ (1.65)2 =22kg/m2对于国人来说,BMI在18.5~23.9 kg/m2可算作体重正常。所以,该提问者应先根据BMI计算公式判断自己的体重到底是否正常。
此外,临床上还应同时考虑患者近期的体重变化情况。如果患者短期内体重下降至正常范围内,那么有可能是糖尿病的多饮、多尿等症状导致身体消耗较大而出现体重下降。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情况确实不太多见了,但作为医生,我们不能完全忽略这个问题。所以,如果情况属实,那么即使患者现在的体重正常,但其也不能完全归属身体健康人群。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患者原来的体重即属于肥胖的范畴,即使目前体重下降后能给人很大的视觉冲击,让身边的人觉得他瘦了很多;但若计算BMI发现患者的体型评价仍在超重范围内时,患者就不能算体重正常。

最后,还有部分人群的体重、BMI可能都在合理范围内,但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测(一种可测量身体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含量的方法,但注意并不是测定血液中脂肪的含量)却发现体内肌肉、骨骼等重量较低,反倒是脂肪含量较高。而过多的脂肪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出现糖耐量下降等问题。所以,这部分“体重正常”者出现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运动量不小 

对于运动量的定义,每个人都不一样,根据书本上既有的定义来给运动量制定一个框架没有错,但当落实到个体时,实际的意义就不大了。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运动习惯也不一样。

以我为例:我向来不喜欢跑步,去年跑3km都气喘吁吁,而且还要做充分准备才敢迈开腿。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虽然对跑5km不太发憷了,但对于10km的敬畏感仍然存在。即使能坚持下来,但是每公里7~8分钟的配速,总让人觉得我是在快走。那么,每周最少跑步10km,每天步行 6000~8000步,同时最少运动30分钟(运动内容包括举铁、瑜伽、骑车等)的我,能否算作运动量不小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健康人群的运动建议是:每天步行6000步;每周3次,一共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此处的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各种球类、跑步等。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我的运动量是达标的。所以,临床上判断患者的运动量是否达标时,我们也可以参考健康人的标准,再结合患者的病情来做综合分析。


 小 结 

综上,即使最后能判断提问者所说的情况属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患者的血糖就是平稳的。因为除上述因素外,临床还需要考虑患者全天的饮食量。

比如,有饮食控制苛刻(主食、粗粮、蔬菜、水果都不吃)的糖尿病患者,但其血糖、血脂却很高;进行详细的膳食调查后发现,他每天的饮酒量在半斤左右。又如肉类进食量控制十分严格、一日三餐都进食粗杂粮的糖尿病患者,却因为从小的饮食习惯,每天都用白糖、冰糖等烹饪。还有不吃蔬菜、水果、大豆、奶和鸡蛋的糖尿病患者,但其每天都去吃烤串,且每次进食10串以上......


所以,想要身体健康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由很多因素综合决定的。对于部分患者自认为做得不错,结果却不令人满意的,医生应积极寻找问题的根源。除疾病专科就诊之外,也可以建议患者寻找营养科医生指导,从营养和生活习惯的角度寻找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