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慵懒,要节奏感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今天,孩子们放假回家了!农历小年,举家欢庆!祝所有的家庭都和谐欢乐!

    我们有说过年话的传统,也就是说过年了,多说吉利话,祝福的话,少说扫兴的话。但是,我作为老师,还是要说一些提醒的话。

     我担心孩子们放寒假回家之后陷入家庭的安乐窝里,乐不思蜀,变得慵懒。作家长的都知道,孩子想家,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对孩子行为的包容甚至纵容,没有学校纪律的约束,孩子们非常放松,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作为老师,担心可能不是多余的。

    所以,我想在这里提醒孩子们假期生活要注意八个字:不要慵懒,要节奏感。

     其实,人在任何时候,生活有了节奏感,才会充实快乐,才会心里感觉踏实,也有利于健康和自己的发展。当然,这种节奏感需要和自己的身份相符才行。如果睡懒觉、玩耍、游戏、熬夜,每天如此,可能也叫作节奏感,那恐怕与你作为高中生的身份不符。

    所以,我们在祝大家包括孩子们春节快乐的时候,我想再较较真,到底什么样的假期生活才是快乐的,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春节快乐,寒假快乐。

     我以为,还是引用梁启超关于快乐的表述更能表达我的意思,梁启超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快乐必须首先符合两个条件:一是不能以他人的痛苦为条件;二是不能为以后的不快乐埋下隐患。

     如果你的假期生活慵懒的话,肯定会导致父母的情绪低落甚至痛苦,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哪个父母会容忍孩子过分贪玩的慵懒;所以,真正快乐的第一个条件不符合。其次,你假期的慵懒,会导致你开学后长时间难以适应开学后的生活;况且,在其他同学假期里都在努力的前提下,你开学后会突然发现,你的学习与你的同学拉开了很大差距,你本来稳超的同学,可能一下子变得比你好很多,这就叫做弯道超车,你的郁闷可想而知。也就是说,你为假期后的不快乐埋下了隐患。

      现在看来,假期慵懒确实是不可取的,你以为的快乐其实不是真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有张有弛,劳逸结合的。真正的快乐是在有学习,有运动、有放松,有读书,有亲情中度过,是在一种节奏感很强的充实中度过,有成就感,有踏实感,这样的假期才是真正快乐的假期。

     当然,无论家长也好,孩子也好,这个假期如何度过,最好还是协商一下,必要的话进行认真深入的谈判。一定要记住,所谓的谈判,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双方都有让步,这才叫谈判,否则,那叫抬杠,或者叫做战争。

      谈判的结果必定是:孩子的生活既不像父母期待的有那么多学习时间,也不像你自己设计的有太多玩耍游戏的时光。都退一步,寻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无论如何,每天都要有学习上的收获,年三十和大年初一可以有所变化,改为另一种方式的学习,那就是观察,欣赏春晚,观察民俗,体验亲情,交流思想,这也是学习。

    放假了!作为一个老师,躲在一个角落里,发出一声期盼的呼唤:不要慵懒,要节奏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