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宗元其人和他的寓言《黔之驴》〔170〕

 历史典故漫话 2022-12-25 发布于安徽

一、典故及其出处

典故:黔驴之技〔含黔驴技穷、庞然大物〕。

语义:贵州无驴,有人引入一头,放养在山下,老虎见它庞然大物 ,又叫声洪亮,很害怕,便躲开了;后来,逐渐接近它,并加以戏弄,驴大怒,只踢了一脚,老虎遂知,本领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比喻虚有其表,本事有限〔已经使用完了〕,或表面上很庞大,而实际脆弱的东西。

  柳宗元画像

出处:1、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黔之驴》;2、后晋·刘昫《旧唐书·柳宗元传》;3、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柳宗元传》;4、元·辛文房《唐才子传·柳宗元传》。

二、柳宗元少年天才,进士、词科双及第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祖藉河东〔山西运城〕,出身门阀士族,祖上“世相重侯”。到了武则天时,家族已经衰落,但仍历代为官,其曾祖、祖父都做过县令,父亲柳镇为京官,任侍御史。母亲卢氏,出身范阳大户,但也家道中落。

柳宗元出生在长安,家中尚有俩姐。他是神童式天才,小时家教从母,与姐比试,“精敏绝伦”,为文赋诗,“卓伟精致”。

12岁,其父到江西任职,他随父游历,参与社交,接触社会。能诗善文的父亲,与善良信佛的母亲,对他积极用世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793年,他21岁,与刘禹锡为同榜进士,官校书郎。5年后,他又博学宏词科及第,授集贤殿正字,赐书3000卷。

803年,太子侍读王叔文视他为奇才,荐为礼部员外郎。805年,参与“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10年后,改贬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任上,享年47。

三、柳宗元著名文学家,卓越政治家

柳宗元,著名文学家,杰出诗人。他与韩愈共同倡导中唐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名列“唐宋八大家”,又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天才绝伦,诗文卓伟,盛年而逝,实在可惜!可他的文学业绩,却是光辉灿烂的,留下作品600多篇〔首〕,主要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寓言《三戒》等,由刘禹锡汇编为《河东先生集》45卷,加外集2卷。

  唐宋八大家画

他的《黔之驴》、《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江雪》等,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柳宗元,又是卓越政治家。他任礼部官员期间,与上层人物交游广泛,对朝廷官场黑暗有了深入的了解,逐惭萌生改革的要求,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核心人物。

805年初,唐德宗去世,太子李诵继位为顺宗,改元永贞。顺宗有病,口不能言,重用王叔文、王伾主政,柳宗元、刘禹锡等朝臣,帮助议论政事。王叔文积极推行改革,抑制藩镇、贬斥贪官、废除宫市,并试图收回宦官和藩镇的兵权,史称“永贞革新”。

永贞革新,触犯了宦官、权臣和藩镇的利益,到了8月,俱文珍代表宦官,联合反对“二王”的朝臣与外藩,立太子李纯为皇帝,顺宗被迫禅位,为太上皇,史称“永贞内禅”。

李纯继位为宪宗。宪宗开创“一朝天子、一朝臣”恶例,一上位就杀王叔文、贬黜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都被贬为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历时180多天,便以失败告终。

柳宗元任永州司马10年。文学天才柳宗元,在这“无所用于世”的蛮荒之地,经过艰难的磨励,痛苦的思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创作《永州八记》等317篇作品,成就了他的千古文章一大家的地位。

  柳宗元代表作之一《小石潭记》画

815年,他改贬为柳州刺吏。柳州也是蛮荒之地,但他己是父母官,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四年间,他干了四件大事,解放奴婢、兴办学堂、开凿水井、开荒种植,移风易俗,传播文明,发展经济,有力地推动了柳州地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他死后三年,822年,为表达对他的感戴与思念之情,柳州人民便建设了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至今尚存。

  柳州市的古建筑柳侯祠

四、《黔之驴》故事〔典故本事〕

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描写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完整故事,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是寓言小品中的精品故事说:

贵州本来没有驴子,有个好事的人用船运进了一头。因为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在山脚下牧养。

山里的老虎发现了这头驴子,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以为是什么神物,便躲进树林里,偷偷地观察它。过了一会,老虎小心翼翼地走出树林,向前靠近一些,再仔细瞧瞧它,却仍然惊恐疑惑,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虎见驴是庞然大物,以为神

又一天,驴子突然大叫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以为它要吃自己,急忙逃得远远的。可是,并没有发现它要追捕的迹象。

老虎又谨慎地靠近驴子,来来回回地反复观察它,觉得它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而对它的叫声也惭惭地听惯了,便又靠得更近些,在它面前转来转去的,却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老虎又惭惭逼近驴子,态度也越来越轻侮,甚至碰撞它的身体,冲击冒犯它,驴子终于被激怒了,用蹄子踢老虎。这一来,老虎反而高兴起来,它心想,驴子的技能仅仅只是这样了,没有什么可怕的。于是,便勇猛地扑上去,大吼一声,一口咬断它的喉管,美美地饱餐一顿,才心满意足而去。

哎!驴子形体庞大好像很有风度和德行,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事和能耐,如果,它当初不使出那么一点可怜的本领,那么,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也不敢去猎取它。如今是这样,真可悲啊!

五、《黔之驴》故事生动,形象鲜明

寓言《黔之驴》,是文学作品,故事生动,形象鲜明,塑造了老虎和驴子两个艺术形象。

全文可分三大段。

第一段写故事开端:虎初次见到驴,又害怕又好奇,急于了解它的情况。

先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条件:有人给“黔”引进一头新物种“驴”,遂有了黔之虎遇驴的故事。

接着写虎从视觉角度,发现驴是“庞然大物”后,怀着 “以为神” 的心理,恐惧而又好奇地连用 “见、蔽、窥、近” 一系列动作,以“慭慭然”的神态去观察探索,但仍“莫相知”。

  在开端,初步描画了两个形象的特征:驴形体大;虎勇于探索,急于摸底,并为情节发展做了准备,。

  第二段写故事情节的发展、高潮和结局:写老虎认识驴的完整过程,最后判断“技止此耳”,并把它吃掉。这里又分三小层:

1、情节发展:虎从听觉角度,又发现驴叫声洪亮这一特征,“大骇、远遁,甚恐、以为且噬己也”。驴的“声洪”制造了故事的波澜。

2、情节继续发展:虎不甘心,又反复观察后,觉得驴“无异能者”。这就是说,驴除了体大声洪有点可怕外,没有什么特别本领。到了这时,虎对驴的认识已从表象深入到本质,但也只是感“觉”,仍无实践经验,因此,“终不敢搏”。这里写出虎慎重对敌的态度,也是后文吃驴的伏笔。

3、情节高潮和结局:虎激怒驴,并吃掉它。虎通过实践,验证了驴的最大本领仅是“蹄之”而己,对驴的认识,感觉已被实践证实,它很高兴。于是,故事高潮和结局到来了:老虎“跳踉大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简洁的语言,连续的动作,急促的节奏,尽显最后胜利者勇猛果敢、干净利索的雄姿。

  黔驴技穷

在整个故事中,虎对驴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反复观察,再到试探实践的完整过程,也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这个生动曲折过程中,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对虎和驴的艺术形象的塑造。

第三段,作者的感慨和议论:评议驴“体大声洪”,而外强中干,点明题旨,暗示寓言的社会意义:讽刺当时统治者中无才无德、外强中干,而又无自知之明的上层人物,并告戒人们,只要无所畏惧,敢于而又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

六、《黔之驴》用对比写法行文,用描写方式塑造形象

柳宗元开创了山水游记体裁,又在继承先秦寓言成就基础上,以深湛的文学修养、丰富的生活经验,发展了寓言体裁,使之既能阐明深刻道理,又能塑造艺术形象,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样式。

《黔之驴》写法老到,描写精湛,极富文学趣味。首先,它是运用对比写法来行文的。故事明写虎,暗写驴,以虎衬驴,以驴为戒,托物言志,警戒那些不知推己之本,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必将自招祸患,落得驴一样的可悲下场。

这篇寓言记叙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故事中,又是运用描写方式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全篇通过虎的行动、神态和心理描写,写出虎从遇驴、畏驴、识驴、戏驴、到最后食驴的完整过程,刻画了一只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善于斗争的聪明勇猛的老虎形象。而暗写的驴呢?则在描写虎时,于不写之中,被写出来了,它只能是徒有其表、外强中干的被吃形象了。故事波澜起伏,形象生动逼真,耐人寻味,引人入胜。

  柳宗元诗代表作《江雪》画

《黔之驴》是柳宗元在永州时创作的,是寓言《三戒》中的一篇。这篇寓言既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思想上的启示与教育,而且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与满足,是我国古代文学百花园里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陈存选2022、12、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