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师,我最近情绪不好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有个班主任在暑假里布置了一项特殊作业,21天不生气,当然不仅仅包括学生,还有学生家长。结果班内只有一对双胞胎和家长做到了,其他家庭都没做到。看来,要想做到不生气是件很难的事情,尤其是孩子在假期里,和家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冲突。

   其实,每个人的情绪都会经常出现波动,因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外在干扰太多。所以,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尽快消除消极情绪,防止负面情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当然,作为一个老师,面对那么多学生,就更有必要研究这个问题。

   我以一个学生的案例来展示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

    有个学生告诉我,他最近情绪不好,也不知道为什么?烦躁,易怒,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

  按照一般的程序,我该是问他,最近有什么烦心事啊?是不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还是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

    但是,时间关系好像不允许我们进行这么复杂的交流,我知道这样的问题很有可能不是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况且,简短的几句安慰和劝说也可能于事无补。

   二

   更重要的是,我想让孩子自己学会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毕竟,老师不可能经常在身边。即使在学生身边,那么多学生,老师可能也照顾不过来,所以,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授之以渔”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知道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我心想,如果让孩子试一试,说不定会有效果,反正没有副作用。每个孩子都要长大,而长大的标志就是可以让自己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变化,这种变化当然包括心情的变化。

   三

    我告诉他,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是人与内心的关系。既然你感觉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烦躁,那么,姑且认为这是第三种关系,也就是自己与内心的关系。

   我告诉他,有四个步骤,可以来解决他的情绪问题。这四个步骤分别是:识别,接受,探究,非认同。

    四

    首先识别这种情绪,也叫觉知,意识到自己正在受负面情绪干扰,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情绪,比如“这是嫉妒,它在敲我的门了”,这种情绪继续下去会有什么危害?

   其次,接受它。虽然它会有危害,但是,我如果拒绝它,它会更猛烈地骚扰我。就像我们如果因为焦虑而烦躁,会因此更加焦虑一样。告诉自己,负面情绪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来了,那就来吧,我们可以坐下来谈一谈。

   五

   谈一谈,其实就进入了第三个步骤,探究它。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比如:我有时候烦闷,有时候焦虑,有时候担心。那么,我到底担心什么?为谁焦虑?有必要吗?这样下去对解决问题有帮助吗?还是起到相反的作用?

    最后一个步骤是非认同。和它谈完之后,就要送客了。因为你已经认识了他,告诉他,你可以在我这里呆一小会儿,但你不是这里的主人,现在请你离开,请原谅。

  六

    为什么要有这四个步骤?因为我们有了负面情绪之后,往往会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它就像一片沼泽地,我们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而当我们安静下来,认识到这是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出办法逃离出来。否则,我们会因为害怕而羞愧,因为羞愧而愤怒,从而不断层层加码,不断附加不必要的想象的消极情绪。

   如果我们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识别它,觉知它,然后放掉它,我们就能重新回到起点,回归正常。

   唯一的遗憾是,学生还没有反馈给我实际的效果。但是,我自己曾经不止一次地用这个办法成功得控制了自己的情绪。

   七

   一个人的心理变化会影响生理的变化,这是已经被证实了的道理。不仅是学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把那些偶尔造访的不速之客尽快逐出我们的心灵,还心灵一片快乐愉悦的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