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给孩子压力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答案不是压力适度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一

   相信很多家长会与我有一样纠结——为了让孩子学习更努力,到底给孩子压力大一些好,还是小一些好,还是不给孩子压力顺其自然?或者有人会说,压力适度最好。

    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答案,我想说的是,我们可能都误会了压力大小与孩子学习努力、成绩提高之间的关系。即使有的家长自以为给了孩子较大的压力,然后孩子学习成绩提高了,我也可以负责任得说,你给孩子的压力绝对不是孩子学习变好的主要原因,甚至可能连次要原因也算不上,顶多算是巧合吧。

   有的家长肯定不以为然,那我们就一步步分析。

   二

    我绝对不是说孩子不需要压力,注意这里我们的表述:家长给孩子压力。我的意思是说:无论你给孩子的压力是大是小还是适度,都要让孩子转化成自己的压力,准确点说就是自己认可的压力。

    这是一个前提,否则,无论你给孩子的压力是大是小,可能都不起作用,或者说会起到与你的意愿相反的作用。

    可能有的家长会问:如何让孩子认可我们所给他们的压力——比如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前程。

   篇幅所限,这个问题先不探讨。

   先打个比方对上面的说法进一步阐述。我们把一样东西让孩子背着,告诉他,把这东西背到某个地方,背的越多报酬越丰厚。

  这件东西我们就把它看做家长给孩子的压力。我们分几种情况来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第一,如果孩子不相信你的话,他不认为这东西会带给他报酬,那么,很简单,即使这件东西减轻了重量,他也不愿意去干这件事情。

   第二,如果你强迫他,他就会想办法对付你,或者逃避,或者逆反。听话的孩子则会被动得痛苦得忍受。

   第三: 如果孩子相信这句话是真的,你觉得他能背多久?如果是沉重的东西,那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孩子就会疲惫不堪。即使不是很重,老百姓有句话“远途无轻载”,就是说,时间久了,轻的东西也会变重。

  所以说,即使孩子认可了你的压力成为他自己的压力,也不是说没有了问题。那么,我们现在想象一下,如果孩子想到了更好的办法把这东西运送到你和孩子都认可的地方去呢?比如,造一个有轮子的小车,既能够加快速度,又能轻松一些。

    这个更好的运送东西的办法,其实就是孩子在学习中不断钻研的技巧、方法。所以,我们会发现,压力大小所起的作用,是与孩子的学习方法技巧相联系的。

  五

    心理研究发现:人面对的压力挑战与解决问题的技巧能力之间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压力挑战超过一个人的能力技巧,人就会感到焦虑。一个经常处于焦虑状态的孩子,很难取得更好的成绩;反过来,压力挑战低于一个人能力技巧的时候,人又会感到索然无味,进而厌烦。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挑战压力与人的能力技巧相匹配,这句话不新鲜,注意下面一句话:当挑战不断增加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寻找或者更新我们的方法技巧,否则焦虑就会找上门来;而当能力技巧提升的时候,我们再自我加压,给自己制定更高的目标或者挑战,防止出现厌烦。

   上面这句话如果家长还不是很理解,你问问孩子打游戏时候的感受,他肯定会给你解释的很清楚。所以,你看,孩子打游戏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能够在可控的打游戏之中领悟学习的真谛,那就太好了。

  六

   关于压力大小问题,还有需要说明的:孩子们确定目标的时候不要太贪心,不要相信目标远大才能动力十足的心灵鸡汤。最好的办法是注重过程,在过程中不断体验一种小欣喜的感觉,这个过程可以这样来表述:定小目标——短时间实现目标——体验小欣喜——再定小目标——再体验实现目标的感觉,或者,未实现目标——调整目标——短时间实现——体验小欣喜......

   这样的好处就是你会不断让自己的挑战与能力相匹配,相匹配的结果就是你会经常体验实现小目标的愉悦感觉,心理学上叫做心流(Flow)的感觉。

    终于有一天,你发现,尽管你没有给自己定大目标,但是无数小目标的实现让你大目标的实现突然来到了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