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内文言文精讲狂练】《论语》十二章

 徐子曰 2020-10-20

应广大同学要求,从即日起,陆续总结初中课内文言文的相关资料,力争通过系列训练,让同学们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同时,同名线上课程即将报名,敬请关注。届时将由资深教师对课文进行精讲,配以各个角度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一课在手,考试全优!

一、文学常识

(一)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尊为“至圣”,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孔子思想

 1.政治思想

孔子创立了以“仁”(即仁爱、爱人)为核心的道德学说,政治上主张“仁政”(“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2.教育思想

重视教育的作用

提倡“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诲人不倦”

“因材施教”

(三)《论语》及其他

《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共20篇。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子:古代特指有学问的男人,是男人的美称。一般是在姓之后加“子”,以表示尊敬,是敬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经》《易经》《春秋》

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

二、课文精讲

1、子(1)曰:“学/而(2)时(3)习(4)之(5),不亦(6)/说(7)乎?有朋(8)/自(9)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10)/而(11)不愠(12),不亦/君子(13)乎?”

字词:(1)子(先生,指孔子)   (2)而(表顺接,然后)  (3)时(按时)   (4)习(复习,温习)

(5)之(代指学习的内容)(6)亦(也,也是)  (7)说(通“悦”,愉快) (8)朋(志同道合的人)

(9)自(从)  (10)知(了解) (11)而(表转折,却)(12)愠(生气,恼怒) (13)君子(有道

德修养和才能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中心思想: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不断学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2、曾子曰:“吾日(1)/三(2)省(3)吾身(4):为(5)人谋(6)/而不忠(7)乎?与朋友交/而不信(8)乎?传(9)/不习(10)乎?”

字词:(1)日(每日)  (2)三(多次)  (3)省(反省)  (4)身(自己) (5)为(     给,替)   

(6)谋(谋划) (7)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8)信(诚信) (9)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10)习(复习)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中心思想: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

3、子曰:“吾十有(1)五/而(2)志于学,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顺(6),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7)矩(8)。”

字词:(1)有(通“又”) (2)而(表顺承,就) (3)立(立身,成就) (4)惑(迷惑,疑惑)

(5)天命(上天的旨意) (6)耳顺(能听得见不同的意见) (7)逾(越过) (8)矩(法度)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

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过法度。

中心思想: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子曰:“温(1)故(2)/而(3)知新(4),可(5)以(6)/为(7)师矣。”

字词:(1)温(温习) (2)故(学过的知识) (3)而(表承接,就) (4)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5)可(可以) (6)以(凭借) (7)为(做,成为)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为老师。”

中心思想: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5、子曰:“学而(1)不思/则罔(2),思而不学/则殆(3)。”

字词:(1)而(表转折,却) (2)罔(迷惑,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3)殆(疑惑)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中心思想: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6、子曰:“贤(1)哉,回也!一箪(2)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3)其忧,回也/不改其乐(4)。贤哉,回也!”

字词:(1)贤(品质高尚) (2)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相当于现在的碗) (3)堪(能忍受)

(4)乐(乐趣)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中心思想:讨论思想品德修养,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7、子曰:“知之(1)者(2)/不如好(3)之者,好之者/不如乐(4)之者。”

字词:(1)之(代词,学问和事业) (2)者(……的人) (3)好(喜爱、爱好) (4)乐(以……为快乐,名词的意动用法)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中心思想: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8、子曰:“饭(1)疏食(2)/饮水(3),曲肱(4)/而(5)枕之,乐(6)/亦在/其中矣。不义(7)/而/富且贵,于(8)我/如浮云。”

字词:(1)饭(吃饭,名词作动词) (2)疏食(粗粮) (3)水(冷水) (4)曲肱(弯着胳膊)

(5)而(表顺承) (6)乐(乐趣) (7)义(正当手段)(8)于(对于)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中心思想: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9、子曰:“三(1)人行(2),必(3)有/我师焉(4)。择(5)其(6)善者(7)/而(8)从(9)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字词:(1)三(几个)  (2)行(走路)  (3)必(一定)   (4)焉(在其中)  (5)择(选择)  

(6)其(他们的)  (7)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8)而(表顺承) (9)从(跟从,学习)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中心思想: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10、子在川(1)上曰:“逝(2)者/如斯(3)夫,不舍(4)/昼夜。”

字词:(1)川(河流) (2)逝(流逝) (3)斯(这)(4)舍(舍弃)

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中心思想: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11、子曰:“三军(1)/可夺(2)帅也,匹夫(3)/不可夺志也。”

字词:(1)三军(军队) (2)夺(改变) (3)匹夫(泛指平民百姓)

译文: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中心思想: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子夏(1)曰:“博(2)学/而(3)笃(4)志,切(5)问/而近思,仁(6)在其中矣”

字词:(1)子夏(卜[bǔ]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  

(2)博(广泛)   (3)而(表并列) (4)笃(坚守) (5)切(恳切)  (6)仁(仁德)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白的事情能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中心思想: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高兴。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三)古今异义

1.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3.饭食饮水 古:粗劣   今:疏通、疏散

4.饭疏食饮 古:冷水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5.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6.吾日省吾身 古:多次  今:数词,三

(四)词类活用

1.学而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2.吾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天天

3.温而知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5.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之者 乐:名词-意动。以……为乐

(五)一词多义

实词:知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温故而知新        懂得

虚词:为:可以为师矣       当,做

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而  人不知而不愠      转折

温故而知新        顺承

博学而笃志        并列

其  仁在其中矣        它的

其不善者而改之    他的,他们的

(六)特殊句式

省略句: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回顾本节课所讲的知识重点

学习方法: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第七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第九章)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修身做人: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成语归纳: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一、阅读《论语》(节选),完成1—5题。(10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给下面划线的词注音。    (2分)

    学而不思则(        )   思而不学则(        )

2. 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2分)

   不亦乎(         ) 温而知新(                  )

3.下列划线词与“可以为师矣”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先帝不臣卑鄙    B.可一战    C可调素琴    D.皆美于徐公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5. 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同样获益匪浅,请写出初中语文课本“孔子语录”中的一则成语或格言警句(试卷上的除外)。    (2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不义富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6.下面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清流底  往事耳           B.实是欲界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

C.我如浮云  皆以美徐公     D.康乐以来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解释划线词。(3分)

(1)古来谈  共:         (2)夕日欲  颓:        

(3)未复有能其奇者   与: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曲肱而优之,乐在其中矣。

9.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4分)

(一)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述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注释]识:记住。厌:满足。好古:爱好古代文化。及:赶上,追上。鄙夫:鄙陋浅薄的人。亡:指不知道的东西。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

2.下列句中划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2分)

(1)而时习之/如不及(2)吾日三吾身/见不贤而内自

(3)女知之乎/人不倦(4)是也/日其所亡

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

答:                                                                                                                                      

4.请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2分)

答:                                                                                                                              

5.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2分)

答:                                                                                                                             

6.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我们为人处世有什么启示?(2分)

答:                                                                                                                                   

7.选文后五则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4分)

答:                                                                            

(二)【甲】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诫子书》

8.用“ ∕ ”标划出下面句中的语音停顿(每小句只标一处)。(2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9.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博学而志    笃:___________    

(2)年与时      驰:___________

(3)不逾        矩:___________

(4)静修身      以:___________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11.【乙】一文中,作者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       ”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也归结为一个 “       ”字,对比鲜明。(2分)

12.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 “志”,结合《<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两篇课文,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志”与“学”的关系的。(4分)


一、背诵《论语》十二章,第二天抽查。

二、完成下列练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语(    )  不亦乎(    )   (    )  三吾身(   ) 不习乎(    )不惑(    ) 

逾矩(    )(    )  不思则(    )  不学则(    )   

食(    )曲肱(    )(    )(    )  之者(      )  志(    )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远方来( ) 

3.人不而不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乎(真诚,诚实

7.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迷惑,疑惑)                         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其忧(忍受

16.不如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我如浮云(对于

22.人行必有我师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者如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乎                说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五而志于学      有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之者不如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5.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温而知(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七)、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