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联墨文章查看

 太阳红山水之间 2020-10-20

记者:对课是中国传统私塾的必修课,但现在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阶段都没有系统的对联课程,对对联的传承发展,您怎么看?

楼宇烈:对课的教育非常重要,这是中国启蒙教育的必修课,是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抛弃掉实在太可惜了。这些年我一直在呼吁重视对联教育。


首先,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又放在第一位,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对联有丰厚的道德蕴含和广泛的生活应用,生活中处处有对联,事事皆可对,是太好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其次,对联是中国语言基础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对联的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中国语言文字的美。语文是语言和文字两部分,现在学校的语文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没有把语言文字讲清楚。中国的语言有声、韵、调,分四声平仄,中国的文字包括音、形、义三部分,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文字不仅表音还表义,世界上本来有表义的文字,因为嫌复杂大都走了拼音化的道路,文字拼音化的趋势也影响到了中国,简化字就是文字拼音化的产物,正如有人讽刺的那样,“亲(親)”是可以不见面的,“爱(愛)”是可以没有心的。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用的是口和耳、文字用的是眼和手,口、耳、眼、手协调配合才能写出东西来,而思维不仅仅是大脑的事,大脑是众髓之汇,所谓“脑为髓之海”,思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所以我们说“满腹经纶”“胸有成竹”。


对联就是将中国的语言和文字发挥到极致的艺术。写一副对联可不是简单写几个字,既要考虑字词句的搭配,又要声律和谐,需要使出浑身解数啊。我给你们杂志写了一副对联就表达的是这个意思:

搜肠刮肚协声律;

妙想奇思巧对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