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句话再别对孩子说了,可惜很多父母还在继续!

  平凡的人 2016-12-31
??孩子生病了该怎么推拿,小儿推拿妈妈班,帮助娃爸娃妈们减少儿童用药,远离伤风感冒,呵护孩子健康!


文|亲子微时光(nnmafx)


三句话不离孩子,三句话不离成绩


家长聚在一起聊天时,总是三句话不离孩子;聊到孩子时,总是三句话不离成绩。


父母一提起成绩,神经就突然绷得很紧。和其他父母聊天的时候,斤斤计较,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多考了一两分,就会觉得很开心;对自己家孩子,成绩差的时候恨铁不成钢,成绩好的时候精益求精、恨不得快马加鞭,更上一层楼。


其实这也无可非议,在现在这个社会里,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是最可靠也最公平的一条道路。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是唯一的上升机会。


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过上好的生活。且不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最起码可以照顾好自己,衣食无忧,不用为了柴米油盐而灰头苦脸,在人前可以投得起头来说话。


有一个说法, 孩子是上辈子的债主,这辈子到父母家里来讨债了。说得刻薄又荒诞,但确实也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自从有了孩子,家里所有事情的重心都向孩子倾斜。父母的下半辈子,更像是为孩子活着。


为孩子赚奶粉钱,为孩子争取好的教育资源而奔走,为孩子上学的生活费而操劳,为孩子吃力不讨好地找对象,添着白发、弓着背给孩子带孩子……


自己能做的都为孩子做了,问心无愧。同时,父母当然也希望孩子自己可以争气,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当孩子因为玩闹而荒废了学业时,父母会恨铁不成钢地批评:“爸妈为了你天天起早贪黑的,你看看你的成绩,你对得起我们吗?”


这句责备里面,无疑满含着父母对于孩子的满满的爱,但同时可以看到,很多父母,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自己曾经枯萎的枝条在孩子身上重新点燃绿意。其实,这是给孩子的成长上了一把沉重的枷锁。


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


有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没有能够完成的,希望在孩子身上现实,然后不由分说地把孩子纳入自己的阵营,开始为孩子事无巨细地规划人生。

唯成绩是论,时刻盯着孩子有没有在努力学习的轨道上,这注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役。


在父母严苛管理下、不懂得玩耍的孩子,最后都变成了平庸而无趣的大人,或者忙碌而不知快乐为何物的所谓精英。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们不仅需要优异的成绩,也需要玩耍的快乐和自由的空气。以牺牲快乐的童年为代价,换一个成功的中年,是不值得的;何况,这种交换并不一定成功。


他们也需要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父辈的老路,不一定适合他们的脚步。父母的期望,对于孩子稚嫩的肩膀太重,背着重重的壳,只能是蜗牛的速度。


父母有父母的人生,你的下半辈子不一定要全部花在孩子身上的。你有对孩子的责任,但不是孩子的奴仆。你尽可以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请不要把自己的压力归因于孩子,说“我这么累这么拼命,都是为了你”。你的辛苦和劳累,和孩子无关的,而往往是和你的能力成反比。


孩子并不是罪魁祸首,不要让孩子背负太多。父母认为对孩子好的,不一定就真的是对孩子好;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想法,适合大多数的,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父母的人生和孩子的人生,在很多交集上互相温暖,互相照亮,然而,它们不应该拧成一股分不开的麻绳。


试着停下说教的嘴巴,打开倾听的耳朵。去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会让大家都轻松一点。让孩子张开他们的翅膀吧,而不是在爸妈安排好了一切的铁笼子里,做一只精致而乖巧的金丝雀。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