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的谈话状态更有利于自身成长?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文 | 苏文力

阳光保险总裁助理,金融科技专家,看懂经济专栏作家(ta已经入驻看懂App小程序,关注他可来看看懂App小程序)

公司中看上去潜质差不多的同事,几年过后,成就却大不一样。或许每个人的成长机遇有所不同,但总有人白白让机遇溜走,而有的人则能够把握机遇,让自己的内在认知水平大幅度提升。关键就看每个人能否主动让自己处于一种可被教练的状态。


  ◆  

一、提问带来转变

毕业后顺利成为了一名软件工程师。经过一段时间实际工作的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工作业绩表现也得到领导认可。一段时间后,隐隐约约感觉自身发展遇到了瓶颈。不断尝试学习各方面知识以寻求突破,成效却并不十分显著。似乎各项学习只是让自己觉着还在努力,仅仅达到了一种安慰剂效应。实际是以此逃避现状,而没有面对内心的症结所在。一开始也没太在意,浑浑噩噩的过着貌似舒坦的日子。

一天领导找过去谈话,问我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想想当下的状况还挺好,自己从事着擅长且喜欢做的事情,领导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自主空间,工作很有成就感,专业能力也在持续提升。看起来没什么不满意的,就表示工作很开心,感谢领导的信任,希望一直保持现状。

领导接着问:“过不了几年我就要退休了,那时候咱们这儿的负责人肯定会有变化,你对此有什么想法呢?”。 

听到这个问题后心里一沉,脑子里马上想到提拔上来了新领导,采取不同的管理思路。或许其对什么事情都要插手给出意见,那必然会带来各种约束限制,使得自己的想法和能量难以充分发挥。那样的日子难以接受,实在不愿意面对这样的状况,但似乎又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应对策略,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

领导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继续问“你在行里工作最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呢?

我脱口答复:“设计打造一套像样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

领导微笑着问:“你考虑后续怎么才能实现这个愿望呢?”

这带给我深深的思考。有现在领导的帮助,自己做出了一些成绩,慢慢走在实现理想目标的路上。若继续依赖领导的呵护,会因为后续领导的调整充满不确定性。而若自己拥有了更大的位置空间,就更能够影响别人,从而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要想把握命运,就必须让自己迅速成长起来。这让我下决心改变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管理者。

我告诉领导,自己将不仅仅把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做到位,还会努力以一名优秀管理者的要求去鞭策自己。这次谈话对我意义非常重大,让我发现自己正处于舒适区中,促使自己积极面对并做出改变。从此开启了崭新的成长道路,并最终实现了曾经的理想。

非常幸运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接受到了非常宝贵的认知礼物。领导并没有指出我存在什么问题,也没有具体指导我应该怎么去做,而是真诚关注我内心中的理想愿望。通过提问带给我深入的思考,让我自己有了觉察,并发自内心的愿意去付诸行动。

当自己走到一定级别的管理岗位后,也试图同样帮助其他人,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开始以为这是领导的艺术,需要具备老领导那样的天分,或者需要更多时间的持续积累。直到学习了教练技术,才突然明白其中的关键。原来老领导对我做了一次教练式的谈话,而通过学习实践就可以掌握教练技术。

老领导肯定没有学过怎么做教练,但其所作所为几乎就是教练型领导(请参考《学会当教练,才是好领导》)完美呈现。通过面向未来提出问题,帮助我看到了自己的盲区,有了新觉察,带来改变的意愿。所提出的问题恰恰就是帮助我改变的催化剂。


  ◆  

二、难能可贵的可被教练状态

既然教练技术这么好,就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实践。过程中发现,所接触的很多人都愿意教练别人,而不太习惯于被别人教练(请参考《困惑焦虑脑中缠,找个教练聊聊天》)。跟有的朋友说好了开展教练活动,甚至都已经确定好具体时间,但最终却会借故推脱取消。真正愿意花时间被教练的人大约不到十分之一。

这让我很不解,这么好的事,为什么别人不愿意接受呢?怀疑自己向别人推荐的方法不正确,就在一次教练间的交流活动上向一些前辈请教。大家反馈这很正常,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一位教练分享自己的经验指出,愿意被教练的人一般都比较优秀,自然不会占有很大比例。

另一位教练朋友问我自己怎么看待被教练。还别说,自己其实一开始也比较抵触被教练。认为自己掌握了不少知识技能,经历和经验也很丰富,什么事情都能想清楚,没什么纠结或烦恼需要别人帮助解决。正好经历了一段被动的学习过程,让自己逐渐认识到接受教练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为了更好的掌握教练技术,报名参加了成为专业教练的口试。准备期间需要进行大量的学员间相互练习。活动中不能只是教练别人,还必须给别人提供做教练的机会。一开始只是找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来讨论,结果发现几乎每次都能有所收获,不仅问题得到解决,更在内心思想认识上有了颇多斩获。

在一次教练活动中,我作为被教练的客户,讨论如何提高自己情商。谈话中我讲的头头是道,似乎很清楚目标,也明白其中的意义和该怎么做。这时候教练问道:“从前面的谈话中发现您对于提高情商已经有了很多想法,却一直没有开始行动,对此您是怎么想的呢?”。这一下戳中了要害,自己似乎更愿意停留在舒适区里,并没有真正想要改变,所以才一直没有行动。这样的提问对我非常有价值,促使我面对真实的自己。

自己逐渐开始喜欢被别人教练了,也愿意拿自己的一些困惑作为话题来讨论。甚至遇到事情都不愿意一个人想,留到教练对话时思考,效果特别好。教练通过提问时而让你抽离出来从全局看,时而让你投入进去体验未来,时而通过对你答复中存在的矛盾给予反馈,挑战你思维逻辑的局限。不但很快就会带给你觉察,并且让你有意愿后续积极付诸行动。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被教练,只有满足一定的自身认知条件,才能让自己进入一种可被教练的状态。其要能反思自己,积极探求事情的本来规律。可以客观的观察自己,知道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愿意思考怎样才能够做到更好,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怀着一份好奇心面对伴随而来的要求和挑战。

要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盲区,而别人却能够帮助你看到。要愿意坦诚的把自己观点表达出来,而不会因担心思考中存在瑕疵,怕影响自我形象而故意隐藏内心真实的想法。要善于倾听(请参考《一项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沟通技巧》),愿意接受别人的反馈,而不是动不动就反驳别人的意见。要能够被教练所激励,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负责。

有些人对于寻求教练帮助感觉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公开表明自己需要教练帮助似乎等于承认自己有弱点,担心别人认为自己不够自立。错误的认为找教练是一种懦夫的行为。其实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别人的帮助之下,别人欣赏你并不是因为你所有事情都能自己搞定,而是你最终能够创造出多大的价值。愿意示弱寻求帮助,恰恰是一种内心强大的表现,更值得别人尊敬。

在日常工作生活的沟通交流过程中,经常处于可被教练状态,会让自己不断获得认知成长。有些人从业初期可以很好的进入被教练状态,但当取得了一些成绩后,就容易变得封闭自负。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过度依赖过去的经验就会造成自我设限,成长停滞。


  ◆  

三、接受问题的馈赠

在现代西方社会,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寻求教练服务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人们问“你的教练是谁?”就像问“你的律师是谁?”一样普遍自然。美国所有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一名企业教练。比尔盖茨在TED大会上的一次演讲上,开场所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一名教练。

人类思考时,大脑的能量消耗会占到整个身体能量消耗的三分之一。基于生存的节能考虑,我们大脑所遵循的准则就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既然人类的本能就会阻止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最好依靠外部力量的帮助。有教练在提问并等待回答,就会迫使你深入思考,寻找心中的答案。这也就是为什么教练谈话会产生这么好效果的原因。

并不是只有成功人士才有资格给你做教练。教练不一定要比你懂得多,也不一定比你专业,但是他一定是在第一时间给你及时准确反馈信息的那个人。教练的水平有高低,但经过专业训练的教练都能够掌握其中基本的技术方法,都可以让你有所收获。而你要做的就是相信教练技术,相信自己,相信教练。只有相信才会让你敞开心扉,才会带给你更深入的思考,才能让你最大限度的取得收获。

如果有条件,应该找机会去体验几次一对一教练活动。教练对话需要在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开展,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一次谈话还无法让双方建立起比较好的信任关系,一般需要二次以上才能渐入佳境。只要你让自己处于可被教练状态,就一定会有收获。谈话中的深入思考或许会让你大脑稍感疲惫,但教练所提供的抱持环境同样会带给你愉悦。随着教练活动次数的增加,您将会感受到教练技术的魅力,收获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教练在中国还不够普及。很多成功人士并没有聘请教练,但他们都有非常好的可被教练状态,善于从别人那里获取问题,能够从事物的表象中发现问题。他们一般都特别有自我思考的毅力。有些人会通过写作进行深入思考。还有些人会找人讨论交锋,以达到思考的目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的沟通过程中,本能里更愿意对别人指手画脚,很难放下身段去接受别人提供的更多反馈信息。作为干部尤其容易如此,交流过程中别人还没有说多少,自己心里的小声音就已经做出了判断。当别人提出不同意见或问题时,内心会很不痛快,认为对方多事。

遇到提出让你思考问题的人,是非常难得的好事情,应该特别珍惜。相比于直接给你答案,好的问题带来思考,让你从中学习,往往其本身就是答案。我们很容易忽视别人告知的意见,更愿意履行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问题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给你一个现成的答案。好的问题恰恰就是帮助你成长转变的催化剂。

当你带着好奇、反思和接纳的可被教练状态去面对世界时,一个更大的空间就会在你面前打开。这将带给你更多机会,帮助你更合理的做出决定,创造出更多的自我价值。能否在工作生活中经常处于可被教练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可否进一步成长发展的重要维度。只有敞开胸怀,才能够接纳到更多世界带给我们的礼物。

看懂小程序上线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