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生如不读《琼林》,阅尽诗书也枉然!——珍宝(2)

 徐子曰 2020-10-20

贤乃国家之宝,儒为席上之珍。

【译文】

贤良的人是国家的宝贝;儒者是坐席上的珍宝。

王者聘贤,束帛加璧;真儒抱道,怀瑾握瑜。

【拓展】

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

怀瑾握瑜:怀里藏着美玉,手里握着美玉。比喻具有纯洁无瑕的品德。瑾和瑜都指美玉。古人起名时常用到,比如《三国演义》中有周瑜(字公瑾)、有诸葛瑾(字子瑜)等。

【译文】

国王聘请贤良的人,要用束帛加上玉璧作为聘礼;真正的儒者坚守道义,有怀瑾握瑜的寓意。

雍伯多缘,种玉于蓝田而得美妇;太公奇遇,钓璜于渭水而遇文王。

【拓展】

蓝田种玉:见《卷二  婚姻》解释。

太公:指姜太公,即姜子牙。姜子牙当年在渭水边钓到一条鱼,在鱼肚子里发现一块璜玉,上面写着“周受命,吕佐之”。姜太公又叫吕尚,意味着周国会统治天下,姜太公会辅佐周朝。后来周文王遇到了姜子牙,请他帮助自己,战胜了商王。姜子牙也被分封到齐国,成为诸侯。

【译文】

杨伯雍机缘很好,他在蓝田种玉而且娶到了美丽的妻子;姜太公有奇特的遭遇,在渭水边钓到了璜玉并且遇到了周文王重用自己。

剖腹藏珠,爱财而不爱命;缠头作锦,助舞而更助娇。

【拓展】

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史书记载,唐太宗和侍臣们闲谈时,讲了一则故事:说西域有个商人,偶然得到一颗珍珠,是见所未见的无价之宝。他非常喜爱,怕被人偷去,藏在哪儿都不放心。后来,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地方”,剖开自己的肚子,把珍珠藏在里面。这样倒是相当稳妥了,可是他的命也就没了。唐太宗问大臣们真会有这样的人吗?大臣们说可能有。唐太宗说:“人们都知道,这个商人爱珠而不爱身的愚蠢行为是多么可笑,但是有些官员因贪赃受贿而丧命,有的皇帝因追求无限止的享受而亡国,难道不是和他一样的愚蠢可笑吗?”

缠头: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叫“缠头”。也指演出完毕后客人送给艺人的锦帛。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的句子。

【译文】

剖开肚子藏匿珍珠,这是爱惜财物却不爱惜性命;把锦帛缠在头上,既有助于舞姿也更添娇媚。

孟尝廉洁,克俾bǐ合浦还珠;相如忠勇,能使秦廷归璧。

【拓展】

俾:使。

合浦还珠:东汉时期,合浦郡因为盛产珍珠闻名天下,当地老百姓以采珠为生,贪官污吏趁机盘剥,使得珠民大肆捕捞,珠蚌产量越来越低,饿死不少人。后来汉顺帝派孟尝去当合浦太守,他革除弊端,不准滥捕。不到一年,合浦又盛产珍珠了。苏轼曾写诗:闻道徉江空抱珥,年来合浦自还珠。后来用这个成语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秦廷归璧:即完璧归赵的故事。秦王听说赵国得到了和氏璧,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王担心受骗,却又不敢得罪秦国,于是就派蔺相如前往交易。蔺相如在秦国的朝廷上和秦王斗智斗勇,最终把和氏璧安全送回了赵国。

【译文】

孟尝清正廉洁,能够让合浦的珠蚌重新回来;蔺相如忠诚勇敢,能够让秦国归还了和氏璧。

玉钗作燕飞,汉宫之异事;金钱成蝶舞,唐库之奇传。

【拓展】

玉钗作燕飞:传说有神女赐给汉武帝玉钗,武帝转赐给自己喜欢的赵婕妤。玉钗传至汉昭帝时期,宫女想要打碎玉钗,没想到玉钗化成白燕飞走了。

金钱成蝶舞:唐穆宗的时候,皇宫里种植了很多牡丹花。花开的时候,有很多黄色、白色的蝴蝶在花间飞舞,皇上命令把蝴蝶抓起来。手下的人很快就抓了几百只,没想到,这些蝴蝶变成了铜钱,一查,竟然是府库里的钱。

【译文】

玉钗变作燕子飞走了,这是汉代宫廷里的异事;金钱变成蝴蝶飞舞,这是唐朝府库里的奇闻。

广钱固可以通神,营利乃为鬼所笑。

【拓展】

广钱固可以通神:唐朝的张延主持断案,有人送给他一万钱,让他不要过问,他没有理会。第二天,又有人送来了十万钱,张延就不再处理这个案子了。他说:十万钱可以买通鬼神了,我担心会遭受灾祸。

营利乃为鬼所笑:《南史》记载,刘伯龙做官清廉,但是非常穷。为了干山生活,就和手下讨论做生意赚点钱。这时候就看到一只鬼在旁边拍手大笑。刘伯龙说:“贫穷是命啊,今天竟然被鬼给嘲笑了!”就打消了做生意的想法。

乃:竟然。

为……所:被。

【译文】

钱多了固然可以买通神灵;谋求利益竟然被鬼嘲笑。

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拓展】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诗人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当时人就说这是抛砖引玉。

买椟还珠: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韩非子》里说,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结果,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

【译文】

用小的招致来大的,称之为抛砖引玉;不了解东西的真正价值,称之为买椟还珠。

第一卷

《幼学琼林》详解(1)

《幼学琼林》详解2

《幼学琼林》详解3

《幼学琼林》详解4

《幼学琼林》详解5

《幼学琼林》详解6

《幼学琼林》详解7

《幼学琼林》详解8

《幼学琼林》详解9

《幼学琼林》详解10

《幼学琼林》详解11

《幼学琼林》详解12

《幼学琼林》详解(13)

《幼学琼林》详解(14)

《幼学琼林》详解(15)

《幼学琼林》详解(16)

《幼学琼林》详解(17)

《幼学琼林》详解(18)

《幼学琼林》详解(19)

《幼学琼林》详解(20)

第二卷

《幼学琼林》详解(21)

《幼学琼林》详解(22)

《幼学琼林》详解(23)

《幼学琼林》详解(24)

《幼学琼林》详解(25)

《幼学琼林》详解(26)

《幼学琼林》详解(27)

《幼学琼林》详解(28)

《幼学琼林》详解(29)

《幼学琼林》详解(30)

《幼学琼林》详解(31)

《幼学琼林》详解(32)

《幼学琼林》详解(33)

《幼学琼林》详解(34)

《幼学琼林》详解(35)

《幼学琼林》详解(36)

《幼学琼林》详解(37)

《幼学琼林》详解(38)

《幼学琼林》详解(39)

《幼学琼林》详解(40)

《幼学琼林》详解(41)

《幼学琼林》详解(42)

《幼学琼林》详解(43)

《幼学琼林》详解(44

《幼学琼林》详解(45)

《幼学琼林》详解(46)

《幼学琼林》详解(47)

《幼学琼林》详解(48)

《幼学琼林》详解(49)

《幼学琼林》详解(50)

《幼学琼林》详解(51)

《幼学琼林》详解(52)

第三卷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8)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9)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0)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8)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19)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0)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1)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2)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3)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4)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5)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6)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27)

《幼学琼林》详解(第三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