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上了OA后,审批时效反而慢了?

 hr弟说 2020-10-20

网友问:为什么上了OA后,审批时效反而慢了?有几个客户付款流程上了OA审批,时效比原来纸质流程慢了很多,原来一周完成现在要四周以上,为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大数据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倡导信息化建设,尤其今年疫情以来,远程办公被更多的企业接受,从而推动新一轮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中,最入门的就是OA系统,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钉钉,就可以理解为一款轻OA办公系统。因为钉钉更多的是即时通讯与审批流,而报表、数据处理相对弱化。对于小企业也许够用,而有点规模的企业就会选择 泛微、蓝凌、志远这类的专业OA软件,可以更多的可定制化。更重要的是,审批流只是对行为的管控,通过对行为的管控,从而获得大量的数据,形成报表,辅助管理与决策。

所以,为了获得这些功能,企业在上完OA后,网友问到OA导致审批时效变慢时,原因就变得清晰了:

1、OA流程设置不合理,可能增加了不必要的节点。有些人也许只要知情就可以,只需要抄送,而非审批。

2、在线审批动作方便了,沟通可能存在不便,如果当面审批,有问题、有异议领导可以直接问,可以当面得到答案,但是在线审批,大部分人会选择在线留言,而且这类在线沟通一般不是即时通讯,都是留言再回复,一来二去,时间自然拉长。

3、在线审批其实增加了财务人员对于票据之类的审核难度,原来纸质审批时全是书面票据、材料,而且可以现场询问、核对、修改,可是电子化后、又是远程,财务人员审核其实更加困难。

4、OA存在更多的辅助功能,比如为了获得各类报表、数据,流程设计就有可能变得复杂。比如财务类的增加预算管理,就会涉及费用类别、费用科目的选择问题,而对于很多员工其实不会认真去选择,无形中增加了后端审核的工作量。

5、线下审批,经办人会主动找领导会签,OA审批,通常都是提交完流程之后就不管了,很少有员工会时刻订着审批流程,即使有,也不好意思老是催领导,不像线下,看到领导直接递上去,就签字了;另外卡在某些领导节点,这些领导有异议不会主动留言、也不会主动找你,而是放着不处理,如果经办人员也被动,那可能就得一直等着了。所以钉钉也是看到了这个痛点,有个特殊的功能叫“钉”,就是起到催促和提醒作用的。

所以,想要提升OA的审批效率有以下建议:

1、权限设置清晰,有效授权。有些企业100块钱的费用,也要层层审批到老板,时效自然慢了。

2、加强员工使用技能宣导。避免表单填写错误导致的被退回、避免事项表述不清导致的过度在线沟通。

3、管理意识强化。京东的刘强东立了个规矩,管理者必须在24小时内回复邮件,必须24小时开机接听电话,时时保持畅通,即使是到国外出差,下了飞机也要第一时间回复。有些企业会针对每个审批节点设置时限,时限一到,系统自动提醒,甚至有些企业,时效一到自动审批通过,有问题审批人负责。倒逼审批人及时处理流程。

4、改变工作习惯。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习惯了有人上门找他,尤其是在传统企业,习惯了纸质化签批,更有权威感、仪式感,这种习惯需要被改变。尤其有些老同志比较多的企业,执行信息化建设就更加困难,不习惯使用智能机小屏看材料。之前有家国企,为了推行信息化,为每个管理干部配置IPAD的,就是为了做审批之用。

5、合理规划功能。可定制化太强的结果就是什么功能都想要,什么报表都想有,对于这类后端的需求越多,就会导致前端的表单、流程设计变得复杂,增加操作的复杂性,自然影响效率。

6、积极有效沟通。OA审批流程不能取代线下的沟通,很多事情必须线下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走流程,而非一个流程上去,等待后面节点回复。现在信息系统、即时沟通工具越发达,当面沟通越困难,同个部门的审批也许都还在线上沟通个N回,其实只要冲着对面的聊个几句问题就清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