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波动与大趋势-中型银行负债结构探析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本文收集整理了9家(数据齐全的主要有6家)已公布2018年报数据的中等规模银行(资产规模2-7万亿),从负债业务指标角度出发,针对各行近年来(2015-2018年)负债业务发展趋势、发展特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在数据整理过程中,笔者深感银行业发展受宏观政策、各行经营战术等因素影响巨大,单纯的依赖某几项指标在某个时间段的比较分析,就给出评价甚至建议,还是显得有些过于轻率。为此本文并没有对各行指标表现做出倾向性评价。只是希望能够给读者一个尽可能全面、细致、客观的对标行负债业务数据画像。

各中型银行整体负债增速水平前高后低,阶梯状下行。2015、2016年增速表现明显优于2017、2018年。其中2017年增速呈断崖式下跌态势,2018年逐步企稳。

上海银行初始规模相对较小,是样本中唯一在2018年还保持2位数增速的中型银行。但考虑到该行整体规模较小,刚过2万亿,基数较低增速指标表现相对较好也就不足为奇。

图一:2006-2018年M1、M2增速

中等规模银行负债业务整体指标表现出一定的趋同性,难道仅仅是因为偶然么?

我们在2006年以来M1、M2同比增长趋势图中看到,08年和14年后M1分别呈现出明显的触底反弹趋势,不同的是09年的M2同期出现快速增长,而15年在汲取四万亿经验的基础上,M2表现的相当克制,保持了相对平稳走势。

相信每个银行人不会忘记,09、10年各项业务指标(不仅仅是负债业务)爆发式增长的盛况。同样本文主要数据提取区间2015—2018年,伴随着M1数据的快速回升,15、16年银行负债业务增速明显好于M1处在下行区间的17、18年。

相信2018年报数据已经令不少银行高管眉头紧蹙,但从2019年1-3月M1数据那一记强有力的神龙摆尾,结合上两次触底反弹周期。笔者大胆预测,2019年至少会是个小阳春。“大家不要着急,休息休息”。

图一中2015-2017年M2增速虽然相对平缓,但仍处在一个下行区间,自2018年伊始曲线变得更为平滑,并不时有微幅反弹。反映到个人定期和公司定期存款数据(表四)也与M2走势高度契合。(各行个人定期存款余额较低,一般只有数千亿,故反弹增速数据更为显著。)

2017年以来,中型银行个人活期存款增速同样处在一个较明显的下行区间,与图一M1走势契合度也较高。招行个人活期存款余额占比明显高出其他中型银行。(下文中各行理财产品余额部分对此有进一步分析)

表四中,招行个人活期存款为中信银行的4.03倍,但招行个人存款利息支出为中信的4.92倍,仅就个人活期存款成本率指标看。在某种意义上,浦发和中信的个人活期存款业务要比招行来的更经济。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场景获客有助于银行获得低成本资金”这一假设提出挑战。

中型银行对公存款出现一定程度分化,招商银行2018年公司定期存款是对标银行中唯一增速下滑的,负增长且超过10%,占比也低于其他中型同业。

而招行的公司活期存款指标又是唯一四年持续保持增长的,占比达到同类型银行中等偏上水平。

中信、民生等行公司定期存款增速前低后高,公司活期增速前高后低,与M1、M2走势相对吻合。相对于其他行而言,招行2018年的负债业务指标与M1、M2走势并不那么吻合。甚至可以说是逆大势走出了一波行情。到底是能力超群还是操作得力,可能还要与未来一个较长周期经营数据结果匹配来看。

表七中除招行外,中型银行企业存款平均余额接近或超过储蓄存款平均余额的4倍,而招行储蓄存款达到对公存款的50%。这也是招行以零售业务见长最主要的业务指标证明。

对标不同类型存款增速和不同类型存款平均余额增速指标,大部分余额指标表现要略高于平均余额指标,其中浦发、中信、民生、光大的个人定期存款余额增速超平均余额20%以上,冲时点特征相对明显。招行的公司定期余额增速比平均余额增速还要低15%,这种操作在同业中相对少见。

招行理财余额自2014年后长期位居国内前三,2015-2017更是仅排在工行之后名列第二,相对于其6.7万亿的资产规模,理财规模占了近三分之一,位居中型同业前列。光大、民生理财余额占比紧随其后,分别达到28%和24%。

相对而言各行定期存款指标差距绝对额并不大,头尾间只有2-3千亿的差距。但活期存款指标差异巨大,最多的招行通常要比最低的平安银行多出近一万亿规模。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招行的定期存款平均成本均为各对标行最低,但活期存款成本却只能排在中游水平。

各行主要负债业务科目:各类存款、应付债券、同业和拆入资金三分天下,在总负债中占比都在九成左右。其中招行的各类存款占比最高达71%。最低的浦发只有55%。招行主动负债占比明显低于其他中型同业。

考虑到招行理财产品余额较高,相对于部分同业可能更便于在年末将到期理财产品转入各类存款科目。招行资产规模只是浦发和民生的1.07倍、1.12倍,但理财规模却是两者的1.42倍。和1.36倍,腾挪空间相对更充裕些。

仅就上述中型银行近年来的负债业务指标看,可能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关联度更紧密一些。表现出较强的整体趋势性。在同一方向的大趋势下,个别行的部分指标表现较好很可能与他的经营战术甚至资本市场表现需要密切相关。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因为有了某种新概念、新科技、新模式,所以才导致某行的某项或某些指标表现更优异。但这种推断可能比本文的一些分析更缺乏数据支持,在对标分析过程中可能更需要在一个相对长周期下的一些客观性评述,而不是急切、生硬的为自己寻找一个又一个榜样。


欢迎加入顶级学习研究资源群/工作与实习信息分享群/硕士博士交流群

扫描二维码,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相应社群

<  end  >

如果您对本文有好的想法,就留下您的宝贵建议吧!

看懂经济热文   点击即可查看

1、衣穿淘宝,食有美团,行用滴滴,住在贝壳!

2、1岁多就IPO,唯快不破的瑞幸能否打败稳扎稳打的星巴卡?

3、半价买房、两成首付,这座“省会”这么抢人能成吗?

4、“华尔街之王”眼中的美国(万字长文,谨慎打开)

5、时隔两年,我们如何看懂雄安新区

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