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冤枉的肌肉7:腰痛与腰方肌损伤

 xyf4345 2020-10-20

叶大歆

2020-10-19

在康复和运动界,总有一些肌肉被冤枉!

今天来看看腰痛与与腰方肌损伤。

病人腰痛,医生头痛!

可见,腰痛多么难治,同时也说明腰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

谈到腰痛,都说,

80%的腰痛是腰方肌造成的;

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腰方肌损伤真的就是腰痛?

1、腰方肌的解剖和功能

腰方肌在髂嵴的后侧到腰椎L1~4横突和12肋骨之间,分成髂肋束、髂腰束和腰肋束三束;

腰方肌收缩可以拉动髂嵴向上,抬高骨盆,是所谓的提臀肌;

腰方肌还能使腰椎侧屈和旋转;

另外双侧腰方肌收缩还能伸展腰椎,使腰椎前凸增大。

尽管腰方肌是腰部侧屈的肌肉,但是它还是腰椎主要的侧向稳定肌。

2、腰腹核心的稳定及肌筋失衡

腰腹核心的稳定对于人体的整体稳定、力量传导和腰腹的运动功能等十分重要,而腰腹核心的重点在腰椎的稳定。

腰椎稳定可以分成整体稳定控制和精细稳定控制两大块:

1)腰椎整体稳定控制:腰大肌和腰方肌是主要稳定肌肉,其中腰大肌主要控制腰椎前后屈伸的稳定;腰方肌主要控制腰椎侧向的侧屈稳定;两者共同作用实现腰椎旋转的稳定控制;

2)腰椎精细稳定控制:腰椎深层小肌肉群,包括多裂肌、横突棘突肌和回旋肌等。

而腰腹核心的稳定除了腰椎的稳定之外,还包括整个腰腹腔的稳定,这些肌肉是:腹横肌+膈肌+盆底肌群。

腰痛的原因,归结起来与腰椎的稳定失稳相关,所以矛头直接指向了腰椎的稳定肌和腰腹核心的稳定肌。

那么,这样思路就很明确,就腰椎稳定而言:

屈伸失稳:腰大肌+腰椎深层小肌群;

侧屈失稳:腰方肌+腰椎深层小肌群;

旋转失稳:腰大肌+腰方肌+腰椎深层小肌群。

所以,

腰部的疼痛就单单归结于腰方肌的损伤就显得偏颇了。

进而,腰腹核心(腰腹腔)运动肌的肌筋失衡同样会使得腰腹腔出现前凸/变直、侧屈和旋转等静态的体姿异常和动态的运动失稳,这些肌肉除了腰腹腔自身外,还有上来自胸廓腔和下来自盆髋的肌肉群。

所以,

腰痛的原因除了稳定肌失衡之外,有时候还应该考虑相关的腰腹腔运动肌群的失衡。

3、腰方肌损伤的手法检查方法质疑

    网上推介的腰方肌损伤的手法检查是:

患者双脚肩宽站立;

检查者患者背后,双手放在患者臀部两侧,稳定骨盆;

患者做身体躯干冠状面侧屈。

阳性:对侧腰部疼痛、胀痛、紧张受限等(与健侧对比)。

    按照我们上面的分析,腰椎侧向的稳定性是主要由腰方肌和腰椎深层小肌群共同承担整体和精细的稳定控制的,所以,这样的侧弯手法检查就判定是腰方肌损伤,是不是有些断章取义了呢?腰椎深层小肌群呢?腰椎侧屈精细控制的小肌群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4、腰方肌的激痛点质疑

网上推介的腰方肌激痛点有四个:主要集中在腰椎横突和髂嵴后面的位置。

究其痛点的位置,在腰椎横突上就有两个,而把这两个痛点直接划给腰方肌也是有些武断:因为腰椎横突上附着的更多的是腰椎稳定精细控制的腰椎深层小肌群;

另外在髂嵴附着点上也由来自腹部肌群附着点的延伸以及髂骨后侧肌肉如臀部肌群等。

所以,要确定是(仅仅是)腰方肌的损伤,就必须排除痛点的其它肌肉损伤的可能性:

比如说:

只有腰椎横突痛点,没有腰椎棘旁、棘突和后关节的痛点;

没有腰骶关节处的痛点;没有胸腰交界处的痛点;

只有髂嵴后侧的痛点,没有髂嵴中段以及外侧的痛点;

没有臀部肌肉其它附着点的痛点,如臀大肌、臀中小肌在大转子和股骨的附着点的痛点。

4、腰方肌的拉伸方法质疑

最经典的腰方肌的拉伸方法见下图

这两个通过侧腰的侧屈来拉伸腰方肌的方法毋庸置疑,但是,你在仔细看看图中的解剖示意:是不是腰椎也侧屈了,是不是同时也拉伸腰椎深层小肌群了?

这说明在拉伸康复腰方肌的时候同时也在进行腰椎深层小肌肉群的拉伸康复,

所以,

有腰椎深层小肌群损伤的你通过这样的拉伸却把它归咎于腰方肌,腰方肌是不是觉得有些“含冤不公”呢?!

5、小结:腰痛更多的是腰椎深层小肌群的损伤

1、腰痛的原因重点在腰椎稳定肌的失稳,而侧向的失稳除了腰方肌有嫌疑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腰椎深层小肌肉群;

2、判断腰方肌损伤的触痛点或激痛点检查应排除腰椎和腰骶关节的其它肌肉的损伤,不能以偏概全,全部推给腰方肌;

3、纵观腰痛,更多的是腰椎精细稳定控制的腰椎深层小肌群的损伤,这些肌肉包括多裂肌、横突棘突间肌和回旋肌,这些小肌肉群的损伤痉挛等导致了腰椎和腰腹核心相关肌肉的紧张性保护而引发进一步的和显而易见的外在浅表性腰痛,这很容易造成是外在大肌肉损伤的误解;恰恰是这些小肌肉群的损伤是腰痛久治不愈的难点;

4、同样地,大歆康健在这里也推荐一种腰方肌和侧腰(腰椎深层小肌群)拉伸的弹力悬吊拉伸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