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生飞 | 天下第一堡——安吴堡

 醉歌文苑 2020-10-20



天下第一堡——安吴堡

作者 :王生飞

这是一个平凡的小山村,内涵却很丰富。闻名遐迩于全国。逐渐地被发倔,研究,成为一座影响波及深广的古堡。

 在关中这块白菜心的泾阳北部,嵯峨山脚下,漫斜着向南走几里。唐德宗陵东南斜下方,两行不规则的街道住着百十号人家,街道两侧平房,小楼参差不齐,红漆铁门几乎难以辨别记忆那家是那家,靠数着由东向西第几家弄清要找的人家,街道周边也有零散的农户住房,整个街道并不工整,收拾的倒也干净,与现代社会的道路相比,路虽然全是水泥面,但很狭长窄卡(qia),人一多就显得拥挤了。原六间厢房带倒座,木门 胡基 青砖瓦房,被砖混两层小楼所替代,偶尔一院两院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舍残存,与这个时代和大堡的声很不搭调,村中却又几处明清建筑群落甚是特别。

这个村结构小,简单明了。主要是由吴家大院、吴氏陵园、迎祥宫、望月楼四部分组成,加上零散的外户和久居的吴氏后人,便成村的整体。

吴家大院由五个院落构成,每个庭院深沉幽静。曲径台阶青砖青石铺就,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气场沉郁氛围凝重,让人觉得高深难测。东院为正,厅房正中,朝南采光,拾阶而上,显得高昂,厅内结构古朴大方,砖雕饰细致,给人的感觉庄严肃穆,那是族内长者、主事者议事会客的地方。



两侧厢房东西对称,寝室书房主重位尊按中国传统习惯风水安排。庭院深深,台阶高低有致,瓦鱼缸皆在庭中,水瓮居中,据说在里边养鱼,植有荷花,表示年年有余。中院厅稍大,庭院稍阔,显得豁亮一点,是全族人较多活动的地方,当然是议事安排为主,并非聚会,相当于当今的会议室,当然两侧厢房  ,但无就寝安排,想必是重要客人或者少许来人休息的地方。西院东院北院结构几乎一样,不同的是较之东院中院正厅台阶低得多,恐怕这与权重尊卑族中地位有关吧。

整个建筑内配装精美典雅,更透露着威严和显赫。年代久远,一次次破损,一次次修复,难免有点改观甚或走样,但当年的风采和豪华余韵犹存,依然感受到阔绰富有高贵。

如果不是多次到过这里,的确,消除不了“这是一个小山村”的印象。因了地处偏僻,外观普通,面积小,人口少,又被众多农舍掩映,也没了城墙,更没了东南西北防守和封闭的四门,如今开放散状东西布局,水势向南,四周坦坡地,是典型的山村风水选址。

对于村名“安吴”中含意安顿、安居、安宁、安定吴姓人家,尚可猜测臆断,即符合中国农民小农经济心理和向往而取名的实际,但挂个堡字却很费解。也有说元代在这里建了迎祥宫,取名庵吴堡,清代取谐音叫“安吴堡”。“庵”在众多人心目中,尼姑之地,不可,就是庵房,也是普通或稍殷实人家所取,而吴家是富豪,大财东,西首富,取“庵”则难置信。

如今村口复原的牌坊高阔方正,像三层楼房的挑檐角朝上,冲往青天,雕刻的画,阔绰的门洞,华贵的门楣,造型像古代的城门,顶端双龙煞是奇特,如飞龙戏水,显露着尊贵和雍容。



迎祥宫在村前 ,现存只有门楼和斑驳陈旧的青砖山墙,西边各一堵,戏楼和厢房也很特别,曾是安吴小学所在地,为了保护这古建筑搬迁了学校,做了些许复原,那阔绰那气势那气质和建筑质地,便让今人感受了当年主人富有的情怀胸襟,往的远大以及主人地位的高贵,主人的文化修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这“迎祥”二字也随了古时曹植“亚岁迎祥,履长纳庆”而起。你尽可想里面的雕梁画栋,高院落,古木参天,飞檐角,古朴幽静的厚实豪族。传说吴家主事者走南闯北,依照紫禁城的模样打造的,可见吴家当年的霸气和尊贵,以及建筑的古典豪华金碧辉煌,如今了原来的模样,但残存的余韵稍作修复装饰,还是风采夺人的。

望月楼在吴氏庄园后花园正中,据知情者说这是民国初年所建,是吴氏养子为纳凉赏月打造,就这名字的诗情画意,便使人感受到主人不一般的儒雅和富有。那个时代,普通人家连谋生都成问题,谁还有那个闲情逸致和雅兴。足可见当年吴氏子弟生存的派头和气象。

从后花园的通道到楼下,一楼的廊檐是古时的方砖铺设砌落的,沉稳凝重加上砖雕点缀,便有了清幽雅和之感。二楼大厅方方正正,透视门窗亮堂阔达,游廊木栅虽狭但安好,赏月观景心旷神怡,今日叫休闲散心古人却诗意画境,高远含蓄,悠闲中潇洒飘逸,散心时享受自认与人伦,比之今日的咚咚嚓嚓蹦跳狂舞,更深沉含蓄得多。你看那侧面假山、拱桥,水呀草呀鱼跃,小巧玲珑,整个情景则透着江南遗韵,想必是主人到过小桥流水人家曲径通幽的江南做生意,欣赏过后回来就仿造的。

村东北角是一片柏松林,约20多亩,是吴家的祖坟,因了吴氏的名望,今称吴氏陵园。过去是没有围墙的,四周开阔,如今供人们游览凭吊拜谒起砖墙。园内古木参天,松针漫地,踏着软绵绵,看着凉丝丝,围柏如塔,柏朵儿放香,翠绿厚密,浓荫蔽日,偶尔阳光溜进来,被绿枝叶儿阻挡,在空隙中曲离拐弯,没有暖意,松柏香味袭鼻、香气贯身,和这气氛倒是融合,沉默,冷意袭身,肃穆敬畏。园内的石马、石碑、石坊掩映在苍松古柏之间,更显古幽森严。坟莹高高堆起,被砖或水泥砌围,大小高低区分墓内人的声名与地位,碑文,牌楼明确着辈分和尊卑。整个陵园简朴幽深肃整深沉。



这些外在的景物人事,未必让这个古堡山村闻名万里,最要紧的还是其经典内涵了。

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在抗日初期培养青年干部的场所。1938年从延安迁至泾阳安吴堡,举办了36期训练班,为党培养了13000多名“具有较高水平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青年运动干部”,他们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扛起了抗日大旗,南征北战,而后又成为祖国建设的领导人才。被誉为“抗日青年的旗帜,革命的熔炉,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丰碑”。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文彬当班主任及教务任“党内第一笔”胡乔木当副班主任,延安五老林伯渠讲课,朱总司令亲赴作《抗日形势》报告,毛泽东主席的亲笔题词,更让这个简单艰苦实用的训练班成为红色历史的经典,至今成为培养干部的典范之论。

解放后,各级政府都把这儿当作重要的红色革命文物加以保护,现在又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内外参观者络绎不绝,更是各地各级各类组织进行“不忘初心”爱党爱国的重要教材和基地,大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你说能不被称作“天下第一堡”吗?

吴氏家人才辈出,成就非凡,  中外的“吴宓”生于斯埋在此。

仅冠在“吴宓”头上的衔就让人叹服。

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

中国衡派代表人物

中国红学的拓荒者

著名诗人

知名学者

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者

当年与文化战线手文学大师,小说家鲁迅先生在文学论战,唇枪舌战不止,在学术问题上争执不休,足够让在有文化的人中名声大噪,为后来学子们所熟知。他的学生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在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17所大学任教授或主任,学生之多,分布极广,全世界各地都有,说他“名满天下”绝不为过。

吴宓的学识用当今流行的“证”为凭,足可名扬四海,在国内的自不必说,早年清华派美国留学,再接着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后又在国哈佛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再后来又游学西欧,在牛顿、巴黎搞研究。

他讲学开设英语、诗西洋散文,小说中西诗律比较等24门以上课程,他编写《世界通史》外国文学,拉丁文文法等教材20多部,他和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教授齐名,他的学生钱钟书、季林等著作等身,影响悠深,古今难有人可比,是大师的大师,他的诗意才情溢满,他的爱国情怀充沛后人难及,吴宓爱故乡,爱乡亲,吴宓一生过多复杂多戟,性格矛盾,争议及研究的人多了,褒贬两,更增添了他的色彩与声名。

这个小山村了这么个“名人”,安吴堡能不闻名中外吗?吴氏家族从清代开始就做布匹、茶叶生意,就很有名,也算秦商第一家。在晚清时由“守寡”周莹主持家政声名更大,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以及国外。西北五省都有茶行遍布。成为陕西首富,关中商霸,生意做到极致。这些不足与全国地的富豪商霸争着出彩,使吴家在全国名声大震的还在于吴家媳妇“周莹”,17岁嫁吴家,当日守寡,因经商才能超众主政吴家,把商号“裕兴  ”发展到鼎盛,“天泰”“德恒”砖茶畅销各地。更为传奇的是慈禧西狩西安时,钱献物,老佛爷惊叹这个奇女子的经历胆识才情经营头脑,认作干女,据说还封为诰命夫人,天下谁人不知?后人到处研究其经商之道,处世之谜,传说更奇。至于更多的传说杜撰,经典故事,以及曲折经历,家族兴衰,后辈变迁更是富说难数。《那年花开月正圆》电视剧让这个小山村一下子又火了起来,至于更多的研究者不断地发掘故事以及内涵。待时势迁演,知者者再研究。

我只想说,称这个村落为“天下第一堡”不为过。                              



作者:王生飞,笔名闲夫观复。退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期从事教育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业余爱好文学,尤其钟爱散文诗歌,有《玉簪花香》。《斯人早去,怀念永留》等多篇作品见诸报刊。青山夕照,家国情深”,写写游历,眷念流金岁月,寄情于乡音,乡恋、乡愁,乃为老有一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