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连梅 | 真有大批儿童因为新冠阳性导致全身血管发炎吗?川崎病罕见吗?

 冀连梅药师 2020-10-19

我点开看了一下内文,文中说的事情是意大利和英国出现儿童川崎病增多的路透社新闻,新闻的原标题是:意大利、英国探究新冠和儿童川崎病的相关性。

新闻中说,在意大利新冠疫情的重灾区贝家莫地区,发现了大量患严重川崎病的9岁以下儿童,不过,是否和新冠相关尚未明确,仍在研究中,还没有得出肯定的结论。

美国一篇即将发表在美国儿科医师协会《医院儿科杂志》上的预发表文章“新冠与川崎病:新病毒与新病例(COVID-19 and Kawasaki Disease: Novel Virus and Novel Case),也报道了一例新冠阳性合并川崎病的六个月大宝宝。

根据以往的流行病学资料,川崎病在亚洲高发,不算罕见病,在欧美发病率不高,可以称为罕见病。

川崎病这个病的名称由来不是因为首先发现病例的地点在川崎,而是最早发现这个疾病的人是日本医生川崎富作,由他的名字命名而来。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简称KD)又称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常常发生在5 岁以下婴幼儿身上的急性、发烧性、出疹性疾病。

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高烧、皮疹、口唇红、手掌及足底脱皮、以及淋巴结肿大等。截至目前,具体病因仍然没有研究清楚。

这个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烧,身上同时伴发有疹子,所以常常会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手足口或猩红热。

因为以往欧美不高发,因此最近新冠期间,欧美也在提醒儿科医生注意这种病,以避免误诊。

判断是否患上了川崎病,主要看有没有以下6 个方面的表现:

第一,持续发烧5天以上,发烧大多在38℃~40℃。

感冒通常发烧3~5 天会自动退烧,持续5 天的高烧,一定要排除川崎病。

另外,与感冒相比,川崎病患儿发病初期常常食欲不振,精神不好,多数在发病之初就比较严重;而感冒的患儿发病初期常常吃、喝、玩不误,精神状态还好。

第二,双侧白眼球、结膜充血,但没有眼部分泌物。

第三,口腔和咽部黏膜充血,嘴唇发红并干裂,并呈现杨梅样舌。

第四,颈部淋巴结肿大。

这一症状是所有主要症状当中出现频率最低的一个,两岁以下患儿出现的比例可以低到50%,很多两岁以下患儿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

第五,躯干部形成多形性红斑,但没有水疱或结痂。红斑或者是渐渐消退,或者是形成更大的斑,像地图一样。

第六,发病初期掌心和脚心出现红斑,手心和脚心红肿,如同冻疮一样硬肿。发病的第10~15 天进入恢复期,开始出现手指和脚趾的膜状脱皮。

对川崎病的诊断比较简单,6 个症状中只要出现5 个就可以确诊

如果6 个症状中只出现4 个,但可以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或心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冠状动脉瘤(或动脉扩大),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确诊为川崎病。

如果能避开误诊,早发现早治疗,川崎病并不是疑难杂症。在儿童发病12 天以内治疗都算早期,绝大多数儿童可治愈,对它的治疗也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治疗药物:

第一个治疗药物是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

90% 的儿童,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所以,使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后,一般在48 小时之内,持续的高热就可能退下来,也可以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

孩子通常在一周左右就可以出院,但冠状动脉的病变有可能滞后,所以在治愈后的两个月内,要继续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并定期进行心脏彩超或者复查心电图。

第二个治疗药物是阿司匹林。早期需要的剂量会比较大,主要是针对炎症,后期继续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是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状动脉的血栓。

早期诊断早期及时治疗,川崎病导致的心脏并发症并不多见,家长们不要被网络上的可怕新闻描述吓到,平时多储备疾病方面的科普知识,病到临头时,早发现避免误诊是预防此病心脏后遗症的关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