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神老师这样神聊《论语》,不亦快哉?

 书韵闲话 2020-10-20

还原场景   体悟情怀

——《论语》的另一种教法

                  (本文原发表于《语文月刊》2016年第3期)

今天我们教《论语》时,一般是指导学生弄懂《论语》的意思,然后讲授节选的《论语》的语句体现孔子的思想和人格。这种教法,最大的弊端是把《论语》教条化,把孔子神圣化,把《论语》课堂枯燥化。

笔者认为,教师教《论语》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辑的一本语录体的纪念册。孔子大约68岁时在母亲手植的一棵杏树下设坛施教,和学生朝夕相处,情同父子,整理编订了《诗经》《书经》《易经》《礼》《乐》《春秋》,一生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晚年的孔子,爱子孔鲤不幸去世,爱徒颜回不幸早夭,爱徒子路在卫国的政变中被卫灵公的儿子剁为肉酱,孔子在情感创伤和理想幻灭的双重打击下忧郁而死,享年73岁。试想,孔子的离去在弟子心底会形成何等的波澜?一些弟子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让外貌像孔子的弟子有若扮演恩师,可见弟子对孔子思慕之深。

后来他们找到了追念老师的最好办法,就是编一本纪念册,把孔子与他们的谈话、对他们的教导记录下来,这就是《论语》的雏形。编订《论语》,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程。恩师授课时间长,师生交流内容广,师生授课地点多,庭院里,小溪边、山顶上、道路旁……处处是课堂。恩师逝世后,弟子们要想把恩师的每一堂课和每一次交流都一字不漏地回忆出来,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即使弟子中有“超人”能详细回忆往日的全部课堂内容,但是当时的书写工具为简牍,受书写工具的限制,不可能动辄千言,把授课内容与过程、授课时间与背景完整地记录下来。可能弟子们分工协作,由弟子中的七十二贤人领衔三千弟子分组回忆恩师的课堂,由哪些弟子回忆某一年的课堂,再细分工,由这些弟子回忆这一年春夏秋冬的课堂,回忆某一堂课或者交流活动中最难忘、最激动人心的某一句或者某几句话,然后众弟子各自拿出自己的回忆记录,集体筛选整理。所以《论语》语言简洁,《论语》中的语句前言不搭后语。

第二、勿把孔子神圣化。《论语》是由众弟子乃至再传弟子为怀念师尊而编纂,《论语》中有个别自相矛盾的话,例如孔子既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说“郑声淫”“放郑声”,甚至说“勿友不如己者”这类不太高明的话,这些话记载、流传下来的缘故,因为弟子各出自己记录下的言行,更多是要从中温习老师和自己相处日子的温馨,并非要造神、造圣。

我们读《论语》时强烈感受到的是文字中的情感的力量和孔子人格魅力,这是因为记录者的感情左右着我们。由于“纪念册”中所记的多是孔子感人的一面,或说是“菩萨心肠”的一面,其实孔子为政时行的是“霹雳手段”,孔子曾辅佐鲁定公打败了齐景公,迫使齐景公归还被略去的鲁国的土地,杀死在舞台上表演娱乐节目故意讽刺鲁定公的伶人,担任鲁国的司寇,类似现在的司法厅长,因诛杀了结党营私、欺压良民的鲁国大夫少正卯而名声大噪。因此,《论语》中的孔子不能说是全面的孔子,只是弟子们心目中的孔子。

研究《论语》的日本学者涩泽荣一说:“我敢断定《论语》并不是一种深奥的学问,它原来是为众生写的,是浅显易懂的。只因后来的学者故弄玄虚,把它解释得很深奥,反使它变得困难罢了。”所以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怎样把《论语》教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因为《论语》在古代是一本小学教科书。《论语》的语言言简义丰,弟子们目睹这些温暖的文字,就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就可以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对于后世的读者来说,由于不清楚背景,读《论语》则不免如盲人摸象一样地胡猜。我们读《论语》更多的是要还原场景,体验情怀。

笔者曾在课堂上尝试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来还原《论语》中的场景,现略举一例:初中语文教材中节选《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如果要背诵或者翻译这几句话,那太容易了,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我们就要根据这些言简义丰的文字,展开想象和联想,还原当时的情景。我们如果这样学《论语》,课堂就很有趣味了。

场景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可能在小溪边、或者山巅、或者庭院前,老师喝稀饭,学生啃粗粮,然后开始教学,或者在一片油菜花边,蜜蜂嗡嗡,蝴蝶翩翩,孔子一手搭在杏树上,追念先妣,一手指挥学生齐声诵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读书声说不定还吸引了很多蝴蝶,孔子和弟子们像《还珠格格》中的香妃,满身都是蝴蝶,这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情啊。是联想和想象让我们觉得《论语》有味道。

场景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呢?孔子相貌很丑,郑国的一位老人骂他像丧家之犬,而且孔子本身长相确实丑,他的头顶像一个脸盆,四周高,中间低,像尼丘山的样子,头顶很像吉林长白山的天池,这样一个丑八怪,自不量力,还教育别人孩子,也许很多人讥笑他。但是孔子毫不在意,他微笑着面对讥笑者,温和地对学生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于是掌声四起。孔子曾说“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子羽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可是和老师一样,容貌很丑。容貌对人有什么关系呢?人格的力量才是无穷的。

场景三:还有这样一种可能,孔子一生很不得志,《史记》中记载“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于是反鲁”,尽管孔子为政时雷厉风行,尽管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仁”的主张,但他一生始终得不到重用,他的“仁义”思想始终得不到诸侯的采纳,这不是孔子的错,因为那时诸侯们人性极度扭曲,私欲急剧膨胀,占地围城,伏尸百万,他们打红了脸,杀红了眼,他们就像京珠高速公路的小轿车,时速200公里,刹不住车了,但是孔子还是竭尽全力希望诸侯们刹车。孔子一生就像一个流浪汉,流浪了13年,东奔西走,狼狈不堪,孔子晚年,他唯一的儿子孔鲤不幸病逝,让他赞口不绝的学生颜回也死了,他最有个性的学生子路也因卷入卫国的宫廷政变而被卫灵公儿子剁成了肉酱。孔子67岁时,妻子病重,有人劝孔子回家照顾妻子,但孔子羞于一事无成,唯恐乡亲们耻笑,不好意思回家,以致妻子晚年四肢瘫痪而死。

或许有人讥笑孔子是个冷血动物,或许有人这样讥笑孔子:“孔丘,你看看你周围的男人,有的在山东曲阜闹市中有房,有的在泰山脚下开设农庄,还有的开奔驰宝马,穿的是金利来,你孔丘有什么?你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你一天到晚、一年四季在外游说,你一事无成,你孔丘像个男人吗?老婆和孩子都没有照顾好,你像个男人吗?”孔子微笑地面对讥笑者,温和地对弟子们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舍小家,为大家,妻子死了都不回家,至死不改初衷,你们难道不对孔子肃然起敬吗?我们应该用热烈的掌声回敬中国这位儒家大师。

如果我们这样教《论语》,如果学生这样学《论语》,深奥枯燥的《论语》便其乐无穷。

(作者单位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415000)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