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修订版)(28)柳宗元

 徐子曰 2020-10-20
第二十八讲、柳宗元
有一首诗叫《江雪》,咱们都非常熟悉: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的作者,就是我们上次提到的,跟韩愈一起领导“古文运动”的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因为是河东人,所以称为河东先生,或者柳河东。柳宗元的柳氏家族在河东是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官,他的母亲也出身于大户人家,所以,柳宗元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21岁的时候,他考中了进士,也算是少年得志了。

柳宗元的诗写得很好,和当时著名的诗人刘禹锡齐名,称为“刘柳”。他的诗歌代表作,除了《江雪》之外,《渔翁》也广为流传: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不过,柳宗元成就最高的,还是散文,尤其是游记和寓言写得最好。为什么他会把精力放在写作游记和寓言上呢?这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
柳宗元虽然是少年得志,但是,在他的人生中,也过得并不顺利。他生活的时期,正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时期。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当时的唐朝被三个主要的问题困扰着,这三个问题,让朝廷(中央)权力越来越弱,已经影响到了唐朝的稳定和发展了。是哪三个问题呢?
一个是藩镇割据。就是各地的节度使们(相当于现在的省长?)纷纷拥兵自重,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们一样,不听皇上的话,收的税收不交给皇上,甚至还自己任免官员等,让皇上非常头疼:本来自己是老大,可是这个老大说话小弟们都不听了啊!

另一个是宦官专权。如果你觉得唐玄宗时期的高力士比较坏,那你可就有点天真了。因为唐朝后面还有很多更坏的太监。比如说有个叫李辅国的,因为拥立皇上有功,竟然做了宰相。然后就飞扬跋扈,肆意妄为,真可以说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柳宗元这个时候的太监,有个叫俱文珍的,也很厉害,柳宗元就受了他的害。再往后的唐朝,宦官就更厉害了,甚至皇上都可以被他们气死,被他们换掉。

还有一个,是朋党之争。什么叫朋党之争呢?就是当时的官员们为了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之间的互相斗争。影响最大的是发生在唐朝后期的长达四十余年的“牛李党争”。这个等咱们到讲李商隐的时候再细说。
柳宗元作为有识之士,对当时社会上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自然是忧心忡忡,按照范仲淹的话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柳宗元在朝廷做官,就很为皇上担心,想改变这一切。正好当时有个叫王叔文的人,和柳先生的想法一致,而且人家当时正受皇帝的重用,身边也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都想改革。所以,他就参加了当时王叔文政治集团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主要有:抑制藩镇势力,加强中央的权力;废除宫市(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买物,口称“宫市”,实为掠夺。白居易写的《卖炭翁》就是讽刺宫市的。),罢免宦官;贬斥贪官污吏;整顿税收,废除地方官吏和地方盐铁使的额外进奉,并试图收回在宦官藩镇的兵权。不过,这些文人们的实力太弱了,改革开始了没多久,以前面说的俱文珍为首的宦官们就逼着生病的皇上退位,换了新皇上。靠山一倒,改革自然也就失败了。
失败后的文人们都开始了自己的苦难历程。不仅被贬官,领导人物王叔文等还死于非命。柳宗元被贬官到蛮荒的广西地区,担任过永州司马、柳州刺史。【所以他被称为“柳柳州。”】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幸,给柳宗元在文学上带来了幸运。其实咱们中国古代的文人们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在人生顺利的时候,都想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为皇上分忧解愁。等到不顺利的时候,要么就去隐居,要么就去寄情山水,整天游山玩水,喝喝酒,做做事,发发牢骚解解闷儿!柳宗元也是这样。

他的大部分有影响力的诗文,都是在被贬官的时候写的。比如咱们以后课本中要学的《黔之驴》、《小石潭记》、《种树郭橐驼传》、《捕蛇者说》等等。在这些文章中,有两种类型的文章最好,就是寓言和游记。
柳宗元在被贬官永州的时候,心情非常郁闷。所以,就经常到周边去游山玩水。永州这地方,虽然说当时还是蛮荒之地,又远离朝廷,但是,这里风景很好。柳宗元很喜欢这里,他在这里写了八篇著名的游记,借着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后来称为《永州八记》。咱们读一下其中的《小石潭记》来感受下: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用两百多个字,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优美的景色,抒发了自己在被贬官之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
柳宗元语言的代表作,是《黔之驴》: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yìn慭然,莫相知。
他日,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xiá,荡倚冲冒。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liáng,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这篇寓言表明能力与外形并不成正比,外表强大的东西未必真的强大,外强中干的东西倒是经常见到;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以免自取其辱。柳宗元写这篇寓言的目的是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柳宗元在柳州当了几年的刺史,正好赶上朝廷大赦,就回到了京城。本来呢,美好的生活在向他招手,可是,一场大病却夺去了柳宗元的生命,那一年,他才47岁。
韩愈柳宗元之后,古文开始慢慢地兴盛起来。到了宋朝,随着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出现,咱们古代文章的写作,终于回到了正道。这八个人,后来就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古代神话》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诗经》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3)——中国最早的史书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4)——孔子和《论语》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5)——孟子和《孟子》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6)——老子和《道德经》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7)——庄子和《庄子》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8)——墨子和《墨子》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9)——荀子和韩非子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0)——屈原和《离骚》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1)——汉赋与贾谊及司马相如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2)——汉代的乐府诗

讲给孩子的中文学史(13)——司马迁和《史记》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4)——三曹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5)——建安七子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6)——陶渊明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7)——《搜神记》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8)——《世说新语》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19)——陈子昂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0)——初唐四杰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1)——王维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2)——孟浩然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3)——李白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4)——杜甫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5)——高岑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6)——白居易

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27)——韩愈

告诉朋友你“在看”,我让你“好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