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四种管人的境界,得其精髓,可成大事业

 自我实现123 2020-10-20

道德经:驭人之法,仅此四种,能得精髓,众莫能违!

说到底,《道德经》其实是一本统治阶级读物,所以当中,有很多关于获取成功,驾驭他人的法门,经过2500多年的岁月荏苒,光阴穿梭,放到现在,依然具有非常大的研究价值!

今天还是继续来分享其中的一个章节,聊聊如何“驭人”,驭,取其统帅、控制、影响之意。本章节原文较短,但含义较深,会将这四种方法一一列举,废话不多讲,先看原文: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四种管人的境界,得其精髓,可成大事业

我们还是老规矩,先来翻译原文,再来一步步分解:至高无上的天道皇权,一旦运转起来,最高级的,就是使人感觉不到存在。如果差一点的,别人会来亲近他,赞誉他。再差一点的,别人都会害怕他。最差的,别人会反过来羞辱他。

“信”一旦不足,也就无法获得别人的信任。时间很长远的话,一定要谨慎的发布政令和言论。功成事遂之后,老百姓都会说,这很自然!

以上是原文解读,讲到了四个“驭人”的层次,又讲到了原因,讲了方法,讲了结果。我们根据这段文字,就可以了解到:“哦,原来被人亲近和赞誉,并不是最理想的境界。”城南先来详细分解这四个层次,最后做个总结,希望阅读此文的朋友,能以他山之石,攻自己的“玉”。


道德经:四种管人的境界,得其精髓,可成大事业

最低层次的“驭人”之法

我们需要先来设定一个人物,因为多少有些不敬,就只好拿城南先生自黑吧,反正后面有好处。假设我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每天只是考虑自己,把员工当成了纯粹的赚钱工具,整日里殚精竭虑,就是想如何从员工身上榨取价值,我会有如下举动(前方高能,请勿对号入座):

我会对员工强行灌输概念,告诉他们,公司就是你的家啊,你当然要为这个家做贡献啊。你加班,我不发加班费怎么了,你在家里干活,你爸妈会给你工资吗?我会画饼给员工,等公司壮大了,我给你们每人买套房,还配台车(事实上,我连社保都不想给他们买)。

我还会朝令夕改,今天一套标准,明天又另外一套标准,反正公司是我的,我说了算,你们只能服从。我还任人唯亲,我喜欢谁,就提拔谁,某某的业绩不错?对不起,我不喜欢他,就让他待在基层吧。反正我有一百种作死公司的办法,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做不出来的。

这最低层次的管理理念,一塌糊涂,不说也罢,要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道德经:四种管人的境界,得其精髓,可成大事业

靠权力和威压去“驭人”

如果“我”缺乏沟通的技巧,缺乏谨慎的布局,缺乏让人心悦诚服的手段,那怎么办?自身不行,就只能拿附加在身上的东西去实现目标,比如权力,比如资历,比如情绪,等等等等。

员工不听我的,他坚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我只好干巴巴,凶狠狠的问他:“现在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你不想干就给我走人!”我们有些朋友,在家里也是这一套,伴侣和我们的意见相左时,也会蠢血上涌,心跳加速,曰:“这个家是谁做主?”

呜呼,员工听到这样的话,如果不是急需这份工资生活,十有八九真的走人了。家里伴侣听到“谁做主”这样的问题,只怕几天都不会有好脸色,以后家里碰到难事,保不齐对方马上就有一句:“家里不是你做主吗,你倒是想个办法来解决啊!”哀哉!

靠德行去“驭人”

有这么一些人,在家庭,在单位,在团队,都有一种人格魅力。TA关心友爱,体贴照顾,想你所想,急你所急,当你要需要的时候,他都会及时出现。TA不会蛮不讲理,不会冷嘲热讽,不会阴阳怪气,不会落井下石。

这样的人,如果再加上清晰的头脑,超前的眼光,扎实的作风,周密的规划,简直就是我们的福音,跟随这样的人,觉得既能体现价值,又能获得丰厚回报,简直是“要面子有面子,要里子有里子”,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亲近他,赞美他呢?

道德经:四种管人的境界,得其精髓,可成大事业

靠“信”去“驭人”

吾师老子先生认为,用“”去“驭人”,才是最高级的。就像某些大公司,某些大团队,领头的这个负责人,就能做到这一点。具体是谁,我就不点名啦,点名有拍马屁之嫌,有拍马屁的嫌疑都不怕,问题是没有人给我好处,没有好处的事,少干,哈哈。

最会管理的人,是靠诚信、制度去管理他人,不会去干涉别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让你知道有这么一个人,但和他并没有什么私人方面的交集,我们的心,是安定的,安全的,我们知道,在他的领导下,有功必奖,有过必罚。

我们知道哪些是能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我们做好了,会得到什么,做不好,会失去什么。我们清晰的知道,无论发生了什么,都不会被抛弃,不会被放弃,不会被牺牲,这才是“信”的真谛

结束语:

人或为了“五斗米”,又或为了圆自己一个梦想,又或想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甚至是抱着“来都来了”这么一个想法,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踽踽而行,不心甘也好,不情愿也好,我们始终脱离不开“管理和被管理”这个社会的本质。

无法抗拒的事情,不如多一些了解,多问几个为什么,多一些换位思考,或许,“走过前面那个山坳,就会有一条大道”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